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9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19-001470 | 主題分類: | 2019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盤錦遼東灣新區管理委員會關于對《關于圍繞遼東灣石化產業基地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的提案》(002號)答復的函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9-09-30 | |
主 題 詞: |
盤錦遼東灣新區管理委員會關于對《關于圍繞遼東灣石化產業基地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的提案》(002號)答復的函
民建盤錦市委:
貴委提出的《關于圍繞遼東灣石化產業基地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的提案》已收悉,遼東灣新區(以下簡稱“新區”)高度重視貴委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新區主要領導從工作部署到推進落實全程進行跟蹤調度,各責任部門聯合發力,共同狠抓落實。非常感謝民建盤錦市委對新區石化產業基地創新發展和資源整合的關心和支持,現根據貴委提出的建議和意見,答復如下:
一、新區石化產業基地基本情況
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是新區第一大主導產業。新區依托全市石化產業基礎和臨港區位優勢,充分發揮30萬噸原油碼頭和專業化學品碼頭原料及產品便捷的運輸優勢,以綠色、環保、循環、可持續為發展理念,規劃面積48.7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國北方最大的石化基地。園區按照功能劃分為石化片區和精細化工片區。石化片區主要承接煉化項目及以乙烯、丙烯、碳四、芳烴為源頭的四大產業鏈;精細化工片區則主要依托園區資源和盤錦市現有產業配套,著力發展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和新材料。
園區堅持世界眼光、國際化標準,高起點規劃,在綜合考慮國內外化工市場、遼寧省石化及精細化工發展現狀、化工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發展乙烯、丙烯、C4、芳烴為源頭的四大產業,以LPG為原料的LPG—異丁烯—丁基橡膠/異戊二烯—異戊橡膠產業鏈;以乙烯為原料的乙烯—環氧乙烷—乙二醇—聚酯產業鏈;以丙烯為原料的丙烯—苯酚/丙酮—雙酚A—環氧樹脂/聚碳酸酯產業鏈;以芳烴為原料的對二甲苯—對苯二甲酸—聚酯產業鏈等。同時突出產業集聚和循環經濟效應,聚焦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規模、產業豐厚度、企業國際競爭力“三大元素”,充分依托港口條件及資源條件優勢,以煉化一體化項目和多元化烯烴原料加工項目為支撐,以潤滑油基礎油、高性能材料和精細化工為特色,堅持一體化、精細化與多元化發展,努力打造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產城聯動示范區、多元發展示范區等。在中國化工園區30強名單中排名第二十四位。
預計到2023年,新區的原油加工能力將超過4000萬噸/年,乙烯產能超過450萬噸/年,丙烯產能超過280萬噸、PX產量超過290萬噸,將建成世界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產品產業基地。
二、公共服務平臺整體建設情況
02號提案為新區石化產業基地未來發展指明了明確方向,建議具有行業前瞻性與可操作性,通過打造建設8個公共服務平臺,從而實現新區石化產業基地資源有效整合,創新推動模式和業態,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為新區經濟發展提供支撐。新區現已開發建設了4個公共服務平臺。分別是展銷平臺、物流平臺、孵化平臺和研發平臺。截至目前,4個平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整體運行情況良好。
(一)展銷平臺
新區把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作為立足點。根據政協提案內容,結合商務部《關于推進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平臺經濟的指導意見》,指導遼東灣國際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在現有B2B現貨商城基礎上,深入盤錦石化龍頭企業,圍繞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學習國內優秀平臺的成功經驗,深入調研石化行業上下游產業鏈情況,積極探索新的交易模式。新區管委會多次邀請市商務局領導深入石化品供應鏈服務平臺指導工作,新區主要領導多次帶領商務科技部對平臺開展調研,掌握平臺創新發展情況及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目前,一是2019年3月4日,在新區的協調請示下,省政府批復保留遼東灣國際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資質。二是在收到政協提案后,遼東灣國際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在新區管委會的指導下,在原有大宗石化品交易平臺的基礎上創新業務模式,打造“遼東灣石化品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目前已經基本成型,為平臺會員提供物流、倉儲、質檢、金融、保險、信息等6大類交易服務,從各交易場景保障買賣雙方的權益。該平臺對新區石化園區建設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三是該平臺發展會員超過100家,連接實體企業419家。物流輻射朝陽、遼陽、鐵嶺、營口、鞍山、盤錦等11地市,互通互聯全國物流園區信息242家、790家第三方貨站信息、748家物流企業信息、全國326條專線信息。四是在管委會的大力扶持及指導下,以滿足實體經濟需求為導向,開發出“訂貨權排期”新型交易模式。訂貨權排期交易模式是調研“江西銅業集團”“中國不銹鋼交易中心”,“威海國際”等優秀交易平臺的成果。通過訂貨權排期交易模式,將商品的定價機制進行細分。
(二)物流平臺
建設完善的遼東灣石化產業基地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可為企業提供更優的物流組織,提高作業服務效率,加速貨物流轉速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同時物流平臺作業服務企業更環保更安全。總之,打造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將促進遼東灣新區石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依托盤錦港集團為載體,其公共物流港池已建成2個5萬噸級油品及液體化工品泊位(1#-2#);在建的3個5萬噸級油品及液體化工品泊位(油3#-5#)主體工程已完成;油6#-7#油品泊位正在規劃階段,全部建成后年通過能力2796萬噸,現碼頭后方已建成22萬立公用罐區,并通過公用油品管廊輸送作業。
同時,新區西部工業區已建成331#和332#等公用碼頭,并搭配倉儲罐區營運,可供東北三省化學品進出營運服務。
(三)孵化平臺
新區現已形成了由遼東灣科技創業孵化中心、創e時代孵化器、遼東灣創業大廈、無人機產業園、曙光信息產業園、榮興眾創空間、臨港物流創業園組成的“一區七園”發展格局,總建筑面積23萬㎡,目前遼東灣創業孵化中心已列入國家級眾創空間;創e時代科技孵化器已經被認定省級科技眾創空間。同時,遼東灣新區與清華啟迪國家級孵化器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注資發起——盤錦天使基金,用于對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培養。各創業載體均出臺具有特色的優惠措施吸引企業入駐,目前共計入駐精細化工、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的企業207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家,科技創新氛圍日益濃厚。
(四)研發平臺
新區通過組織企業參加企業家培訓、參加科技成果對接會、高新技術企業培訓等方式,以及引入大連理工大學、高校研究院所、加強園區服務體系建設、落實省市各級政府創新扶持政策等手段,著重創新意識培養,發揮科技引領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著力構建創新創業技術支撐體系。積極搭建成果對接平臺,充分發揮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盤錦產業技術研究院、理工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及企業產業技術研究院的人才集聚、技術創新和產業技術引領作用,為新區創新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支撐。2018年全年轉化科技成果10項、技術合同成交額0.8億元。截至2019年5月底,遼東灣國際商品交易公司成為我市首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培育市場”企業,依托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及中科曙光、瑞德化工、合力叉車等型企業累計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50余件。積極引導企業成為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新區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家、省級重點實驗室2家、省級產業專業技術創新平臺2家、產業技術研究院10家、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6家、企業技術中心1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28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市級創新型領軍企業3家,較為完善的支撐起來新區研發平臺。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與計劃
1.新區將繼續推進和深化石化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工作,通過建立一批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產業支撐力大的公共服務平臺,最終形成規則統一、公共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范的公共服務平臺體系,為企業創新創造、降低成本、轉變發展模式、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供全方位、高品質、便捷化、專業化的公共服務,助力促進產業基地經濟的繁榮發展。
2.新區經過多方探討論證,并充分考量目前石化產業發展的實際,提案中提出的融資平臺、檢測平臺、咨詢平臺、培訓平臺將暫緩開發建設,待時機成熟后陸續啟動開發建設工作。
最后感謝貴委對新區開發建設的關注、關心,我們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做好新區的開發建設工作,確保新區在引領全市轉型發展、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并希望得到貴委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關注。
特此致函。
盤錦遼東灣新區管理委員會
2019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