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0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0-003453 | 主題分類: | 2020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深化“產校地企融”合作問題的提案》第038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11-02 | |
主 題 詞: |
關于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深化“產校地企融”合作問題的提案》第038號提案的答復
姚文山:
您提出的關于深化“產校地企融”合作問題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謝對我市科技工作的關心,特別是對我市“產校地企融”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市科技局非常重視您的提案,現答復如下: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工作的指導意見》,按照忠偉書記和方棟市長相關批示精神,為加大與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結合我市產校地企融工作,市科技局牽頭起草了《盤錦市關于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產校地企融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兩次征求各縣區、經濟區和市直相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李睿懿副市長專門組織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對《實施意見》進行多次修改完善,經市政府八屆24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1年的工作目標:建成創新載體豐富、創新主體活躍、產校地企融協同機制靈活的技術創新體系,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躋身國家創新型城市。定量指標包括:R&D經費占GDP比重達到2.6%以上,攻克關鍵核心技術50項以上,轉化科技成果200項以上,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增長10%以上。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注冊達到240家以上。引進和培養30名高層次人才和10個以上創新團隊。
《實施意見》還提出六個工程建設,具體21項重點任務:
一是實施高端創新平臺建設工程。重點圍繞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產業技術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企業研發機構提檔升級、建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4項任務。
二是實施企業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做好前沿技術儲備,重點包括提升企業家素質、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鼓勵核心技術攻關3項任務。
三是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工程。提升企業承接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推進市校深度合作、加大成果轉化激勵、提升對外合作能力、提升成果轉化服務能力等4項任務。
四是實施科技金融融合發展工程。為促進金融與科技緊密結合,重點提出成立科技成果轉化風險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拓寬融資渠道3項任務。
五是實施高端人才培養引進工程。重點從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強化人才和團隊培養、優化提升人才服務等3項任務。其中人才政策主要參照《盤錦市人才服務全面振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盤委辦發[2018]23號)文件,并按市人社局正在起草修訂的人才集聚政策對部分政策進行了調整。
六是實施創新環境優化提升工程。提出打造創新創業高地、加強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建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營造鼓勵創新良好氛圍4項任務。
在《實施意見》中還有三個創新點:
一是建立盤錦科技成果轉化天使投資基金,重點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盤轉化,為每個項目提供50-100萬元的基金入股支持。
二是在人才政策中,對引進的符合我市產業需求的具有博士學位的優秀高端創新人才來盤錦轉化科技成果,按照人才引進相關規定落實事業單位編制。
三是強化園區成果轉化承載能力,為項目落地提供全程代辦服務,為入園成果轉化項目免費提供2年標準化廠房。
下一步我們將以《實施意見》為政策指導,繼續推進產校地企融協同發展,促進民營企業科技成果轉化。
一是深化市院、市校合作。持續推動民營企業與中科院、省農科院、大連海洋大學等院校的戰略合作,建立科技成果供給和企業需求信息共享發布機制,深挖大院大所優質科技成果來盤轉化。
二是組織各領域院士、專家為企業把脈問診,“一企一策”解決企業創新動力不足、承接成果轉化能力差等問題。
三是打造特色成果對接活動。通過組織品牌化、專業化、常態化成果對接活動,為民營企業與高校院所搭建交流平臺,提升產學研對接成效。
四是提升科技國際合作和區域合作水平,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加強與江蘇等先進對口地區合作交流。助力民營企業實施重點科技成果轉化60項以上。
盤錦市科學技術局
2020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