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人大代表建議答復
> 2018年
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2018年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人大013市民政局關于完善社區居家養老功能解決老齡化問題的議案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8-08-28 | |
主 題 詞: |
人大013市民政局關于完善社區居家養老功能解決老齡化問題的議案
盤民函〔2018〕39號 簽發人:張巖
關于人大13號建議答復的函
尊敬的牛永峰代表:
您的《關于完善社區居家養老功能解決老齡化問題的議案》已收悉。首先,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特別是養老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針對您建議的內容,我們進行了認真調研,現匯報如下: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已建成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82個,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162個,床位共1440張。特別是去年,經過積極對上爭取,我市被國家確定為“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已獲得中央財政支持3733萬元,全市居家和社區養老工作站到了國家層面,搶得了發展先機。
一是建立完善領導機制和政策法規體系。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養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制定印發了《盤錦市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工作實施方案》(盤委辦發[2017]20號)、《盤錦市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專項實施方案》(盤開放組發[2017]17號)、《盤錦市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盤委辦改辦[2017]14號)、《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盤政辦發[2017]73號)、《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盤政發〔2014〕20號)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分別從“十三五”規劃、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國際化養老設施建設、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推進養老服務改革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安排,做好了頂層設計。
二是加快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規定:“在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必須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凡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要按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并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凡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無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未達到規定要求的,要限期開辟養老服務設施。養老服務設施不得挪作他用。”2015—2017年,市以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累計投入12049萬元。尤其是2017年,在推進國際化城市建設、落實六件民生實事中,全市各級政府投入9006萬元,大力加強了居家和社區養老設施建設,共新建、改擴建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34個、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150個,全市城市和農村養老設施覆蓋率分別達到88%和53%,其中興隆臺區、雙臺子區全域和大洼區主城區達到全覆蓋。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和康復保健服務。
三是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2017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社會力量建立公建民營模式,推進社區養老運營改革,運營了5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市財政共給予130萬元建設補貼。尤其是興隆臺區鶴鄉社區,引入社會力量,由政府補貼提供“八助”服務,受到了社區老年人的熱烈歡迎。另外,我市還有幸福社區等一批引入油田附企運營社區養老設施和遼東灣新區中央屯村幸福院等一批由村老年協會運營村互助幸福院的典型案例。
四是全力推進市級居家養老服務智慧平臺建設和應用。2017年以來,通過招標引進杭州的專業軟件公司開發建設了盤錦市居家養老服務智慧平臺。自運行以來,已與48家服務商建立了技術鏈接,注冊了部分社區老年人,溝通了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和供給,老年人可以在APP上直接下單訂購居家養老服務。
五是全面開展了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先后梳理出4項涉及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國家、行業和省地方標準,編制了《盤錦市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與管理規范(試行)》、《盤錦市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等級規范(試行)》等2項我市地方標準,開展了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在試點單位開展了全面的自查和整改,設施和服務標準化水平得到提高。
雖然我們在工作上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在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工作中,還存在著城鄉社區養老設施還沒有實現全覆蓋、城鄉社區養老設施運營困難、部分功能難以發揮、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短缺等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針對您的建議,結合我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我們將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實居住小區養老設施配套建設政策
落實《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盤政發〔2014〕20號)相關要求,由開發商落實新建居住小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配套建設,并向屬地政府交付養老服務設施;開發商未能提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方案的,或未能開工建設養老服務設施的,或未能完成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或未能向屬地政府交付養老服務設施的,規劃、國土、住建等部門不予辦理居住小區開發相關的規劃、土地、開工、竣工驗收等手續。老舊小區由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切實履行屬地責任。通過協調,到2020年實現城市社區每萬人擁有養老服務設施面積達到200平方米以上的目標。
二、推進城鄉社區養老設施建設
1.打造和完善興隆臺區鶴鄉社區等5個特色和重點城鄉社區養老設施。
2.建設5個1000㎡以上的縣區級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內含500㎡縣區級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老年人醫療設施、社區小型嵌入式養老院等,并對全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起到示范作用。
3.建設14個300㎡以上的鄉鎮街道級社區養老設施。
4.建設和完善105個社區級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100個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
三、加大各級政府和民間投入力度
今年全市擬投入約3200萬元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其中由中央試點改革補助資金安排1900萬元,市級財政投入995萬元,縣級財政投入230萬元。明年,也將保持相同投入力度。對投入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慈善資金,協助辦理善款捐助手續,提供稅收抵扣待遇。
四、推進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建立社區養老服務可持續機制
今年全市擬選定20個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通過各級政府補貼,由縣區民政部門統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社會力量,由鄉鎮、街道簽訂并執行合同,通過公建民營模式,建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可持續發展機制。
今年全市擬選定20個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通過各級政府補貼,由村委會運營,積累村委會的運營經驗,培養造血能力,建立農村社區養老服務可持續發展機制。
300㎡以上的鄉鎮街道級城鄉社區養老設施運營改革對象須開展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日間照料和康復保健服務。
今年全市擬安排2000名失能的困難家庭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人,給予非現金的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統一安排居家養老服務商提供各類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通過政府推動,開發我市居家養老服務市場,培植各類居家養老服務機構。
五、探索和推廣智慧養老模式
今年擬完善現有的居家養老智慧服務平臺,充實用戶功能,提高操作便捷性,充分發揮平臺連接政府、老年人、養老服務機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在平臺的基礎上開發12349服務熱線功能,提供更簡便實用的服務定制和應急呼叫手段。通過網絡在線方式和12349服務熱線把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養老板塊納入平臺統一調配,豐富養老服務內容,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切實加強政府監管力度,促進全市養老產業可持續發展。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由市民政局提供辦公用房,建立市智慧養老信息管理服務中心,運營智慧養老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和12349服務熱線。在服務中心內,配備相關設施設備和平臺服務人員,建立智慧養老服務指揮控制系統。
六、加強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市衛計委加大服務體系建設培訓力度,已與盤錦職業技術學院、市經濟技術學校積極溝通協調,籌備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二是加強居家和社區養老護理員培訓。今年擬安排培養居家和社區養老護理人員1000名,由市財政對培訓機構補貼60萬元。
七、引入第三方組織評估監測
對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全程引入相關社會組織進行指導、跟蹤、評估、監測,進行滿意度調查,充當裁判員角色。同時,負責標準化和醫養結合評估。
最后,再次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特別是養老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盤錦市民政局
2018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