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上級媒體看盤錦

遼河口國家公園:進退之間的生態“蝶變”|一線調研

發布時間:2024-09-03 信息來源:第一財經 瀏覽次數:779

    紅灘熱情如火,碧空清澈如洗,葦花隨風飄揚,白鶴悠然自得。
    被稱為“濕地之都”的遼寧省盤錦市正在創建遼河口國家公園。2022年11月,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上,中國政府明確將遼河口國家公園列入國家重點建設的濕地類型國家公園。目前,遼河口國家公園已被列為全國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之一。
    “設立遼河口國家公園,對于加強生態系統完整性、原真性保護,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區域生態安全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8月31日,盤錦市副市長徐同連對前來采訪的記者們說。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遼河口國家公園設立材料已上報國家林草局,完成了相關部委征求意見工作,即將提交國家評審會審查。


    實施多項濕地修復工程


    遼河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是流入渤海的主要河流,不僅是流域內1550萬人口飲用水和258萬公頃耕地的重要水源,也是東北生態的重要保護帶、東北振興的重要經濟帶。
    站在遼河口濕地旁,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濕地科科長劉野介紹,遼河、大凌河、饒陽河等十幾條河流從該區域入海,河水攜帶泥沙的沉積致使海水退卻形成了大面積的發育灘涂和沼澤濕地。
    這塊濕地也成為黃渤海生態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關鍵區域,是該路線候鳥北遷的最后一處補給地、南遷的第一處停歇地。
    監測數據顯示,每年在此區域遷徙、停歇的水鳥達數百萬只以上,有超過60萬只的鸻鷸鳥類于此停歇和覓食,遼河口濕地是鸻鷸類最關鍵的能量補給地之一,還是丹頂鶴大陸西線群體繁殖的最南限和自然越冬地的北限,丹頂鶴野生種群數量保持在100只以上,數量最多時達到806只。
    全球最大的蘆葦蕩和最美的紅海灘是遼河口國家公園最核心的景觀資源,暮秋季節,風吹葦浪。每當潮水退去,簇簇堿蓬猶如出水珊瑚,宛若片片紅毯,與葦洲碧濤形成一幅生機盎然、雄奇浩瀚的自然畫卷。



    8月31日,工作人員向記者們介紹遼河口國家公園建設與野生動物保護情況。攝影/章軻



    8月31日,遼寧鶴類種源繁育基地人工繁育的旗艦物種丹頂鶴。攝影/章軻


    上世紀90年代前后,遼河口油氣開發、海岸工程、近岸灘涂圍海養殖蓬勃興起,收獲短期經濟效益的同時,濕地天然植被大面積損毀,近岸海水受到污染,濱海濕地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
    為修復濱海濕地生態環境,近年來,盤錦市堅持“陸海統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河口海灣系統治理,實施了多項濕地修復工程。
    “濕地修復工程克服了許多困難,非常不容易。”徐同連說。
    2018年的機構改革中,盤錦市突出濕地特色,成立了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下設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設置了5個基層巡護管理站,統一行使濕地保護和管理職能。
    2017年5月,經遼寧省人大常委會批準,《盤錦市濕地保護條例》頒布實施,這是盤錦市擁有地方立法權后出臺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為加強濕地保護管理、打擊破壞濕地行為提供了法律保障。
    “退養還濕”中,遼河油田累計關停退出油氣水井813口,生態恢復井場231座,生態恢復井站6座。598戶養殖業戶全部退出,新增自然岸線15.77千米,恢復濕地8.59萬畝;濕地生態補水3.5億立方米;遼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通過“山水項目”共修復濕地232公頃、水系連通24公里、岸堤修復64.29公里、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面積291公頃。
    盤錦市還對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盤錦遼河口省級自然保護區重點區域實行全封閉管理;設置高點野外視頻監控系統17處,對野生動物集中棲息地、繁殖地進行重點監控,初步建立了“空天地人”一體化監測管理體系。
    一系列保護措施帶來了生態“蝶變”。遼河口濱海濕地重要珍稀物種種群數量明顯增加。黑嘴鷗繁殖種群由1992年的1200只增加到2023年的11357只;丹頂鶴越冬種群由2014年的5只增加到2023年的112只;遼河口西太平洋斑海豹由2000年的幾十只增加到2024年的393只。


    高質量發展濕地產業


    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處處長王禹超介紹,遼河口國家公園核心價值概括起來為“一套生態系統,一塊關鍵區域,一處獨特景觀,三個重要物種”。
    一套生態系統即全球溫帶典型完整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一塊關鍵區域即國際鳥類遷徙路線關鍵區域;一處獨特景觀即最具代表性的河口濕地景觀;三個重要物種即西太平洋斑海豹、黑嘴鷗、丹頂鶴。
    遼河口濕地是遼東灣的生態安全屏障,發揮著重要的調節徑流、凈化水質、固碳增匯、防浪固土等生態功能。遼河口濕地大幅降低了陸源污染物入海量,對于維護遼東灣海洋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關乎渤海的生態安全。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十四五”以來,遼寧省實施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濕地保護修復項目,投入資金總計9726萬元,還對保護區及周邊1公里范圍內符合補償條件的7.7萬畝耕地實施損失補償。
    而對于遼河口濕地,盤錦市并非簡單地一封了之,而是高質量發展濕地產業。
    依托濱海濕地資源和“國際濕地城市”等金字招牌,盤錦市進一步做大做強濕地生態旅游產業,建成了以濕地為主題的A級景區7個,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1個。依托濕地資源開展了二界溝開海節、中國最北海岸線冰凌穿越等主題旅游活動,成為全國濕地生態旅游重要目的地。
    紅海灘國際馬拉松賽、動力傘大賽、帆船拉力賽等一系列活動吸引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數據顯示,2023年,盤錦市接待域內外游客3780.0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31.04億元,同比增長540.31%。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上半年,盤錦市接待旅游者人數2716.8萬人次,同比增長64.5%;實現旅游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13.3%。



    8月31日,遼河口國家公園濱海濕地景觀。攝影/章軻



9月1日,工作人員在介紹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智慧管理平臺運行情況。攝影/章軻


盤錦市還培育以蘆葦為主要原料的生態板材、食用菌棒生產經營主體,積葭板業成為全國最大的蘆葦環保建材企業,并入選國家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嘉潤禾食用菌合作社被評為林業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帶動省內外農戶轉產就業。
專家介紹,目前,遼寧省濕地保護資金投入仍顯不足。自2021年起,中央和省級財政濕地保護資金的支持方向為省級以上重要濕地和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不包括濕地公園,而濕地公園恰恰是遼寧省濕地保護的重要形式,資金的缺乏將嚴重影響濕地公園的發展,濕地保護工作很難開展。
此外,濕地分級保護管理體系也需進一步完善。遼寧省現有國際重要濕地2處,省級重要濕地31處,沒有國家重要濕地。濕地分級管理、分類保護還存在短板。
專家建議,遼寧省應持續推進重要濕地建設和保護,在完成省重要濕地數據更新工作的基礎上,組織符合條件的省重要濕地開展國家重要濕地晉升工作,填補遼寧省國家重要濕地空白。通過疏浚清淤、水系連通、植被恢復等措施,保持濕地生態系統穩定。
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局長侯軍告訴記者,盤錦市將持續推進國家公園設立工作,爭取早日獲批。同時繼續加強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區的巡護保護、生態恢復、社區協調發展和科普宣教等工作,提前謀劃國家公園建設布局,爭取把遼河口國家公園建成為我國陸海統籌保護的典范,成為國際鳥類遷徙航道的重要安全區、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綜合治理的示范區、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研究示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