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9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19-001449 | 主題分類: | 2019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盤錦市教育局關于對市政協八屆二次會議《關于推進盤錦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提案》(第138號)的答復意見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9-09-30 | |
主 題 詞: |
盤錦市教育局關于對市政協八屆二次會議《關于推進盤錦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提案》(第138號)的答復意見
盤教〔2019〕56號
簽發人:宋全明
尊敬的王文剛委員:
您好,您提出的《關于推進盤錦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提案》我局已收悉,感謝您對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關注與支持!我局對您的提案進行了認真學習和研究,現根據您提案中的內容和建議,將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有關工作情況及現狀介紹
(一)我市中小學校相關教育資源配備情況
我市現有中小學校107所,教學點1所,其中城區學校73所,鄉村及鎮區學校34所。我市鄉村學校或教學點現已不存在多年級混編及超大班型等情況。近幾年,隨著我市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驗收工作的逐步完成,我市教育軟硬件資源及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從全市總體來看,各縣區鄉鎮中小學教育硬件資源配備好于城區中小學。
(二)我市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及主要工作情況
幾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國家“三通兩平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文件及工作要求,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健全和完善信息化建設運行保障機制,全市教育信息化各項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教育信息化裝備水平不斷提高。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利用不同渠道積極爭取建設資金,不斷加大對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努力提高我市教育信息化裝備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速度快、安全性高、管理便捷、綠色可控、實名制上網,且相對獨立的教育城域網。全市中小學共有學生用機13089臺、教師用機10410臺、多媒體教室3198間、錄播教室77間,這些設備的配備,進一步夯實了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基礎條件。
2.全市“三通兩平臺”建設工作得到有效推進。現階段我市中小學“寬帶網絡校校通”工程現已完成,90%以上的學校互聯網出口已達到100M。班班多媒體配備比率達99.3%,已基本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建設的硬件條件和網絡環境。通過建設和使用遼寧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等各級各類網絡學習空間及資源平臺,全市“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工作得到有效推進,促進了全市優質教育資源的城鄉共享。
3.創新合作模式,開創“數字化校園”建設新局面。“十二五”以來,我市積極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設新模式,通過“政企”合作的新模式,根據《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試行)》、《遼寧省中小學學校信息化建設標準(試行)》等建設規范,積極開展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全市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現已基本完成,此項工作推動了全市教育信息化進程,為我市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環境保障。
4.扎實推進,教育信息化應用初見成效。我市始終堅持以建設為主,應用為本的原則,在教育信息化建設謀劃之初,就將應用融入到教育信息化的整體設計與構建中,在滿足廣大師生夠用、能用、好用、會用、想用等方面下功夫,促使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應用深度融合。
全面推進數字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我們以遼寧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各類網絡學習空間資源平臺為基礎,以應用為抓手,積極開展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共享。通過各類網絡學習空間的應用和舉辦教育信息化大賽等手段,加大對本地優質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斷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教學資源。同時,通過發揮教研員和學科帶頭人的引領和指導作用,不斷優化教育教學資源,形成了我市優質資源開發和共享的有效機制
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一是將信息技術的學習、應用與教育觀念更新有機地結合起來,應用信息技術對教育體系、內容、方法和手段進行全面的改革,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二是通過不斷加強教師日常培訓的力度和舉辦各類評比、競賽等方式,不斷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三是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平臺及網絡學習空間的共享優勢,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四是信息技術助力教育均衡發展,通過教育城域網和“人人通”等信息化平臺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提升了廣大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縮小了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推動了我市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工作安排及措施
根據您的提案內容及建議,我局將以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工作目標為基礎,以打造我市本地教育資源平臺和教育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為重點,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繼續強化教育信息化裝備保障工作
繼續完善中小學校園網絡建設,推進中小學“無線校園”建設,鼓勵具備條件的中小學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加快校園網升級改造和教師機、學生機等設備的配備工作。同時,還要加強對傳統教室、各功能教室、實驗室及教學辦公場所的信息化設備與網絡升級改造,不斷提高我市教育信息化裝備水平。
(二)統籌推進,提高教育資源管理服務體系
進一步完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在能夠實現與國家及省級平臺對接的基礎上,統籌規劃建設全市教育資源和管理服務平臺,優化平臺結構,促進各平臺間的互聯互通,全面實現全市中小學各學科教學資源與學習空間的全覆蓋。做好“名師優質視頻資源平臺”、網絡教研平臺的建設及應用工作。到2022年底前,全市計劃實現5-10所“智慧校園”示范校建設任務。
(三)強化應用,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發展
繼續以“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信息化大賽等活動為載體,充分利用國家、省、市教育教學資源平臺,通過多媒體教室及網絡學習空間等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全面提高我市優質教育資源的應用和覆蓋率,切實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努力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同時,多渠道激發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積極性,開展多種形式的信息化應用教育教學活動,促進教師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的能力及信息素養的不斷提高。提高教師使用各種信息化終端和網絡平臺進行備授課的能力,通過合理使用各種數字化教學資源,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形成“經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學新常態,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高質量的優質教育。
(四)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考核與評價體系
通過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實施方案及信息化工作考核細則等,建立信息化工作考評機制,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在實踐中完善實施方案和考核細則,以促進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同時,還要明確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各司其職,發揮潛能,構建起多部門協同合作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新格局,形成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協作機制。
教育信息化工作事關教育的創新和發展,是解決教育均衡、落實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最有效途徑。我局將把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任務來抓。通過全面深化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信息化資源共享和應用體系,逐步向實現“智慧教育”的目標邁進,促進我市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助力盤錦市教育現代化建設。
盤錦市教育局
2019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