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8年
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2018年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政協038市農委關于以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理念打造農業全面開發開放新格局的提案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8-09-03 | |
主 題 詞: |
政協038市農委關于以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理念打造農業全面開發開放新格局的提案
盤農[2018]83號 簽發人:楊昕
關于以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
打造農業全面開發開放新格局提案的答復
馬秉樞委員:
您提交的《關于以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打造農業全面開發開放新格局的提案》已收悉,市農村經濟委員會領導高度重視,組織人員認真討論,并責成相關業務科室,對我市農業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針對您提案中涉及到我部門工作的內容答復如下:
我市農業發展到今天,形成了具有盤錦資源優勢的“水稻、水產、畜牧、蔬菜、林葦”五大主導產業。圍繞這五大主導產業,初步形成了五大產業鏈,即水稻產業鏈、水產產業鏈、畜牧產業鏈、蔬菜產業鏈、蘆葦產業鏈等。休閑農業和認養農業近年來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今后的工作重點是繼續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為此,我們將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開展現代農業示范工程建設。重點推進大洼稻蟹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一是園區深入推進水稻大棚工廠化育苗,選用優質、多抗品種,推廣自動化播種、移動噴灌、硬盤育苗等技術,水稻工廠化育苗達到150萬平方米。二是依托光合蟹業和浙江遠中集團遼寧鮮活水產城項目,建成全國最大的河蟹苗種供應基地,推廣河蟹工廠化人工育苗、室外土池生態育苗技術,擁有2500畝河蟹生態育苗基地和1000畝扣蟹養殖基地,年產蟹苗10萬斤,可滿足全市蟹苗需求。三是圍繞大米、河蟹加工,建立西安綠色食品加工產業園,大力發展深加工集群,打造以盤錦良友、東華、遼禾米業等加工集團為核心的大米加工集團,引進日本生產線,帶動優質米基地發展;打造以鼎翔、和田、千鶴等米業有限公司為核心的大米精深產業,以光合、每日、滿達水產企業為核心的河蟹精深加工產業,積極推進產品出口創匯,增加產品附加值。四是圍繞稻蟹種養農業、休閑垂釣、歷史文化、民族風情、農耕文化等主題,打造一批認養農業、景觀農業等特色的休閑農業產業。
二、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提升農產品加工業水平。一是鼓勵龍頭企業引進先進適用的生產加工設備,改造升級設施裝備。對龍頭企業帶動農戶與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產地農產品初加工的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給予扶持。二是以延伸產業鏈條為核心,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今后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必須以延伸產業鏈條為核心,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積極探索和創新農產品精深加工不斷向縱深發展。開展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提高質量和附加值。積極開發生產適應市場需求的精細加工食品、特色綠色食品、營養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三是加大農業對外招商力度,以大洼稻蟹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為契機,引進國內外知名龍頭企業,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引導龍頭企業向優勢產區集中,推動企業集群集聚,培育壯大區域主導產業,增強區域經濟發展實力。
三、加強農村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加快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做強裕農購、天鮮到、金社網超三個農產品電商平臺,運用線上線下融合等“互聯網+現代農業”營銷模式,擴大我市農產品在全國市場份額,積極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推進農產品物流園區、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建設,鼓勵農產品流通企業投資建設跨區域農產品加工配送中心。發展供銷合作社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發展農產品檢測、包裝及倉儲保鮮等服務業。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開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批對接。加強農產品產后分級、包裝、營銷,推進農產品全產業鏈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推“快遞下鄉”工程,擴大“郵樂購”“村郵站”覆蓋面。
四、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民宿經濟和康老產業。立足全域旅游,優化配置全域資源。深入挖掘盤錦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潛力,著力把美麗鄉村建設形成的環境優勢加快轉化為鄉村旅游業發展優勢,利用“互聯網+”“旅游+”“生態+”“紅海灘+”等模式,引導農業向多領域、多維度推進,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推動鄉村旅游產業升級。依托濕地、水系、田園特色,推出紅海灘+民宿+鄉村旅游線路,結合宜居鄉村建設和“百村萬床”民宿建設工程,完善休閑、療養、康復、養老等配套設施。打造升級版農家樂,新建、改建民宿設施,推動公司化運營管理,探索構建候鳥式養老和避暑度假養老模式。2018年,打造鄉村旅游A級景區10家,打造休閑農業園區、農業采摘園、休閑農莊、農家樂15個。到2020年,累計打造休閑農業園區、農業采摘園、休閑農莊、農家樂達到30個。
五、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發揮盤錦港的區位優勢和節點優勢,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農業在生產、加工、流通等各環節全方位開放。加強糧食加工及物流產業基地建設,依托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儲糧糧油產業基地及益海嘉里、匯福糧油、京糧等龍頭企業,開展與主銷區糧食企業戰略合作,打造東北最大的糧食加工及物流產業基地,建設北方“新糧港”。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提升行動,加強盤山縣和大洼區河蟹出口示范區運行管理,完善示范區保障體系、標準化體系、可追溯體系、化學投入品控制體系、監測預警體系等管控體系。鼓勵農事企業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重點區域的農業合作,不斷增加農產品出口份額。
六、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2018年完成48.5萬畝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工作,推進縣級確權數據匯交、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放、確權成果利用等工作。進一步規范土地流轉,平等保護土地經營權,逐步形成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格局。落實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可以依法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入股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政策。通過土地股份合作、聯耕聯種、農業生產托管等形式,實現農村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統籌兼顧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感謝您對農業工作的支持與關注,您的建議將對我市農業開發開放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希望您今后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和意見,使我市現代農業發展再上新的臺階。
盤錦市農村經濟委員會
2018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