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9年

索 引 號: pjsrmzf-2019-001587 主題分類: 2019年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關于全面加強民間金融服務風險排查與風險控制提案的答復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9-10-08
主 題 詞:

關于全面加強民間金融服務風險排查與風險控制提案的答復

發布時間:2019-10-08 瀏覽次數:596

盤金融發〔2019〕53號               

簽發人:孫雅娟

尊敬的劉溯委員:

 

       您在市政協八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全面加強民間金融服務風險排查與風險控制的提案》收悉,我局做為主辦單位高度重視,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并征求了相關協辦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民間金融風險的現狀和形勢分析

 

      截至目前,我市地方類金融機構109家,其中融資性擔保公司39家、小額貸款公司30家、典當行43家,P2P網貸公司2家、融資租賃公司1家,沒有商業保理公司和地方法人融資租賃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既有經濟下行期的經營風險,也有合規轉型期的轉型風險,還有風險處置期的次生風險。近年來,省市兩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對融資擔保機構、小貸公司、典當行、互聯網金融公司等分管領域的金融機構多次組織摸底排查,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活動,不斷完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我市上述領域金融風險整體可控,但在部分領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隱患,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互聯網金融風險形勢紛繁復雜,防控難度加大。由于互聯網技術的性質,風險具有擴散速度快,可控性低,傳染性強,放大效應高等特點。就分管領域來說,主要應對的是非法集資活動的風險防范和事后處置。自2016年開展專項整治工作以來,經過三年多來的共同努力,我市互聯網金融領域整體風險得到控制,案件高發頻發勢頭得到遏制,增量風險有效管控,存量風險不斷化解,從業機構優勝劣汰加速,規范發展態勢正在形成,但風險形勢依然錯綜復雜。一是監管體制機制尚未健全。市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辦公室從政法委劃轉到市金融發展局,并未增加編制,力量薄弱,在對涉嫌非法集資活動開展調查、處置的時候,面臨有責無權、依據不足、手段缺乏等突出問題,由于缺乏監管依據和手段,風險在發生之前無法介入,成員單位監管合力不足。二是互聯網領域的非法集資活動始終處于高發狀態。存量風險尚未完全消化,增量風險時有發生,單點風險爆發可能性極大,非合規運營風險尤為顯著。由于進入門檻低,缺乏嚴格監管,近幾年,互聯網金融機構數量迅速膨脹,其中大部分機構并不具有規范的運營機制,風險隱患普遍存在于業務流程各個環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關聯交易普遍存在,一些網貸、眾籌平臺事實上是機構自融的利器,為騙取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信任,許多互聯網金融機構租賃高檔寫字樓,通過虛假項目和高收益等不當行為騙取投資者信任,碰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等法律底線;三是查處難度大。部分股權眾籌和網貸融資平臺違規經營難以為繼時,往往出現提現困難、失聯和卷款跑路等現象。部分小微金融企業以及外來輸入型互聯網金融平臺超范圍經營,總部不在我市,服務器有的甚至在境外,進行非法金融活動的手段更加隱蔽,排查和處置難度加大。我們所掌握的注冊地在大洼區的鼎旭非法集資案件涉案人數2924人,涉案金額2億元,已返還5389萬元,未返還金額1.48億元,不法分子打著企業上市的幌子,以吸收股權投資的名義在鞍山、沈陽、臺安、安陽、寧波、杭州等地進行非法集資,此案件經市中院和省高院判決,歷時三年,目前,市處非辦正在形成方案,指導大洼區政府組織處置資產、登記信息資料、清退部分集資款及信訪穩定有關工作;全國非法集資大案之一e租寶非法集資涉及我市1000多人,數額巨大,市處非辦正在組織縣區設立登記點,登記受害群眾信息資料;按照我局有報必查的工作要求,根據群眾舉報,市處非辦會同縣區現場檢查了冠群馳騁、銀谷財富兩個經營網點,分別涉及我市投資人數850人,金額2.6億元,1萬多人,金額1.6億元,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四是風險處置難度較大。互聯網金融平臺等各類名目繁多的投資理財門店網點眾多、資金流向復雜、涉及投資群體龐大,風險處置過程中可能產生跨機構、跨區域、跨市場的連鎖反應,處置過程中制約因素較多。比如冠群馳騁和銀谷財富這兩個案件目前到期兌付已經出現困難,但總部在北京,在當地立案辦案難度很大,立即查處可能會引發嚴重后果,我們也形成了相關情況報告上報市政府。

 

      (二)融資擔保機構、小貸公司、典當行經營不規范,存在隱患,但總體風險可控。從近兩年的現場檢查來看,沒有發現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洗錢、暴力催貸等違法違規行為。但存在抽逃資本金、違規拆借、少計提兩金、超比例貸款、發放貸款給股東、長期不開展業務等問題。通過現場檢查,從業務開展和資金運用上看,融資擔保機構運行穩中有升,未發現可以引發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情況。轄區內7家地方法人銀行機構融資擔保貸款無重大異動現象,不良率5.7%,保證金可以覆蓋不良。但個別法人機構問題嚴重。興隆聯社與盤錦勝元擔保合作310筆,收回1筆,無保證金,9772萬元不良貸款,不良率達43.7%。盤山聯社與鑫源擔保合作146筆,4096萬元貸款全部形成不良,僅有8萬保證金。不良率達33.7%,鑫源擔保牽扯經濟案件,自2016年起業務停滯。全市參檢小貸公司資本實力較強,實收資本均達到 1 億元,經營狀況尚可,存量貸款保持穩定,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未明顯下滑,貸款逾期率和不良貸款率處于較低水平,貸款質量較好。但總體上,小貸公司存在業務萎縮質量不佳,風險可控。我市共有小額貸款公司 30家,2015--2018年,當年新增貸款金額分別為13.2億元,12.3億元,9.9億元和6.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4億元、0.16億元、0.11億元和0.12億元。個別典當行在經營過程中存在單筆業務超比例、質抵押手續不完善、執行典當企業會計準則不嚴格、抽逃注冊資本金、違規從股東借款、超范圍經營、超規定標準收取息費等不規范行為,行業經營風險增大,但典當融資的方便、快捷、靈活優勢也解決客戶臨時性、短期性融資需求,作用不可替代,風險可控。

 

      二、防范民間金融風險的主要舉措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防控體系。近年來,我市先后出臺了《盤錦市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盤錦市區域金融穩定協調合作機制》等兩個綜合性文件,近期又研究起草了《盤錦市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預案》、《防范化解企業債務風險預案》、《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預案》及12個配套機制。明確了縣區政府、市直各部門、各金融機構、實體企業在金融風險防控中的職責。轉發了《關于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的意見》的通知(遼整治辦[2019]1號),關于做好春節、“兩會”期間P2P網絡借貸機構風險防范的通知(遼整治辦[2019]3號)等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相關文件。近期我們整合了多個有關金融風險議事協調機構,提出成立市金融發展和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市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的建議,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副市長(公安局長)任副組長,成員單位有相關部門構成,領導小組將進一步整合職能,聚焦重點工作,在組織和制度上提供了堅強保障。

 

      (二)加強協調配合,突出專項整治成效。集中力量防范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開展專項整治排查工作。一是建章立制。按照國家、省互聯網金融整治相關文件要求,我市成立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并出臺了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等相關文件。二是組織排查。通過重點排查、聯合會商、跟蹤報備等措施及時排查和穩控相關風險。聯合公安、縣區等部門對336家排查對象進行全面現場排查。會同興隆臺區政府對興隆臺金融廣場、金馬正和、新宇賓館經營場所進行檢查,同時凡有群眾舉報立即組織現場檢查。三是宣傳教育。組織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在媒體播放防范非法集資宣傳片,組織縣區金融局及金融機構在人群密集區和窗口進行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活動,做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單和印制LOGOU的物品,并宣傳講解,增強群眾防范非法集資的意識。同時注重宣傳與打擊相結合,與市公安局聯合開展“5·15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打擊信用卡詐騙犯罪。 四是果斷處置。擬保留2家交易所,已清理6家,還有1家要求遷出我市,26個會員、代理商、授權服務機構已整治完畢,2個P2P網貸機構正處在后期整治階段。

 

      (三)加強行業監管,明晰責任分工。落實督辦省金融監管局對我市融資擔保行業現場檢查整改意見,對于嚴重抽逃資本金、違規經營的企業限期整改到位。

 

      三、需進一步做好民間金融風險防范工作

 

      不斷完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建立健全地方金融協調穩定機制,分析研判各類風險形勢,積極應對,努力將風險隱患防范在萌芽階段,將已發生的問題化解在“少損失、防蔓延、快處置、保穩定”的可控狀態,切實履行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一)各縣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緊密協作,確保實效金融風險防控是金融工作重要任務之一。在金融風險風控方面,我們一直按照國家、省金融工作管理部門要求,堅持“屬地管理”和“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尤其是從2016年4月以來,我市開展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行動,出臺了系列相關文件,明確了縣區政府做為第一責任人,應全面落實源頭維穩措施,積極預防、全力化解、妥善處理金融領域不穩定問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市金融發展局自2018年底組建以來,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市金融發展和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市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加強跨部門協調,強化各級地方政府和人民銀行、銀保監局的合作。建立金融監管、公安、網信等部門和企業之間的快速反應機制,從行業整體層面搭建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的聯防聯控體系,及時應對突發事件。加強區域合作。針對跨區域經營機構,明確注冊地、經營政府監管職責,建立跨區域協調配合機制,做好跨區域經營機構的監測管理。

 

      二是落實屬地管理職責,督促縣區、經濟區切實擔負起對轄區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責任,引導民間融資陽光化、規范化發展,切實防范、化解民間高利貸等風險隱患。

 

      (二)加大民間金融風險排查力度,加強行業監管市金融發展局自去年年底機構改革組建以來,承擔了原金融辦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監管職能,并從市商務局劃轉了典當行、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監管職能以及原市政法委處非辦處置非法集資工作職能。

 

      一是組織縣區對本領域、本地區從業機構開展自查,嚴格清理整頓P2P網絡借貸、第三方支付、股權眾籌、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等活動,集中力量清理整治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對違法違規活動重點打擊,形成震懾,迫使非法集資活動在我市無立足之地,凈化區域金融環境。

 

      二是加強對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及典當行的監管力度。通過省融資擔保公司及小貸公司、典當行監管平臺,隨時掌握其實際運行情況。組織第三方機構認真開展年度監管檢查評級。

目前省金融監管局正在研究制定金融風險處置機制,待省局正式下發文件后,我們再進一步明確監管工作。

 

      (三)研究探索設立市政府民間金融風險處置基金工作

 

      我局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在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基礎上,研究形成設立民間金融風險處置基金工作可行性實施方案,上報市政府。

 

      (四)加強綜合預警,強化宣傳教育

 

      一是綜合運用信息化等多種手段加強金融風險預警。加強對企業注冊名稱、經營范圍、業務活動的排查監管,清理查處企業非法金融業務。通過市場監測、現場風險排查、督促檢查、媒體報道、投訴舉報等多種渠道,及時發現苗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介入、早處置,避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終發展成重大案件。

 

      二是加強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大力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加強投資者風險教育,提高其風險意識和識別能力。同時,加大主流媒體在廣告宣傳中的風險提示力度,開設金融風險識別相關知識專門欄目等。加強輿情監測,強化媒體責任,避免不實新聞臺報道誤導投資者引發社會恐慌,引導投資者合理合法反應訴求,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盤錦市金融發展局

201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