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遼政發〔2005〕21號)精神,創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現就加強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建設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統一設計、聯合建設、重點突破、分步實施,以政府信用為主導、企業信用為重點、個人信用為基礎,加快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樹立“誠信盤錦”形象。
二、基本原則
1.政府推動,市場運作
在建設信用體系初期,各級政府要做好政策協調、標準制定、市場監管等工作,扶持并推動信用中介行業的建立與發展。信用中介服務機構的運作要完全按照市場機制來進行,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獨立經濟實體。
2.統籌規劃,穩健實施
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從全局出發,進行總體規劃,同時也要有計劃、分步驟、有重點的推進。根據市場需要,以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為切入點,分階段建設個人信用體系,逐步形成覆蓋全市范圍的社會信用體系。
3.注重實效果,留有余地
信用體系建設要結合全市實際,注重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資源優勢和組織優勢,共同參與,效益共享。同時,在建設中要有戰略性和前瞻性,便于與全省信用體系建設系統接軌融合。
4.保護與發展并重,注重信息安全
在征信活動中,對個人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既要保護被征信者的權利和利益,又要考慮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征信機構信息收集和使用的成本問題。同時,信用信息是國家經濟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社會征信服務體系建設應當在保證國家經濟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三、總體目標
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一個中心、兩大平臺、三大體系、四大系統”為主要內容的盤錦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即數據交換中心,企業、個人信用征信平臺,政府信用及企業、個人信用管理體系,信用信息網絡、信用信息披露、信用服務、信用教育系統。
以企業信用為重點,按照聯合征信的方式,建立覆蓋全部獨立法人企業的企業信用信息系統,根據信用市場的發展狀況,開展信用評級工作。建立市直部門和區縣聯網的政府信用信息系統。建立覆蓋多數城鎮居民的個人信用信息系統。城市信用管理體系開始運轉,政府公信力得到加強,信用中介行業得到發展,企業信用缺失的突出問題得到解決,公民的誠信意識明顯增強,守信獎勵機制和失信懲罰機制發揮作用,失信行為明顯減少,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規范,全社會講誠信、守信用的風氣逐步形成,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和優化。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責任明確
為加強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領導,成立盤錦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名單附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負責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日常管理工作,為社會信用建設工作提供組織保障。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列入各縣、區政府及市直各部門的工作考核范圍,各相關部門要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制定措施,監督到位,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按時保質完成任務。
(二)搭建征信平臺,整合信用信息資源
籌建盤錦市信用數據交換中心,為全市社會信用體系提供統一的信用信息征集平臺和應用技術支撐,對相關信用監管信息進行歸集和有序發布。各部門要積極向市信用信息平臺傳送并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實現聯合征信。同時,建立政府特許、具有法定資格的信用管理平臺,為信用征集、信用評估、信用查詢、信用公示、信用披露、信用管理等提供規范服務。
(三)加強政府、企業、個人信用主體建設
建立政府信用管理體系。著重從決策、執行、監督、服務、商務等方面,加強政府信用建設,逐步形成政府信用體系,樹立政府信用形象,建立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創建現代化誠信服務型政府。建立政府信用信息系統和政府部門、行業管理部門的信用檔案,推動部門、行業之間的信用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信用資源共享并依法向社會公開。實行政府決策公示制、聽證制、專家咨詢論證制、預告制和通報制,推動政府采購、行政審批、行政管理、政策宣傳等全面實現信息化。轉變政府管理方式,為社會各界提供方便、快捷、公平的低成本服務。完善行政承諾和民心工程督辦考核制度,深化對政府部門的評議工作,對政府工作人員的嚴重失信行為進行曝光和依法查處。
建立企業信用管理體系。逐步整合分散在各部門和行業的信用信息資源,開展企業信用征信工作,建立企業信用檔案,并將信用信息匯集到全市的企業信用數據庫。制定企業征信評估標準和監管辦法,建立健全各項信用管理制度,大力開展行業誠信建設工作,提高企業信用管理水平,打造全市企業的誠信品牌。健全企業信用激勵約束機制,對信用好的企業,在產品宣傳、融資授信、證照年檢、招投標等方面給予支持,對信用狀況惡劣的企業予以公開發布,使企業誠信得實惠、失信受約束。
建立個人信用管理體系。以建立運轉高效的個人信用登記、評估、個人信用風險預警和管理制度為目標,逐步整合分散在工商、稅務、國土、房產、勞動、銀行、司法等擁有個人信用信息部門的個人信用數據,建立個人征信數據庫,實現聯合征信,形成全市個人信用信息系統,實現聯網查詢。同時,探索個人信用體系運行模式,發展信用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四)加大對信用體系建設的扶持力度
在信用體系建設初始階段,要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特別是信用數據庫等公共基礎項目,屬于公共財政支出范圍的,要積極投資建設;對信用征信等服務機構的建立,要給予適當的資金支持。對國家、省對我市的公益性資金投入,市本級財政要準備配套資金。
(五)培育信用市場發展,完善信用中介業
在中介服務行業推進信用建設是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培育信用中介服務市場,采取適當措施刺激市場信用信息需求,引導信用產品商品化,促進信用行業有序競爭,健康發展。以建立信用調查、征信、評估實體為重點,扶持和引進若干以商務信用中介服務為主業的信用中介機構,引導其高起點、市場化、規范性地自主經營,實現全市信用建設逐步由市場取代政府成為主要推動因素。
(六)依法采集信用信息,保障信用安全
嚴格依法進行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和使用相關信用產品,加強信用信息的安全防護和保障,確保公民個人隱私不受侵犯,政府政務機密、企業商務機密及其他相關信用信息不泄露。在信用信息采集、數據處理和存儲以及信用查詢公示、等級評定等活動中,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業務操作流程規范,避免對個人隱私的侵犯、政務或商務機密的泄露。
(七)建立和完善社會誠信宣傳教育系統
一是利用現代傳播工具,組織開展信用建設輿論宣傳、職業道德教育和信用知識普及活動,倡導“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風尚,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信用建設的濃厚社會氛圍。二是要進一步加強誠信建設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與普及,努力提高全體公民特別是國家公務員、教育工作者、司法執法人員、企業經營者的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三是開設面向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多種類型短期培訓和在職教育,普及現代信用知識,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誠信水平。四是加強人才培養,對企業管理人員和信用中介機構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和資格認證考試,提高企業信用管理和信用行業機構人員的從業水平。
盤錦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一月九日
盤錦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組 長 喻國偉 常務副市長
副組長 侯慧明 市長助理
李萬新 市發改委主任
成 員 官 偉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張秉智 市經委副主任
梁春燕 市教育局副局長
李建中 市科技局副局長
李繼先 市公安局副局長
陳麗萍 市民政局副局長
高 爽 市司法局副局長
丁立行 市財政局局長
許德富 市人事局副局長
邢 越 市委編辦副主任
楊居山 市監察局副局長
龐素琴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佟麗瑩 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張澤良 市建委副主任
張賀堂 市交通局副局長
蔣立和 市信息產業局局長
紀鳳芳 市農委副主任
李永海 市外經貿局副局長
李樹元 市商業局副局長
鞠 野 市衛生局副局長
戴香菊 市審計局副局長
董興華 市國資委副主任
李鐵義 市國稅局總會計師
杜鳳海 市地稅局副局長
史廣久 市工商局副局長
王立遠 市環保局副局長
劉克剛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王 強 市廣播電視局副局長
楊 力 市統計局局長
徐 光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袁勝利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
魏素珍 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
劉福安 市物價局副局長
孟凡武 市煙草專賣局副局長
滕聿平 營口海關駐盤錦辦事處副主任
高光明 人民銀行盤錦市中心支行副行長
孫殿武 盤錦銀監分局副局長
張偉莉 市法院副院長
張純良 市檢察院副檢察長
趙書哲 市精神文明辦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