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盤政發〔2005〕13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08-09-04
主 題 詞:

盤政發〔2005〕13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

發布時間:2008-09-04 瀏覽次數:168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實現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為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安全保障,根據《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遼政發〔2005〕4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作如下決定。

    一、提高認識,明確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

    1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安全生產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督管理職能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和諧盤錦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安全生產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全市安全生產形勢好轉。

    2指導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進一步強化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大力推進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推進安全生產監督體制、安全生產法制和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樹立科學發展觀,引進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努力實現全市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

    3奮斗目標。2007年末,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全市安全生產狀況穩定好轉,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城市燃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事故多發的狀況得到扭轉,各類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呈下降趨勢。到2010年,形成規范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和法規體系,全市安全生產狀況明顯好轉,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類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有較大幅度下降。到2020年,全市安全生產狀況實現根本性好轉,億元國內生產總值死亡率、十萬人死亡率等指標達到全省安全生產先進水平。

    二、落實責任,大力推進安全生產各項工作

    4落實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各級政府、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地區、本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分管各項工作的負責人,對其分管業務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負領導責任。要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第302號令),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每季度政府主要負責人或者委托政府分管負責人至少主持召開一次安全生產會議,分析研究和部署本地區、本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

    5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規范安全生產秩序。結合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和行業的實際,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要有重點的及時開展各項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把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運輸、城市燃氣、建筑施工、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的專項整治作為建立安全生產秩序的一項重要措施和內容常抓不懈。要針對重點行業、企業和危險場所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嚴格檢查和驗收。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又不認真整改或無法整改的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停止其生產經營。

    6加大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投入。各縣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和支撐體系建設,加大對安全生產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建立市級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列入市財政預算,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用于市級公共安全設施建設和事故隱患整改。

    7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對國務院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已下令淘汰的技術落后、浪費資源、污染嚴重及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小化工、小煉油等企業,要依法實行強制性關閉。市發改委、經委、安全生產監管等部門在審批項目和辦理有關手續時要嚴格把關。

    8建立生產安全救援體系。各縣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增強安全預警和安全防范意識,搞好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普查登記,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工作,建立安全生產預警系統。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建筑施工單位、旅游景區、人員密集場所及其他存在重大危險源等事故多發領域、重點單位必須制定和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各縣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快生產安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應急救援資源,建立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專業化救援隊伍,提高救援裝備水平,增強生產安全事故的搶險救援能力。

    9努力提高生產安全技術水平。利用現有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加快各縣區、各部門安全生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為安全生產事故統計、分析,事故隱患監控、監管,高危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動態分析和事故的預防、預測提供技術平臺。提高對生產安全技術的認識,有針對性地引進先進生產安全技術,解決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技術難題,提高安全生產技術水平。組織有關人員,參加安全生產技術學習,加快安全生產科技和管理人才培養。

    三、加快制度建設,規范安全生產監管

    10加強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各級政府要依照國家及省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建設,要健全獨立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做到機構、編制、人員、經費、裝備的“五落實”。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職能,提高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權威,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能。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加強隊伍自身建設,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做到依法行政、秉公執法。

    1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目標管理體系。一是健全和完善全市各級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體系。各縣區和有關部門要根據年度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實行定量控制和考核,并制定完整的安全生產目標管理體系,把責任目標分解到下一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直至企業,并加強督查。二是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考核制度。各縣區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要加強對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安全生產控制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工作。各縣區和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圍繞責任制和控制指標的落實,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考核結果將作為領導干部政績的重要內容和獎懲的依據。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和控制指標完成較好的單位予以表彰;對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和控制指標完成較差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和經濟處罰;對因工作不力,安全事故多發,突破控制指標的,實行“一票否決”。

    12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按照國務院頒發的《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規定,對非煤礦山、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產企業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要依法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不得從事生產活動;已經投入生產的企業,依照《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規定的時限、條件,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逾期不辦的一律停止生產,并依法予以處罰。現有企業經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要依法收回證照,限期關停。從嚴控制高危行業市場準入,不準審批和新建煙花爆竹生產企業。

    13實施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為強化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對非煤礦山、道路和水上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等行業企業,要收取一定數額的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風險抵押金的收取辦法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會同市財政局負責制定。

    14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簡稱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執行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投資要納入建設項目概算。危險物品建設項目以及其他危險、危害因素較大的建設項目,都必須事先進行安全預評價和安全條件論證,其初步設計文件應當有安全生產專篇,并經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審查同意,未經審查同意的建設項目,不得進行施工。建設項目竣工并經試運行正常后,其安全設施必須經安全生產監管等有關部門驗收,未經驗收合格的建設項目,不得投產和使用。各級發改委、經委等部門每季度要將“三同時”建設項目清單報同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備案。

    15建立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監管制度。按照分類、分級管理的原則,認真開展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普查登記工作,建立轄區內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檔案,建立和實施重大事故隱患的評價、評審、掛牌公示、整改督辦制度。實行以企業為主、部門監管、指定專人、掛牌公示、限期整改的監督管理機制。

    16依法加大追究事故責任工作力度。凡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要按照事故查處“四不放過”的原則,按照《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等規定嚴肅查處,并對相關責任人追究行政責任,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管理辦法的要求,加大對縣(區)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的考核力度,達不到考核要求的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要向本級政府作專題匯報并作出書面檢討;凡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要向市政府作專題匯報并作出書面檢討。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事故性質和嚴重程度,要追究各級政府和單位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17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針對中小企業戶數多、門類廣、情況復雜、安全監管難度大的特點,從組織領導、工作機制和安全投入等方面入手,開展中小企業安全監管試點工作,逐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監管辦法,督促、指導企業依法落實各項安全生產保障措施,形成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機制。

    四、強化管理,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18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制度建設,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嚴格遵守、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建立起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企業安全生產檔案制度管理,確保安全生產必要的人、財、物等的投入,改善安全生產條件,落實安全生產措施,消除事故隱患,減少和避免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19加強生產經營單位內部管理機構建設。生產經營單位應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在全市中小企業推行聘任專、兼職注冊安全工程師和注冊安全主任制度,切實解決中小企業安全生產“沒人管”和“不會管”問題。企業要支持注冊安全工程師和注冊安全主任按規定履行職責,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并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在2006年底,全市非煤礦山、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企業的注冊安全工程師或注冊安全主任的配備率要達到70%以上,其他企業達到50%以上;到2007年底,所有中小型生產經營單位都要按規定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或注冊安全主任。各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加強對生產經營單位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和注冊安全主任工作的檢查督促。市安全生產監管和法制部門要制定注冊安全主任的培訓考核和管理辦法。

    20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按照國家制定頒布的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技術規范和安全質量標準,深入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和行為,要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建立完整的安全生產臺賬和各生產環節、各崗位安全質量責任制。積極推進安全評估和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促進安全生產管理和職業衛生的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和科學化,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21搞好安全生產培訓,全面落實持證上崗制度。生產經營單位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加強安全生產培訓工作,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的日常培訓和管理制度,制定培訓計劃,改善培訓條件,保證培訓質量。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廠級、車間、班組“三級”教育和輪換崗培訓,并做好企業使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前的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廣大從業人員的安全知識和技能,確保安全生產。安全生產監管等有關部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加強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殊工種及其他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和發證工作,全面落實持證上崗制度。

    22實施企業提取安全費用制度。為保證安全生產資金投入,形成企業安全生產投入長效機制,要按照市財政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市國家稅務局、市地方稅務局等部門《關于轉發〈遼寧省企業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盤財企字〔2005〕10號)要求,從2005年起,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產企業按當年銷售收入的2%;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按當年銷售收入的1%;冶金、電力生產和建筑施工企業按當年銷售收入和工程造價的0.5%提取安全費用。其他類型企業也要參照上述標準提取相應安全費用,增加安全生產投入。安全費用主要用于企業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配備勞動保護用品;安全設施及安全技術措施經費;重大危險源及重大事故隱患評價、監控和治理等方面。市財政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負責監督提取資金的使用。

    23依法加大生產經營單位對傷亡事故的經濟賠償。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法參加工傷保險,及時為從業人員交納保險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一步提高企業生產安全事故傷亡賠償標準,建立對企業負責人保障安全生產投入、努力減少事故的約束機制。

    五、齊抓共管,努力構建安全生產新格局

    24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齊抓共管合力。安全生產監管及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綜合協調作用,切實履行好安全監管職能。

    各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監督檢查、指導協調同級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政府的安全生產工作;依法對工礦商貿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實施監督檢查。

    公安、建設、質量監督、國土資源、電力、港口口岸、交通、海洋與漁業等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依法對消防、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特種設備、電力、民爆器材、漁業生產等方面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經委、商業、文化、教育、衛生、旅游、市政、農業、人民防空等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行業或領域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要根據本地區安全生產工作的需要,明確安全生產工作機構或人員,組織、協調、檢查本地區安全生產工作,對重大事故隱患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及時向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報告。

    各級工會要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依法組織和廣泛開展各項群眾性的安全生產活動;各類安全生產協會等社團組織和中介機構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和技術服務作用,努力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全社會廣泛支持”的安全生產工作新格局。

    25扶持中介機構發展,發揮中介服務作用。安全生產離不開社會中介組織的配合與服務,要鼓勵扶持為全市安全生產提供安全檢測、檢驗、培訓、評價、評估、認證、事故技術分析和咨詢服務的社會化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充分發揮中介組織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作用。通過加強安全生產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引進,不斷壯大專業人才隊伍,推進全市安全生產中介服務體系發展。

    26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生產意識。報刊、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要加強安全生產宣傳,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要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舉措。以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和社區安全文化建設為重點,宣傳安全生產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和重特大事故案例進行曝光,努力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各級宣傳部門要把開展安全生產公益宣傳活動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各新聞媒體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時間、篇幅和黃金時段用于安全生產的社會公益宣傳;教育部門要把安全生產基礎知識列入國民教育計劃,技工學校要開設安全生產教育的基礎課程,學校應配備或聘用安全教育輔導員,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防火防爆、防觸電、防中毒和事故自救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努力提高廣大學生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突發事故的能力,在全社會普及安全生產知識,營造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氛圍。

                                         盤錦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