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0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0-003318 | 主題分類: | 2020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推動我市中醫藥發展的提案》第004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10-30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推動我市中醫藥發展的提案》第004號提案的答復
尊敬鞠培新、劉帥委員:
您的《關于推動我市中醫藥發展的提案》已收悉,感謝您對中醫藥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市衛健委對您的提案高度重視,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對中醫藥發展相關工作進行了反復論證,現答復如下:
您在提案中指出,中醫藥發展不足的問題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我市中醫藥發展不足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中醫藥管理體系尚需完善。中醫科混在醫政科兼管,很難圍繞中醫藥工作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細化分解,落實責任。二是優質中醫藥服務有待提高。全國基層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省級中醫特色專科有待加強。市中醫醫院、大洼區中醫醫院受辦公及門診條件限制,兩級公立中醫醫院輻射帶動作用不夠強,龍頭效應不夠明顯。三是中醫藥骨干人才比較薄弱。留住人才難,中醫類人才收入低。中醫類人才培養周期長,相同條件下西醫待遇好、收入高,導致選擇中醫的人越來越少。四是中醫藥健康產業起步緩慢。我市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剛剛起步,缺少中醫藥產業創新型企業,對于現代中醫藥健康產業的新技術引進、吸收還沒有形成氣候。五是百姓對中醫藥認知仍有誤區。部分中醫醫療機構及中醫從業人員存在誤導宣傳、虛假宣傳、夸大療效、甚至將許多與中醫藥沒有關系的項目包裝成中醫藥項目,對中醫藥長遠發展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
根據您的建議,我們會同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醫保局,已做好以下工作安排:
1.積極完善現代中醫藥服務體系。強化各縣(市)區中醫管理機構的配置和職能,增加專職工作人員,保證機構穩定性,從而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探索建立以市中醫院為主體、縣區中醫院、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科為骨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為基礎、個體中醫門診部和診所為補充,覆蓋全市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建成涵蓋預防、保健、醫療、康復等功能的現代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強中醫“治未病”、中醫康復中心能力建設。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和中醫臨床優勢培育工程。積極推動建設市級、縣級治未病中心,全面提高“治未病”質量和水平,縣區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治未病科治創新開展膏方、伏九貼和春秋分貼的推廣等特色項目,將中醫治未病科納入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建設范圍,使中醫治未病成為中醫醫療機構區別綜合醫療機構的特色品牌,以實現“治未病”知識宣傳全覆蓋。探索建立“互聯網+中醫”模式、智慧藥房,提升基層醫療能力。探索推進“互聯網+”中醫藥服務,以中醫藥專科聯盟為契機,在部分社區試點探索在線中醫診療、遠程中醫診療和藥品配送入戶等新型中醫藥服務模式。開展老年人、兒童、亞健康人群等群體的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積極加入全省中醫館數據互聯互通,開通遠程診療、輔助診斷、中醫特色病歷等多種功能。使中醫藥通過信息化手段在我市公共衛生服務中發揮作用,為群眾提供便利的中醫藥服務。
2.推進中醫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進中醫院移址新建,加快市縣兩級中醫院的新建步伐,在功能和空間上提供保證。中醫專科聯盟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盤錦市中醫專科聯盟以市中醫院為龍頭,縣區中醫院、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為基礎、民營中醫院為一體,積極發揮聯盟內學術交流、資源共享、分工協作,推動名院、名醫、名科的發展。強化中醫醫院臨床專科服務能力。培育特色專科、培養名中醫、名老中醫和青年名中醫隊伍。在現有基礎上,增加特色專科,特別是常見病、慢性病的中醫治療研發。推進縣級中醫醫院特色專科項目建設。強化服務措施,不斷完善服務功能。不斷加強醫療服務管理,不斷改進醫療服務措施,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提升社會滿意度。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為出發點,圍繞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時反映比較突出的醫療服務問題,積極推進改革,通過改善環境、優化流程、提升質量、保障安全、促進溝通、建立機制、科技支撐等措施,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優化診區設施布局,營造溫馨就診環境。根據門診、急診患者就診常規,合理分布各專業診室和醫技檢查室,設置就診流程圖,在一樓大廳設置掛號、繳費、醫保、新農合及劃價、取藥窗口,方便患者掛號、交款、取藥、報補,節省了患者就醫時間。努力改善就醫環境。對門診綜合樓進行整體裝修改造,做好就診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加強走廊、衛生間等區域環境衛生管理,嚴格落實公共場所禁煙要求,使公共場所保持干凈、整潔、安全、舒適。醫院還設置導診臺,為患者提供應急電話、輪椅、免費茶水、紙、筆等。
3.加強人才隊伍自身能力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市衛健委積極參與和推薦合適人員參加參選國家、省對各類中醫藥專科人才培訓、培養項目,努力培養出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中醫藥人才。市衛健委根據國家、省要求已建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并建立了盤錦市中醫專家庫,推進以師承教育為主要傳承模式的中醫人才培養項目,積極推進中醫傳承人才培養;發揮中醫專科聯盟作用,為中醫醫師間的相互交流學習搭建了平臺。加強與中醫藥教育機構合作,邀請高級教師和專家進行講課或課程直播、答疑,發揮社會力量培養優秀中醫人才。市衛健委積極貫徹國家和省促進中醫藥發展要求,大力宣傳及鼓勵中醫愛好人員通過跟師學徒滿一定年限,參加考試取得中醫確有專長及師承證書,以彌補基層中醫人才的缺失。吸引人才留駐,我市各中醫醫療機構與各類健康服務機構對中醫藥人才需求量較大。市衛健委積極組織中醫專家深入社區、農村開展義診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和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大力弘揚中醫傳統文化知識,宣傳中醫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鼓勵推進西學中,把現有的有志于中西醫結合事業的西醫醫師培養成有中醫處方權或中醫一技之長的人才,解決暫時中醫人才短缺問題。從多角度出發,提升中醫影響力,提高中醫醫師職業榮譽感,吸引在盤中醫藥人才留駐盤錦。
4.落實中醫藥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切實推動我市中醫藥傳承創新、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國家《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出臺《盤錦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實施中醫藥振興行動,制定我市落實相關文件的措施,將“濕地盤錦、養生福地”的發展規劃與《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等進行有機結合。籌備召開我市中醫藥工作會議,推動全市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明確了進度安排,逐項推進落實。增強全局觀念,加強溝通協作,做到有布置、有督查、有結果。
5.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遵循中醫藥發展和新聞傳播規律,適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變化,大力推進宣傳理念、宣傳內容和方式手段的創新,傳統與新興媒體的融合,不斷增強中醫藥宣傳的吸引力、影響力。堅持貼近基層、服務群眾。把宣傳的目光投向基層,把視角對準群眾,注重宣傳基層中醫藥工作的好典型、好做法,深入報道群眾關心的中醫藥熱點話題,強化中醫藥科普宣傳和教育,運用個性化、互動化的方式,提升宣傳的效果,夯實民眾對中醫藥的認知,盡力避免認識誤區,嚴厲打擊打著中醫藥旗號但實際上與中醫藥沒有任何關系的偽中醫項目。宣傳中西醫之間的關系,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意見措施的宣傳和學習,營造濃厚的中醫藥宣傳氛圍和社會氛圍,為盤錦中醫藥發展提供強大輿論支持,樹立盤錦中醫藥工作的新形象,助推盤錦中醫藥事業發展。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以縣區為單位,開展系列活動;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課堂;普及中醫藥知識、養生保健理念和方法,引導城鄉居民自覺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提升群眾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
盤錦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