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16〕133號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6-09-19
主 題 詞: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16〕133號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6-09-19 瀏覽次數:217

各區、縣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工作方案(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年9月18日        

盤錦市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工作方案
(試行)

    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關于開展第三批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工作的通知》(食安辦函〔2016〕23號)要求,盤錦市被國務院食安辦批列為全國食品安全城市創建第三批37個試點城市之一,成為繼沈陽、大連后第三個試點城市。為提升全市食品(包括食用農產品、保健食品,以下統稱食品)藥品安全整體保障水平,切實解決食品藥品安全這一基本民生問題,依據《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關于開展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工作的通知》(食安辦函〔2014〕20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以城市食品藥品安全為突破口,以創建盤錦市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為抓手,督促各級黨委、政府落實屬地責任,監管部門依法履職,企業依法誠信經營,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食品產業健康發展,促進形成“上下統一、責任明晰,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無縫銜接、全程監管,符合實情、科學合理”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推動全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整體水平提高,促進食品藥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確保群眾食品藥品安全滿意度明顯提升。

    二、總體原則

    (一)機制引領,全面提升。堅持制度創新,健全完善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建立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監管能力保障機制和食品藥品安全全程監管機制,促進食品藥品安全依法監管、科學監管、有效監管。

    (二)因地制宜,積極創新。認真分析我市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緊緊抓住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重點難點,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符合我市監管實情、富有監管成效的新舉措、新模式、新機制,構建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三)全面推進,務求實效。全市要以創建全國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契機,開展四級聯創活動。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堅持硬件、軟件并重,環節、細節兼顧,以點帶面,逐區域、逐環節、逐品種落實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健全無縫隙、全覆蓋的監管機制,切實提升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水平。

    (四)多方協作,社會共治。充分調動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的力量和資源,發揮人民團體、群眾組織、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等社會各界的積極作用,多措并舉,社會共治,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創建工作。

    (五)科學評價,群眾滿意。把社會認可、群眾滿意作為衡量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水平的標尺。通過開展創建工作,讓全市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食品藥品安全狀況的好轉,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三、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創建工作,使全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組織管理體系更加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落實到位,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食品藥品生產經營標準化、規范化體系更加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狀況良好,群眾認可,社會滿意。力爭到2018年底前,全市及所轄區縣全部達到國家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標準,群眾對食品藥品安全滿意度明顯提升,全市順利通過國家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考核驗收。

    (二)具體目標

    1.食品藥品安全狀況良好。食品藥品安全總體狀況持續穩定在較高水平。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使用明令禁止的高毒劇毒農藥獸藥情況得到有效控制;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空白得到有效解決;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食品藥品行業依法誠信經營,產業健康發展;無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或影響惡劣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發生。

    2.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落實到位。在省政府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考評中名列前茅。食品監督抽檢實施三年品種全覆蓋,五年企業全覆蓋,抽檢不合格產品100%得到有效查處;及時發現并有效解決問題,消除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100%落實主體責任,生產經營產品100%實現可追溯,應召回產品召回率100%;政府對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負總責,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實行黨政同責,保障監管所需的人、財、物投入,建立食品藥品安全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全面履行監管責任,有效治理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構建起全社會參與的食品藥品安全共治格局。

    3.群眾認可,社會滿意。群眾及社會各界對本地政府及有關部門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措施認可度高,對食品藥品安全現狀滿意度達到80%以上,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滿意度達到70%以上,對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建設工作知曉率達到90%以上。

    四、創建標準

    根據《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關于開展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工作的通知》(食安辦函〔2014〕20號)中《國家食品安全城市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要求》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食安辦關于印發遼寧省食品安全放心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遼食安辦發〔2015〕16號)中《遼寧省食品安全放心建設標準》88條指標,結合我市實際與特點,制定盤錦市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建設標準和考核細則(另行下發)。

    五、主要任務

    以創建國家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為契機,落實“四有兩責”,更新工作理念,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八大治理體系”,開展“十項載體工程”,著力解決“十項重點問題”,嚴格創建指標和考核標準,全面提升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水平。

    (一)強化八大治理體系,筑牢食品藥品監管防線

    1.強化“四落實”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體系。一是落實政府屬地領導責任,明確各級領導責任、政府行政責任,實施黨政同責,細化工作任務,建立四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增加街道(鄉鎮)基層監管部門人員力量,在農貿市場周邊等重點區域增設基層站所和基層監管人員,強化社區(村)食品藥品管理責任,將其納入“1+8”網格管理社會體系之中,進一步落實網格員、協管員巡查機制,明確網格責任人,強化責任追究;二是落實部門系統管理責任,明確部門間、層級間職能邊界和任務清單,發揮部門職能牽頭和業務指導作用,完善系統網格化監管體系,做到監管內容格式化,監管行為痕跡化,檢查覆蓋全域化,嚴格監管、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三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增強食品安全企業負首責意識,強化行業自律,實施誠信公開,提升行業市場競爭力;四是落實社會監管責任,建立人大、政協、社會團體、消費者、群眾參與監督的社會監管體系,強化宣傳引導與民意征集,實施社會共治。

    (牽頭領導:潘元松、孫占明,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市商務局等)

    2.強化“四明確”的食品藥品安全創建標準體系。一是明確創建量化指標,8大綱性指標,196條細化具體指標(食品安全指標166條,藥品安全指標30條);二是明確創建等級標準,確定合格、放心、示范三級地區評定標準;確定市、區(縣)、鄉(街)三級示范企業創建標準,分級評選,嚴格把關;三是明確創建任務內容,確準各項工作完成標準和完成時限;四是明確創建責任分工,落實四級網格創建任務的責任領導和具體責任人。

    (牽頭領導:潘元松,責任部門:市創建辦)

    3.強化“四透明”的食品藥品安全信用管理體系。一是企業信用等級透明,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等級評定公示制度,制定企業信用等級評價標準,定期開展動態評定,公示評定信息;二是企業責任透明,監管部門制定并公示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執行標準和罰則,企業制定并公示食品安全規范管理制度,所經營產品公示產品經產地檢測合格或經入市檢測合格信息;三是責任追究透明,鼓勵企業參加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建立并公示保險事故賠償機制;四是誠信管理透明,建立“黑名單”、“紅黃黑榜”等公示管理制度,將信用評價結果與行業準入、融資信貸、招標采購等掛鉤,構建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

    (牽頭領導:潘元松、孫占明,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市工商局等)

    4.強化“四有效”的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防控體系。一是有效防控源頭風險,落實出場(廠)檢驗和入市抽查制度;二是有效消除隱患風險,明確重點環節、重點產品、重點部位,確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重點、方式和頻次,所有企業每年至少全覆蓋檢查一次,重點單位每年檢查不少于3次,建立“三小”管理辦法,實施食品安全風險分級分類管理;三是有效發現質量風險,強化食品抽檢覆蓋率和問題發現率,實施三年抽檢產品全覆蓋和五年抽檢企業全覆蓋,抽檢發現不合格產品處置率100%;四是有效查處違法行為,建立網格化巡查的工作機制,落實協管員巡查工作責任,及時發現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牽頭領導:潘元松、孫占明,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等)

    5.強化“四無縫”的食品藥品安全全程銜接體系。一是投入品銷售管控與投入品使用無縫銜接,強化農產品投入品管控,落實高毒農藥定點經營,杜絕購買使用不合格農獸藥行為;二是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無縫銜接,強化食用農產品種養殖管控,嚴格落實出廠前檢測,出具產地合格證明,按照《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嚴把入市查驗關,推進產銷銜接;三是出廠質量管控與入市質量監管無縫銜接,強化食品藥品生產環節產品質量管控,嚴格產品出廠檢測,嚴把入市質量追溯關;四是市場準出與大眾消費投入無縫銜接,強化經營環節企業產品質量管控,向消費者公示證照及進貨臺賬,集貿市場和大型商場超市建立快檢室,對消費者投訴產品及時檢驗;政府建立“12331”投訴舉報平臺,對消費者投訴問題及時解決,完善舉報獎勵制度,市政府設立100萬投訴舉報獎勵經費,對報告的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和舉報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查實后及時予以獎勵,獎勵資金不足按照實際情況予以追加。

    (牽頭領導:潘元松、孫占明,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等)

    6.強化“四高效”的食品藥品安全應急管理體系。一是風險排查與防控及時高效,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風險治理,建立食品藥品安全預警機制;二是風險研判與預警及時高效,建立事故信息直報系統,強化輿情監測處置機制;三是食品藥品安全應急處置及時高效,強化應急隊伍建設,完善應急處置機制,每2年開展一次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四是食品藥品安全風險交流及時高效,每季度召開風險評估會議,互通風險結果,定期發布風險隱患信息。

    (牽頭領導:潘元松、孫占明,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市衛計委等)

    7.強化“四可溯”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追蹤體系。一是主體責任可追溯,督促企業完善追溯管理制度和標準,建立完整的企業追溯檔案和獎懲機制,搭建經營主體電子化信用信息平臺;二是產品來源可追溯,督促企業建立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如實詳細記錄產品信息;三是去向查證可追溯,督促企業建立銷售電子臺賬,產品經營隨附銷售憑證;四是產品召回可追溯,督促企業建立產品退市管理制度,建立全程網絡追溯平臺,實現上下游信息互聯互通。

    (牽頭領導:潘元松、孫占明,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市商務局等)

    8.強化“四到位”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支撐體系。一是檢驗檢測技術支撐保障到位,建立起全市統一的檢驗檢測保障體系,提升市檢驗檢測中心實際檢測能力建設,切實滿足各級監管部門4批次/千人口的檢驗檢測實際需求;轄區基層所全部建立食品藥品快檢室,提高基層監管執法科學性、快速性和準確性,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的風險監測機制;二是執法標準化建設到位,加強執法車輛、執法取證等設備設施、快檢室規范化建設,滿足監管執法標準要求;三是人員素質能力提升到位,加強各級監管隊伍能力培訓,強化市、區(縣)對基層指導作用,監管重心向基層傾斜,發揮基層監管人員和村級協管員作用,實現監管隊伍扁平化管理;四是執法經費保障到位,建立經費保障穩增長機制,增長幅度高于經常性財政收入增長幅度。

    (牽頭領導:潘元松、孫占明,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財政局、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市檢驗檢測中心等)

    (二)開展十項載體工程,全面推進安全放心城市建設

    1.開展放心城市四級聯創工程,著力解決政府統領和部門協作問題。全面啟動四級聯創,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確保2016年底前全市各區縣不少于40%的鄉鎮(街道)達到放心城市標準,大洼區、盤山縣完成放心建設試點達標工作;2017年底前各區縣70%的鄉鎮(街道)達到放心城市標準,興隆臺區、雙臺子區通過驗收;2018年底前各區縣100%的鄉鎮(街道)達到放心城市標準,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通過驗收。各區縣全面完善電子化“兩圖兩檔兩樹兩機制”建設,建立轄區內電子化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分布圖和監管責任圖,規范電子化食品藥品安全管理檔案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監管信用檔案,建立任務分解樹和責任分解樹,落實屬地政府管理責任機制,同級監管部門間協作機制,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服務融入社會網格化管理,搭建部門間信息共享平臺,推廣“食藥通”電子監管終端,形成科技支撐、協作共享、網格監管、快速聯動新模式。

    (牽頭領導:  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創建辦、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等)

    2.開展基層執法標準化工程,著力解決基層監管基礎設施薄弱問題。開展食品藥品基層監管機構標準化建設提升年活動。按照《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執法基本裝備配備指導標準的通知》(國食藥監財〔2014〕204號)要求,各級政府按照規定配齊執法車輛及執法取證、應急處置、通信交通等執法設備、設施。力爭年內建立起10個規范化基層所,2017年達到50%基層所達標,2018年全部基層所完成規范化建設,全面強化基層站所執法基礎設施建設。

    (牽頭領導:潘元松,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財政局、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等)

    3.開展食品藥品示范創建工程,著力解決食品藥品產業健康發展問題。開展全社會參與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活動,號召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積極參與社會響應,組織響應單位開展食用農產品示范基地、食用農產品示范市場、示范生產企業、示范超市、示范配送單位、示范餐飲單位、遼河口漁家菜示范店、示范藥廠、示范藥房等放心示范建設,由鄉鎮初選、區縣遴選、市級評定,充分發揮引領帶頭和輻射作用,促進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穩步提高。通過示范建設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盤錦食品行業老字號品牌換發新活力,培育發展一批全國知名新品牌,積極搶占國內外消費市場。加強政策引導,鼓勵支持企業升級和技術改造,提高食品產業集約化、規模化和標準化水平,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牽頭領導:潘元松、孫占明,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食安辦、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市商務局等)

    4.開展技術支撐服務保障工程,著力解決檢測快檢專業化便利化問題。全面提升市檢驗檢測中心檢測能力和人員素質,滿足全市食品檢驗工作任務要求,縮短檢測結果判定時限,提升檢測服務質量,打造“國內一流”的食品藥品檢測實驗室。開展重點產品、重點單位、重點區域的抽檢監測,提升監管服務效能。加強區縣、鄉鎮(街道)快檢經費保障,年內每個基層所100%建立食品藥品快檢室,按每年快檢不少于轄區人口數10%的要求配備快檢試劑,每年農產品快檢不少于2000批次,食品檢測不少于1000批次。農貿市場、規模以上商場超市全部建立食品快檢室,落實檢驗檢測費用,對無產地證明的食用農產品實施入市檢驗,力爭實現監測數據現場公示、自動上傳。定期開展“快檢便民服務進社區工程”,建設“快檢全民服務之窗”,健全“食品安全抽檢監測信息公示欄”。全面提升監管隊伍專業化、服務便民化,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牽頭領導:潘元松,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財政局、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市檢驗檢測中心等)

    5.開展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工程,著力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開展農產品標準化建設質量提升行動,重點規范農產品產地環境管理、生產過程管控、收儲運過程監管、包裝標識等重點環節,加強產地污染狀況監測,嚴厲打擊制售偽劣農資、銷售禁用農藥、私屠亂宰、虛假認證、偽造冒用“三品一標”產品標識等違法行為。建立健全認證監管和補貼獎勵機制,確保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良好農業規范等獲證產品占當地食用農產品生產總量或面積的比重達到70%。實施農業投入品質量常態化監測,督促企業全面建立經營臺賬,嚴格索證索票。加強屠宰企業流向登記、進場查驗、品質檢驗、“瘦肉精”檢測的檢查指導,對病死畜禽及其他不合格農產品全面實施無害化處理,切實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牽頭領導:孫占明,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等)

    6.開展農業投入品準入規范工程,著力解決農業投入品風險管理問題。完善農業投入品信息化監管平臺,開展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和農產品生產、收購、儲運、屠宰、批發、零售市場等重點環節的執法檢查,落實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管理和生產經營主體監管名錄制度,對高毒農獸藥實施定點經營、實名購買,養殖環節自配飼料實施公示監管。定期對主要生產基地、交易市場的投入品開展監督抽查和技術指導,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實施質量承諾,落實生產記錄制度,定期開展從業人員培訓,嚴格執行禁限用農獸藥管理、農獸藥休藥期(安全間隔期)等規定,從源頭控制農產品質量風險。

    (牽頭領導:孫占明,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等)

    7.開展信用公示風險防控工程,著力解決企業自律和風險處置問題。完善風險防控工作機制,開展信用體系、追溯體系、應急體系建設。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征集、分析研判和風險交流,查找預判可能出現事故隱患的高風險環節,開展整治治理,對監管空白及時研究解決。進一步健全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信用檔案,建立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聯系點制度,鼓勵企業參加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建立“黑名單”、“紅黃黑榜”等公示管理制度,完善守信與失信行為信息庫,加強信用信息征集、披露、使用的管理。推動食品追溯網絡平臺建設,開展肉菜追溯體系試點建設,強化食用農產品源頭治理。按照“風險等級”頻次,依據“雙隨機”的原則強化監督檢查。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完善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設置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和事故救治中心,保障應急裝備物資,建立食品藥品安全事故信息直報系統和輿情監測處置機制,提高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牽頭領導:潘元松,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市衛計委、市商務局等)

    8.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業三年提升工程,著力解決食品藥品發展質量問題。開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食品藥品企業服務質量三年提升行動,以推進遼河口漁家菜為主的餐飲服務單位“明廚亮灶”改造提升工程為重點,開展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規范化管理工作,2016年底前重點街區食品藥品經營單位升級改造完成率100%。結合國家、省、市藥品產業發展政策,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核心競爭力,建立藥品產業發展獎勵制度,對獨家產品、專利產品予以專項資金或減免稅收獎勵。推進以水飛薊為龍頭的地域優勢藥品產業快速發展,督促企業建立中藥材資源動態監測系統,加強藥品追溯體系建設,提高以水飛薊為龍頭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著力打造具有盤錦特色的世界級品牌產品。加快“個轉企”轉型升級,引導藥品零售企業開展連鎖經營,建立現代醫藥流通體系,構筑遍及城鄉的藥品流通配送網絡,推進“宜居鄉村、一村一所”建設,提高基層和農村地區藥品質量和供應能力。

    (牽頭領導:潘元松,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商務局、市食藥監局等)

    9.開展食品藥品安全治理工程,著力解決監管空白和嚴格違法查處問題。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即將出臺的《遼寧省食品安全條例》,開展兩法宣傳和知識競賽活動,制定出臺“三小規范化”管理措施和辦法,推動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的經營和監管“雙規范”。開展食用農產品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整治制售假劣農資、生產銷售使用禁用農獸藥、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收購銷售屠宰病死動物、注水、私屠濫宰、虛假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偽造冒用“三品一標”產品標志等違法違規行為。開展食品藥品安全“放心使命天劍行動”,落實“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各區縣對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實施全覆蓋檢查,市級每年抽查不少于1500家,做到“出動過萬、抽檢過千、辦案過百、移送過十、絕不放過一個違法行為”的行動目標。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臺,做好行刑銜接,及時依法移送、偵查、判決食品安全涉刑案件。按照《遼寧省人民政府食安辦關于印發遼寧省食品安全放心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遼食安辦發〔2015〕16號)要求,推進食藥偵隊伍接受公安部門及食藥監管部門的雙重領導機制建設,加強區(縣)級公安機關食藥偵大隊的建設。

    (牽頭領導:潘元松、孫占明,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等)

    10.開展宣傳教育和社會共治工程,著力解決群眾知曉率和滿意度問題。要用治理體系、載體活動、誠信建設、規范管理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知曉率,同時還要強化全社會參與。組建專業的宣傳隊伍,面向學生、個體私營者、產業工人、公眾居民等群體開展多層次的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大講堂活動,提高社會公眾食品藥品安全素養和食品藥品安全基本知識知曉率。區縣每年舉辦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大講堂不少于12次,每月面向群眾開展科普宣傳教育不少于2次,鄉鎮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站建立率達到90%以上,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村覆蓋率60%以上,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教育示范校建立率不少于20%。在當地主流新聞媒體開設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科普專欄,當地電視臺定期播放食品藥品安全公益廣告。提高移動終端科普應用軟件“食事藥聞”日均有效用戶量。搭建舉報投訴、社會團體、公民參與“三個平臺”,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志愿者和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競賽“兩個活動”,加強對政府、監管部門、企業履職盡責情況的監督,營造社會共治良好氛圍,有效提升群眾知曉率和滿意度。

    (牽頭領導:夏令奎、潘元松,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委宣傳部、市食藥監局、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林園局、市教育局等)

    六、工作步驟

    (一)再動員、再推進階段。

    成立盤錦市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盤錦市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工作方案,細化分解各項任務,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召開創建工作推進大會,全面推進創建工作。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全市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群眾組織、新聞媒體等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全面營造共創共建工作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6年9月—2018年6月。

    各區縣、各部門結合各自實際,制定本區縣、本部門創建工作方案,成立組織機構,細化任務,落實責任,全面開展創建工作,按時完成年度工作目標。市政府將定期對創建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市創建辦制定督查、暗訪、通報、考評、驗收、滿意度調查等具體方案并組織實施,并將工作開展情況定期上報市委市政府。

    (三)自查考核階段:2018年6月—9月。

    各區縣、市級相關部門按照創建標準認真開展自查自糾,上報自查報告。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考核驗收組,按照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目標要求,采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問卷調查、明察暗訪等形式對各區縣及市級相關部門創建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評驗收。對考評中發現的問題,督促相關區縣和市級部門限期完成整改,做好迎接國家考評的各項準備工作。

    (四)公示推薦階段:2018年10月—12月。

    國務院食安委將考核評價綜合得分85分、群眾滿意度80%以上的城市擬定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并向社會公示。公示期滿后,國務院食安委將對擬定的“國家食品安全城市”予以命名。

    (五)鞏固提升階段:2019年1月—12月。

    鞏固創建成果,總結創建經驗,彌補工作不足,對成效顯著的創新機制和舉措在全市予以推廣,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長效工作機制。獲得“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命名后,市政府對在創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區縣、部門和人員予以表彰獎勵。

    七、組織領導

    為確保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工作取得實效,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放心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詳見附件),統領放心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食安辦,負責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綜合執法局、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衛計委各抽調1名同志,市食藥監局抽調5名同志,集中在市食藥監局辦公,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由12人成立六個督導檢查組,開展創建工作的督導檢查、問卷調查、考核和歸檔等工作。

    八、保障措施

    (一)落實領導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工作,切實履行食品藥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將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創建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要成立主要領導牽頭的創建工作領導機構,將創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對照全市創建方案,制定本轄區、本部門的創建方案,把任務劃分到崗,讓責任落實到人,明確創建標準、規定完成時限,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要實行“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追”,列出時間表,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有序推進、高效落實;要立足各自特點,發揮區域優勢,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工作亮點和創建品牌,使全市創建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要不斷提升監管執法隊伍素質,提高食品安全社會參與廣度和深度,推動形成食品安全長治久安的良好態勢。要把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工作與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平安城市建設緊密銜接、同步推進。

    (二)落實工作機制。建立協調配合、聯動執法等工作機制,落實最嚴格的監管。各區縣、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強化全局意識和大局觀念,要突出各級創建辦的作用,對創建工作涉及到的事情,要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盡職盡責、主動服務;各部門要堅持日常監管與突擊治理、綜合治理與專項治理相結合,著力解決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群眾反映強烈,嚴重擾亂食品市場秩序的重點問題、重要產品,要集中力量開展專項整治。各區縣、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方案》內容真管、真嚴,對違法違規行為嚴管重處,追根溯源,嚴格追究企業責任;對需要聯動完成的事項,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不推諉扯皮,切實形成上下一心、條塊結合,各方參與、齊抓共管的創建工作格局。

    (三)落實經費保障。各區縣政府對創建試點工作要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市政府已經落實70萬元協管員經費,各區縣政府要按照轄區人口數1元/人標準1:1比例將配套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盡快予以撥付。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大經費投入,市財政要設立100萬元的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獎勵經費,經費不足時要及時予以追加。市、區(縣)、街道(鄉鎮)政府按照1:1:1比例保障每年4批次/千人口的檢驗檢測經費(總計1403萬元,其中雙臺子區201萬元、興隆臺區441萬元、大洼區376萬元、盤山縣274萬元、遼東灣新區61萬元、遼河口生態經濟區50萬元);市、區縣政府按照1:2比例以獎代補的形式切實保障街道(鄉鎮)基層所快檢室和執法裝備標準化建設經費,按照每個基層所60萬標準,56個基層所需一次性投入3360萬元。市、區(縣)政府按照1:1比例保障每年轄區人口數4元/人的快檢試劑等經費(總計561萬元,其中雙臺子區81萬元、興隆臺區177萬元、大洼區150萬元、盤山縣109萬元、遼東灣新區24萬元、遼河口生態經濟區20萬元)。在檢驗檢測、快檢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的基礎上,制定宣傳、培訓、投訴舉報等日常工作經費保障標準,要安排專項資金解決執法標準化建設、規劃提升市場及“三小”企業升級改造、電子監管及追溯平臺建設、餐廚廢棄物和病死畜禽回收處理等重點難點問題。制定創建工作保障方案,有效保障并嚴格經費管理,做到公開透明,節儉高效,杜絕鋪張浪費,防止借創建之名搞形象工程。

    (四)落實責任追究。各級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統推辦、績效辦、督查室要加強督導考核,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加大重點問題、單項工作的暗訪頻次。要將創建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按照考核目標的要求和考核時間節點定期開展績效考核,加強對創建工作的考核評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進行專項督查,定期通報情況。要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等方面定期對創建工作進行監督。嚴禁弄虛作假,嚴禁違規操作,嚴禁以任何形式干擾評價工作,確保創建工作客觀公正。對不履行創建責任,或因推諉、扯皮、延誤,導致創建指標未按期完成,以及監管不力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影響惡劣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的,實行責任倒查,并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紀檢監察部門要全程參與,跟蹤監督,嚴格追究違法違紀人員責任。


    附件:盤錦市創建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

 

    附件

盤錦市創建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

    組  長:市委書記

            高  科  市長

    副組長:郭  倫  常務副市長

            夏令奎  市委宣傳部部長

            市政法委書記

            姜  冰  副市長

            潘元松  副市長

            白  光  副市長

            王永威  副市長

            孫占明  副市級干部

            王太水  市政協副主席

            索樂民  市政府秘書長

    成  員:邵炳南  市政府副秘書長

            楊居山  市政府副秘書長

            苑秀娟  市政府副秘書長

            王曉東  市政府副秘書長

            孫雅娟  市政府副秘書長

            張志堅  市政府副秘書長

            梁建松  市政府副秘書長

            張曉良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劉建平  市委編辦主任

            劉建忠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綜治辦主任

       

            劉  溯  市公安局副局長

            王  巖  市財政局局長

            李之棟  市住建委主任

            梁建柏  市農委主任

            史  偉  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

            徐洪峰  市商務局局長

            張  巖  市旅發委主任

            楊旭光  市衛計委主任

            王永偉  市食藥監局局長

            李  勇  市環保局局長

            王  寧  市法制辦主任

            劉玉平  市工商局局長

            崔發林  市質監局局長

            張  忱  市畜牧獸醫局局長

            李曉輝  市林園局局長

            高佩亮  市綜合執法局局長

            張文明  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

            劉忠興  盤錦海關關長

            楊壯力  雙臺子區代區長

            陳寶庫  興隆臺區區長

            陳林松  大洼區區長

            孫  雨  盤山縣縣長

            張志煥  遼東灣新區管委會主任

            楊  昕  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邵炳南(兼)、孫雅娟(兼)、王曉東(兼)、王永偉(兼),副主任董云飛、王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