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盤政辦發〔2012〕106號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盤錦市201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2-09-28
主 題 詞:

盤政辦發〔2012〕106號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盤錦市201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2-09-28 瀏覽次數:229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國土資源局制定的《盤錦市201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一二年八月八日

 

盤錦市201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切實做好我市2012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減少和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盤錦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求,結合盤錦市地質災害現狀及2012年氣象形勢,特制定本方案。

    一、盤錦市2011年地質災害概況

    (一)全市地質災害現狀與特征

    我市地質災害主要類型為咸水入侵、砂土液化和地下水不合理開采形成的大面積降落漏斗三種地質災害,三種災害的特征是隱蔽性強,不易被人們重視和發現。2011年我市未發生地質災害。

    (二)地質災害發生時段、類型及威脅對象

    盤錦市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干冷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6—8月)降水多且集中、氣溫高。這種氣候特點決定了我地區地質災害易發時段一般為6月到9月的汛期。由于雨季土壤含水量增大,容易誘發砂土液化,在砂土液化區內,地震、人工振動(如車輛高速行駛、樁機的振動施工及其它高能振動)、汛期高水位的湍流,都會產生液化的后果,引起地面的不均勻沉降,導致地面開裂、建筑物傾斜、道路塌方、河堤管涌等。因此,在我地區應特別注意加強對砂土液化災害的監測與防治。

    二、2012年全市氣候趨勢預測

    預計2012年年度(3-11月)全市降水總趨勢較常年偏少1-2成;氣溫較常年偏高0.1-0.5℃。

    春季(2012.3-2012.5)。預計2012年全市降水總趨勢較常年偏少1-2成,季降水量為75-85毫米(歷年值為100.8毫米)。預計2012年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0.1-0.5℃,為9.2-9.6℃(歷年值為9.7℃),回暖不穩定,季內可能有階段性低溫。

    夏季(2012.6-2012.8)。預計2012年全市降水總趨勢較常年偏少1-2成,預計季降水量為320-400毫米(歷年值為407.7毫米)。雨量分布不均,可能發生局地洪澇。預計2012年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0.1-0.9℃,初夏可能有階段性低溫。

    秋季(2012.9-2012.11)。預計2012年全市降水總趨勢接近常年。預計2012年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

    三、2012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

    重點預防區為:京—沈高速公路、盤—海—營高速公路、秦—沈鐵路、溝—海鐵路兩側,海岸防潮堤。在防汛期間,這些地段重型車輛要減速行駛,周圍要避免進行震動施工,防止因高能震動所引發的砂土液化對公路造成的破壞。在汛期,必須對穩定性差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加強監測,發現有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隨著我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程經濟活動的增多,重要建設工程和地下空間的開發等,都可能引發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工程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
   
    四、2012年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分工負責,屬地管理,明確責任

    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明確地方政府的地質災害防治主體責任,做到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基本原則,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監督;發展改革、教育、工業和信息化、民政、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鐵道、水利、衛生、安全監管、電力監管、旅游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領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實施,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 、措施到位,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財產安全。

    (二)編制和落實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各縣(區)在總結上一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基礎上,編制和落實2012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對本轄區內地質災害危險點和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排查,劃定本年度地質災害重點防御區,確定本年度重點監測的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對重點防護區域和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提出具體防范措施,將防護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責任人。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需及時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并報市國土資源局備案。

    (三)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

    汛期是突發地質災害的高發期,各縣(區)及相關部門要堅持值班制度,做到責任到人、值班到位,保證24小時保持通訊聯絡暢通。一旦出現災情,要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防災救災工作,同時,按災情速報制度向上級報告。

    2.堅持“三查”制度   

    各縣(區)必須建立“三查”(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對本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在汛前進行全面排查,了解基本情況,對潛在危害要提出防治措施;汛期對重點地區、危險區及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巡查,重點檢查防治措施落實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在汛后進行核查,了解防治措施完成情況及新發生地質災害的情況和數量,造成的損失情況等。

    3.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制度

    為及時處置突發性地質災害,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縣(區)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落實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制度。

    (四)進一步提高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

    各縣(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氣象部門要組織技術力量,密切配合,安排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要在2012年汛期,對所轄區內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成災范圍和影響程度通過廣播、電視、手機短信、互聯網等方式正式發布。在加強對由降雨為主要因素誘發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進行氣象預報預警的同時,進一步強化監測功能,提高對人為誘發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的監控力度,使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的全面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升,使政府及有關部門更有針對性地部署防災工作。

    (五)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建設工作

    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要做好本轄區群策群防工作部署,發揮基層國土所的作用,落實鄉(鎮)國土資源所地質災害防治“五到位”(評估、巡查、預案、宣傳和人員五個到位),全面提升基層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高防災責任人和監測人員的防災能力,使群測群防網絡體系真正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六)依法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

    城市建設及建設用地,特別是小城鎮建設和其它工程建設,包括招商引資工程項目,要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對經評估認為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建設工程,應當配套建設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由工程建設引起的地質災害危險點,要及時進行報告,監督有關建設單位進行治理;對危害性較大、工程治理不達標的危險點,要限期險區居民搬遷;屬異變、臨界級險區居民,汛期應異地居住避讓,保證發生災害時無人員傷亡。地質災害易發區必須進行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以免建在地質災害隱患區,成為新的隱患點。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成果中提出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同時檢查評估工作質量。對于不執行配套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三同時”制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的制度)的單位或個人,要發出整改通知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將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

    (七)加強宣傳培訓和防災演練,提高干部群眾的防災意識

    按照《決定》中“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廣泛開展地質災害識災防災、災情報告、避險自救等知識的宣傳普及,增強全社會預防地質災害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钡囊?,要加大對《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決定》以及地質災害應急、防治知識的宣傳培訓。做好“防災減災宣傳周”宣傳工作,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災意識,了解和掌握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適時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提高防災救災隊伍的應急救援能力。

      

                                                                            市國土資源局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