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險(2007年)
中國人民銀行盤錦市中心支行
【存款】
2007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526.36億元,比年初增加35.48億元,同比少增28.82億元,增長7.26%,低于上年同期7.88個百分點。其中,企業存款的變化繼續受大型企業資金運營影響,2007年末,企業存款余額145.46億元,比年初增加26.17億元,增長21.94%,企業資金面整體比較寬松;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加,增速明顯下降。2007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326.05億元,比年初下降0.98億元。月度儲蓄存款中,3~10月份連續8個月出現凈下降。由于人民幣匯率迭創新高,外幣存款同比多降。年末,外幣存款余額6246萬美元,比年初減少1449萬美元,同比多減402萬美元。其中,儲蓄存款余額4926萬美元,比年初減少1635萬美元,同比多降1604萬美元。
【貸款】
2007年,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新增38.32億元,12月末余額達到200.40億元,同比多增10.39億元,貸款增長速度為23.64%,高于上年同期2.82個百分點。農業貸款持續較快增長。2007年,累計投放農業貸款14.94億元,同比多投4.18億元,增長38.84%。各金融機構尤其是農村信用社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發展的支持力度,在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支持下,農村信用社合計發放農戶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戶聯保貸款10.83億元,有力地支持了農業生產和農戶發展多種經營,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工業貸款穩步增長,重點支持地區骨干企業。2007年,累計投放工業貸款39.75億元,同比多投3.53億元,增長9.75%。其中,遼寧華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累計獲得銀行貸款16.76億元,遼寧華錦通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累計獲得銀行貸款7.77億元。中小企業貸款持續快速增長,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全市金融機構配合國家及省市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2007年累計投放中小企業貸款72.32億元,占全市貸款累放量的40.46%,同比提高17.69個百分點,突出對實施全民創業、接續產業發展和“五點一線”戰略的資金供應。商業貸款快速增加,增幅進一步擴大。2007年,累計發放商業貸款44.74億元,同比多發放11.57億元,增幅達到34.88%。郵政儲匯局開辦貸款業務,為資金回流農村開辟新渠道。12月末,郵政儲匯局短期小額質押貸款余額396萬元,其中:農業貸款余額224萬元,私營企業及個體戶貸款77萬元。重點滿足農民購買化肥、種子、農藥等農業生產資金需求,緩解了農村地區信貸資金緊張的問題。商業銀行風險控制趨嚴,票據業務增速下降。2007年,盤錦市金融機構票據融資累計發生23.59億元,同比下降141.50億元,降幅為85.71%。票據融資在經過2006年的超常發展后,出于風險識別與控制的考慮,商業銀行票據運營理性回歸,2007年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大中型企業仍是銀行票據融資的首選對象,同時,新增融資票源有60%以上來自盤錦本地,扭轉了2006年大量異地融資的狀況。
【貨幣投放】
2007年,金融機構現金累計收入1423.59億元,同比增加289.34億元,其中:行政稅費收入、居民歸還貸款收入同比分別增加1.29億元、1.21億元,分別增長35.67%、8.61%;現金累計支出1451.42億元,同比增加298.52億元,其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工礦及其他產品采購支出同比分別增加2.82億元、1.90億元,分別增長10.71%、31.27%。收支相抵累計凈投放27.84億元,同比多投放9.18億元。
【貨幣政策執行】
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加強對法人金融機構的窗口指導,進一步提高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召開中小企業融資銀企對接會、信貸創新座談會,促進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營銷。全年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凈增20余億元。認真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和國家助學貸款政策,2007年,全市累計發放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439筆共計1077萬元,余額2326萬元。積極向分行申請增加支農再貸款限額,下擺農村信用社最高限額3.5億元,農村信用社累計投放農業貸款13.28億元,支農力度明顯加大。充分發揮利率杠桿調節作用,積極推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完善利率定價機制。加強存款準備金管理,建立連續動態的監測機制。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通過現場及非現場手段加強對農村信用社明晰產權關系、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等有關情況的監測,加強專項票據兌付考核工作,逐步落實改革試點資金支持政策。2007年分兩批上報4家農村信用聯社的票據兌付申請,其中3家獲得批準,兌付票據18016萬元,占票據發行總額的90.6%。
【金融穩定工作】
建立《盤錦市重大金融風險和突發事件報告責任制度》等金融穩定工作制度,逐步完善與監管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組織實施金融機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演練,提升維護轄區金融穩定的能力。配合總分行全面完成遼寧證券盤錦分公司托管經營工作,遼寧證券公司平穩、順利完成市場退出。做好金融穩定資產管理工作,成功向匯達資產公司移交待處理資產493.5萬元。
【外匯管理】
積極促進貿易便利化。全面落實經常項目外匯管理改革政策措施,提出支持石油企業境外承包工程業務進口核銷的政策建議,作為遼寧省外匯局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之一,被國家外匯管理局采納。到2007年末,遼河石油勘探局共辦理境外承包工程進口核銷2112萬美元,占該企業境外承包工程進口逾期未核銷總額的89%。完善資本項目外匯管理。加強外資流入重點領域的監管,密切跟蹤外匯資金的使用。加強外匯檢查工作,開展外匯資金流入與結匯檢查,進一步規范涉匯主體的外匯行為。完善外匯監管手段,充分利用違法信息披露平臺,提高打擊外匯違法違規行為的社會威懾力。提高國際收支申報質量。加強對國際收支統計數據的核查,做好結售匯市場準入管理工作。深入分析“五點一線”企業貿易信貸特點并提出外匯支持建議。組織開展第十屆國際收支宣傳周和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形成了良性的外匯管理秩序。
【調查研究】
按照上級分行提出的“調研立行”工作要求,緊密圍繞經濟金融運行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對農業產業化發展金融需求等問題開展了專題調研,形成一批有價值的調研報告,被總分行和地方政府采用,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參考。認真落實總行重點聯系行制度,加強對各項政策實施效應的動態反饋,為總行科學決策提供了信息服務,受到總行充分肯定。在2007年分行優秀調研成果評審中,中心支行有35篇文章獲獎,并連續第五年被分行評為“調查研究工作先進單位”。
【金融服務】
一、加強經濟金融統計工作。完成“金融統計數據集中”各階段任務,確保了轄區統計數據集中工作與全省同步。加強對金融機構統計執法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了糾正。調整補充經濟監測樣本企業。順利通過分行關于“十五”期間經濟調查工作及數據整理情況的檢查驗收。積極推進支付系統建設。盤錦市支票影像交換系統成功上線運行,實現支票全國通用。順利實現同城特約委托收款由紙基傳遞轉化為小額支付系統處理,如期開通小額支付系統通存通兌業務,資金結算效率明顯提高。認真做好經理國庫工作。完成了稅庫銀橫向聯網試點推廣工作。積極推進縣區國庫集中支付業務上線運行。進一步加強國庫監管工作,制定了統一的監督業務操作指南。組織完成國債發行、兌付工作。
二、強化貨幣金銀管理工作。落實發行庫安全防范措施。加大現金管理現場檢查力度,規范了金融機構的現金支付行為。深入開展反假貨幣工作,初步建立了貨幣反假工作長效機制。
三、大力推動征信體系建設。認真執行企業和個人征信管理制度。全力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實現了與地稅部門企業財務數據政務協同,初步建立了中小企業信用信息采集長效機制,超額完成總分行下達的采集任務。開通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示系統。加大非銀行信息采集力度,環保、社保、法院等非銀行信息采集入庫。大力開展征信宣傳。
四、進一步推進反洗錢工作。利用“盤錦市金融城市網”,搭建反洗錢非現場監管通道。開展反洗錢現場檢查,提升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水平。建立了由人民銀行牽頭的“盤錦市反洗錢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反洗錢工作合力。
銀行監管
【概況】
截至2007年末,盤錦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352家,從業人員5092人,其中高級管理人員209人。2007年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資產589.44億元,比年初增長21.93%,各項負債580.18億元,比年初增長19.74%。各項存款余額523.14億元,比年初增加34.41億元,增長7%,同比少增30.1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00.4億元,比年初增加38.32億元(可比口徑),比年初增長23.6%。
【監管】
一、狠抓不良貸款“雙降”。將清理不良貸款工作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差別監管。督促已經股份制改造的銀行機構堅決控制不良貸款反彈,督促工商銀行繼續加大壓降力度、降低不良資產比例;督促農業行做好不良資產清理和不良貸款處置相關準備工作,順利完成貸款盡職調查和不良貸款責任認定和追究工作;督促城市商業銀行加快不良貸款處置進程,降低不良資產率和提高置換資產收益;督促農村信用社以貸款五級分類為突破口,真實反映不良貸款,進一步加大對不良貸款的清收與核銷力度,控制新增不良貸款。對不良貸款的存量情況適時進行監控,按月考核按季通報。年內,先后兩次深入各家機構開展調研,對上半年不良貸款不降反升的機構重點跟蹤重點督促,并嚴格執行信貸管理制度、加強“問責制度”的落實、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用優良資產置換銀行不良債權、加大壓降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年末不良貸款“雙降”目標等二十四條監管意見。剔除農業銀行因股改不良貸款增加4.9億元因素,年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41.33億元,比年初減少0.4億元,不良貸款率23.07%,比年初下降0.7個百分點。
二、嚴防銀行案件發生。將案件防控作為一項常規工作納入監管范圍常抓不懈,采取召開專題會議、案件防控風險提示、非現場預警等監管手段,積極督促銀行機構加強案件防控工作,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和問責制,努力建立案件防控的長效機制。各銀行機構采取措施全面落實銀監會下達的防控操作風險“十三條”意見,加大內控制度執行力度和檢查力度,認真執行強制休假制度和重要崗位人員輪換制度,加強日常風險排查和對重點人員的監控。全年繼續保持無案件的良好勢頭。
三、加大對地方中小法人機構的監管力度。督促城市商業銀行加強風險管理,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目標責任考核、責任追究、獎懲等機制,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有效控制風險。城市商業銀行出臺《盤錦市商業銀行業務操作風險點指引》、《新增貸款授權授信管理辦法》、《盤錦市商業銀行轉換貸款和抵貸資產處置程序》、《關于加強置換貸款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盤錦市商業銀行以物抵貸資產管理辦法》,加強執行力度,推進經營管理和業務操作程序的規范。城市商業銀行總部、支行均建立健全了審貸委員會,實行集體評議制度,嚴格規范貸款程序。加強重點風險點監管,根據《關于轉發繼續深入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切實加強房地產貸款管理的通知》,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完成2005年以后辦理的房地產貸款業務的全面自查,重點分析風險狀況,提出風險防范措施。對盤錦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房地產貸款管理情況進行重點抽查。全面督促各機構加強信貸資金管理,嚴防信貸資金被企業和個人違規使用流入證券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開展對農村信用社非信貸資產五級分類工作。積極督促農村信用社做好非信貸資產分類工作,印發《關于迅速開展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非信貸資產分類工作的通知》,指導檢查農村信用社開展非信貸資產分類工作。非信貸資產五級分類工作的開展進一步促使農村信用社摸清家底,較為全面的反映風險狀況。
四、加強市場準入監管。根據地區機構實際,優化整合機構網點布局,全年共受理審核許可事項175項,其中,高管人員任職資格事項50人次,機構許可事項114項,審核新業務6項,審查增資擴股5項。其中審核城市商業銀行開辦銀行卡業務,有利于促進城市商業銀行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功能。通過考核,全轄全部126名高級管理人員2006年度履行職責情況,評定出優秀20名、稱職104名、基本稱職2名。準確及時完成對轄內34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更換新版許可證工作。
五、加大現場檢查力度和處罰力度。發揮現場檢查專業小組的優勢,現場檢查專業性和深度不斷加強。全年全局共派出現場檢查組22個,利用1701個工作日,檢查銀行機構153個,完成大型檢查項目18項,查出違規資金31.7億元,發現問題172個,提出監管意見105條。加大現場檢查處罰力度,針對“冒名貸款”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分局建議遼寧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盤錦辦事處依據有關管理規定,對違規發放“冒名貸款”的7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其中給予3名責任人行政記過處分,4名責任人通報批評。
【窗口指導】
2007年,通過組織召開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負責人座談會,深入溝通和研究金融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各銀行機構服務地方發展意識明顯增強;通過開展“銀行服務宣傳月”和“送金融知識下鄉”等活動,金融知識和金融風險知識得到普及,增強了銀行機構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通過配合政府修改出臺《盤錦市銀行機構特別貢獻獎管理辦法》,鼓勵銀行業機構加大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工作力度。全年,全市銀行機構貸款投向農業、中小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貸款大幅增加,新增貸款近40億元,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
金融支持“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產業園區建設力度加大。盤錦銀監分局對“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產業園區的金融服務需求展開調查,對銀行機構如何加強服務、園區企業如何提高融資能力和政府如何加大信用環境建設等方面提出許多可行性建議意見,積極引導各銀行機構加大對“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產業園區的投入,適時組織召開銀行業支持“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銀企座談會和項目對接會。銀企雙方達成貸款協議6項,融資金額1.17億元,達成項目合作意向8項,意向授信5億元。
小企業信貸服務工作不斷深入。在搭建推進小企業信貸服務“四大平臺”基礎上,年內,盤錦銀監分局建立四項制度,向開展小企業貸款的銀行機構提供信息服務,對小企業貸款投向、投量及質量進行分析監測,全面及時掌控小企業貸款發放過程中的動態變化,定期開展違約信息通報,對涉及153家小企業3.3億元的違約信息在全轄銀行業內進行通報。督促各銀行機構積極落實《商業銀行小企業授信工作盡責指引》及“六項機制”建設。組織召開銀企對接會3次,24家企業簽訂貸款意向及合同14項,金額5.1億元。組織編印發放《小企業金融服務指南》1500余冊,向小企業廣泛介紹各銀行機構服務特色、產品、小企業信貸政策、業務流程等五大類小企業急需的信貸知識。全年投放小企業貸款28億元。
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更加寬泛。農村信用社圍繞“水稻、水產、畜牧、蔬菜和林葦”等盤錦農業主導產業,積極推進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全年累計投放農戶貸款10.8億元,支持糧食總產量達109萬噸,水產品產量達26.5萬噸;支持菜籃子工程建設,投放生豬養殖貸款5261萬元、蔬菜種植貸款5758萬元;針對年初罕見暴風雪受災情況,投放各類生產自救貸款5223萬元,支持受災農戶6242戶。農發行在發放糧食收購貸款同時,大力培植產業化龍頭骨干企業,全年向省、市級糧食加工等農業龍頭企業發放貸款2.1億元。農行向東郭、羊圈子兩大葦場發放封閉貸款等涉農貸款3200萬元。
【銀行業改革】
農業銀行圍繞總省行提出的股改方針,積極做好股份制改造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圍繞資產重組和法人治理結構兩大主題,完成了不良資產處置相關準備工作、固定資產確權以及財務集中改革等重點工作,為深化股份制改造打下堅實的基礎。農村信用社改革順利,在3家聯社順利實現票據資金兌付的基礎上,全轄保值貼補和股金分紅補貼也全部到位,稅費減免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政府各項扶持政策落實到位,有效增強了農村信用社的資金實力。郵政儲蓄銀行的組建步伐加快,審批43家郵儲分支機構,盤錦市郵政儲蓄銀行通過掛牌成立申報審核。
【調查研究】
2007年盤錦銀監分局信息調研工作圍繞在實踐中調研、在調研中提升、調研為監管服務的指導思想推開。對調研信息工作實行三項制度:一是目標管理制度。確定每個人的信息調研工作量。二是信息約稿制度。根據信息需求,不定期地向有關科室約稿。三是通報考核制度。每季度對任務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通報。同時,為擴大調研信息面,實行轄內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上報調研材料制度,并把這項工作完成情況作為高級管理人員年度履職考核重要內容之一。截至12月末,刊發分局動態77期,被遼寧省局的監管動態、參閱件、風險動態及地方各類載體采用近20篇,綜合采用率達25%。分局黨委書記白玉輝撰寫的《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開創盤錦銀行業安全、穩健、高效運行的新局面》一文,被遼寧省局的監管動態采用,并在《盤錦日報》上發表;《搭建“專業化監管”架構提高監管有效性》在省銀監局舉辦的“我的崗位之我見”征文中獲得二等獎。
【基礎建設】
全面加強行政管理和各項基礎工作。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得到提高,制定《盤錦銀監分局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立領導小組;督查督辦工作取得成效,全年通過下發督辦、催辦單等形式完成督辦事項30余項,確保重要工作及時完成;推進辦公自動化建設,公文傳輸與辦公自動化兩套系統運行穩健;加強機要和保密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安全保衛工作,組織召開全市銀行業安全保衛工作會議,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安全保衛及槍支管理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在重大節日和重要時期組織機構對安全隱患進行自查和檢查,確保機構安全穩健運行;全面加強辦公樓管理;加強對金融許可證的管理,加強對空白許可證和實物證的管理,建立各項登記簿,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金融許可證安全無丟失。
盤錦市農業發展銀行
【概況】
2007年,堅持以風險防范為前提,以業務經營為中心,積極開展各項工作。信貸規模不斷擴大,資產質量明顯改善,各項業務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各項經營指標完成較好;盈利水平和經營效益同比提升,風險防控水平進一步提高。年末,全行貸款余額為459492萬元,較年初增加100728萬元;各項存款余額76630萬元,旬均存款余額43643萬元,超省行下達計劃9903萬元;實現中間業務收入44萬元,同比增加19萬元,超省行計劃7.32%;各項收入19319萬元,同比增加4560萬元;各項支出12876萬元,同比增加3564萬元;實現利潤6443萬元,同比增長996萬元,人均利潤76.7萬元;不良貸款余額18106萬元,比年初下降1237萬元,不良貸款比率3.94%,比年初下降1.45個百分點,不良貸款實現“雙降”;各項費用均控制在省行核批計劃之內,全面完成或超額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經營與管理】
認真履行支農職責,實現業務快速有效發展。認真貫徹落實總、省行各項政策規定,完善和堅持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履行信貸支農職責,在繼續做好傳統糧油購銷業務的同時,在政策允許、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積極拓展業務范圍,不斷擴大貸款規模。認真做好支持各級儲備糧收購和管理工作。年末,2006糧食年度發放國家儲備糧貸款5279萬元,支持企業購入糧食2978萬公斤,確保政策性業務不出問題。積極支持糧食企業搞活經營。全年累計發放糧食收購貸款14019萬元,同比增加127104萬元,增幅44.3%,支持企業購入糧食243788萬公斤,同比增加49380萬公斤,增幅25.1%。積極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注重培植當地產業化龍頭骨干企業的發展。到12月31日,對盤錦利是、鼎翔、柏氏、興牧集團等四戶省級龍頭企業發放信貸資金14600萬元。對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盤錦富順農牧公司、盤錦五谷磨坊公司、盤錦陽光米業公司等企業作為重點營銷對象,發放貸款7110萬元。統籌兼顧,促進業務協調開展。抓大不放小,在有效防范風險前提下,積極營銷中小客戶。與市中小企業擔保中心合作,積極營銷盤錦意豐、民發、白羽王等12戶農業小企業。全年投放小企業貸款6500萬元,緩解了小企業資金瓶頸問題,促進了農業小企業的發展。
【各項經營指標走勢良好】
一、面對嚴峻的經營形勢,加大客戶營銷力度,努力增加收入收息來源,降低運營成本,控制費用支出。嚴格制度管理,提高經營水平。通過落實《經營績效考評實施細則》,實行考評指標與監測指標相結合的方式,加大考評力度;對完成指標的縣行領導班子設立專項獎勵資金,調動了基層行的工作積極性;定期開展經營情況分析。通過分析影響業務經營的不利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和改進經營管理的具體措施。堅持按月監測,按季通報指標完成情況,促進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擴大業務經營,提高收貸收息水平。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貸款規模的有效增長,帶動效益增長。各項貸款月均余額415643萬元,同比增加125432萬元,增加利息收入8590萬元。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提高了收息水平。通過層層落實收息責任制,加強收息情況分析和回籠款管理,及時督促企業銷售庫存,年末利息收回率73.42%,同比提高8.4個百分點。積極做好財政資金撥補工作。市、縣行積極協調督促地方政府、財政部門將利息補貼及時納入預算,保證補貼撥補到位。積極開展增收節支,規范財務管理。及時開展收支情況自查,進一步規范財務開支的審批和操作程序,規定大額支出的申報,審批權限,力求做到增收節支。強化營運資金管理,靈活調度和壓縮資金頭寸,減少利息支出。加大存款組織工作力度,努力降低營運成本。嚴格執行風險保證金制度。按照企業信用等級,確定風險保證金比例,12月末企業經營風險保證金存款27630萬元;做好新增客戶存款,開辟“綠色結算通道”。對新開戶的企業,積極為其辦理各項業務及手續,簡化辦事程序,優質高效服務。年末,機關團體及其他企業旬均存款余額達1260萬元。做好財政資金及擔保中心的存款組織工作。利用與財政部門及市擔保中心的業務關系,積極做好存款的營銷組織工作。全年財政存款旬均余額5680萬元,市擔保中心定期存款余額1580萬元。加快中間業務開展,確保實現有效增長。
二、下大力氣開展中間業務工作。積極開展保險服務,提高企業對保險工作的認識。3月份發生的暴風雪災害后,代理保險人員及時組織企業報險,并全程參與保險公司的勘察理賠工作,使參保企業滿意地得到賠償,增加了企業參保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與太平洋保險、平安保險、新華人壽聯合保險的基礎上,與盤錦中華聯合保險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為企業增加選擇機會。采取“雙單”作業方式,逐步完善代理保險工作。對新發放貸款形成的物資及時參加投保,簽訂保險合同。防止了企業因投保不及時造成意外損失,又避免集中一次性投保帶來的工作難度。年末,超額完成省行下達的41萬元中間業務收入指標。
三、加強信貸管理,有效防范信貸風險。堅持以規范操作為前提,進一步加強信貸管理工作,信貸風險的防控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得到不斷優化。嚴格執行總省行新的信貸管理制度辦法,規范操作流程,落實崗位責任制,執行貸審委工作制度,減少辦貸環節,提高力貸效率。有效控制新增貸款風險,嚴格區分政策性與商業性貸款業務。在信貸資源的配置和貸款風險的防控上實行不同的政策。對政策性貸款在信貸資源配置上給予優先保證,在貸款管理操作上,簡化審批程序,加大封閉管理力度;對商業性貸款,堅持防范和控制風險為主,根據企業和風險隨能力和效率優先的原則配置信貸資源,在貸款管理操作上,加強信貸管理和風險防范的力度。先后2次完成對客戶信用等級評定和統一授信工作。根據總、省行的部署,及時完成2次對客戶的統一評授信工作,并結合評授信結果,采取區別對待的信貸管理措施和支持政策,把好風險防范的第一道關。加強貸款調查和審查。對上報的各類貸款,前后臺信貸部門加大調查審查力度,全面了解和掌握企業的各項資料,并結合CM2006系統中的預警提示信息,有效防控信貸風險。強化對信貸基礎工作的檢查。組織4次信貸檢查,從貸前調查到貸后管理,從資金使用到貨款回籠,對各環節都進行檢查,確保各項貸款資料的真實有效合規完整,確保貸款批復的各項要求落實到位。開展呆賬認定與核銷工作。把呆賬核銷工作作為重點,組織市、縣行信貸人員成立專門小組,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確保工作的完成。2007年,共核銷呆賬貸款2083萬元。加強不良貸款的現金清收。市行組成現金清收工作領導小組,委派專人到重點地區、重點企業組織對不良貸款的清收工作,確保不良貸款現金清收任務的完成。到年末,全行已累計現金清收不良貸款1634萬元。采取有力措施,防范信貸風險。2007糧食年度原則上要求企業法人在貸款前要辦理不低于50萬元的個人有效資產抵押。其次,在貸款前,糧食購銷企業要辦理有效資產抵押。對全市原有糧食購銷企業采取專業擔保公司擔保方式,進一步防范和弱化了信貸風險。
四、加強內部管理及職工隊伍建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加強財會、信貸等各項工作的基礎管理,開展綜合業務會計9個應用系統的上線運行管理,堅持檢查輔導制度,內控機制不斷健全;嚴格執行各項財務規章制度,合規經營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積極做好CM2006系統上線運行工作。與此同時,扎實開展“四無”創建活動,實現“四無”創建目標。制定《盤錦市分行2007年培訓計劃》,結合CM2006信貸系統上線及會計支票影象系統實際工作需求,舉辦各種形式培訓班3期,培訓員工65人次,員工綜合素質有明顯提高。
中國工商銀行盤錦分行
【概況】
2007年,全行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總省行各項工作部署和市行確定的“抓服務、增占比、壓不良、防風險、增效益、促發展”十八字經營工作方針,狠抓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順利完成各項改革與發展任務,不良貸款清收處置、中間業務收入、票據營銷取得歷史性突破,撥備前、撥備后利潤雙破億元大關,經營管理工作呈現良性發展勢頭。主要反應在:中間業務收入創歷史新高,中間業務收入實現4517萬元,同比多收入2602萬元,增長136%。新業務快速發展,銀行卡直接消費額同比增加27611萬元,增長89%;發卡量凈增25701張;國際結算量同比增加1816萬美元,增長87%;網上銀行交易額614億元,同比增長34%。銷售開放式基金同比增加109933萬元,增長13.7倍。債結構得到有效調整,人民幣活期儲蓄存款比年初增加22939萬元,比年初提高4.43個百分點。資產質量不斷改善,全口徑各項貸款余額214225萬元,比年初增加76193萬元。累計清收轉化處置不良貸款28415萬元。年末,剔除興達后,不良貸款余額比年初下降24132萬元,不良率比年初下降22.91個百分點。撥備前、撥備后利潤大幅增盈,在提足撥備的前提下,實現撥備前利潤10018萬元,同比增盈2149萬元,增長27%;實現撥備后利潤10178萬元,同比扭虧增盈23906萬元,增長374%。實現全年安全無事故、無案件,無違規違紀現象的發生。
【存款】
實施穩存工作措施,存款結構調整成效顯著。針對儲蓄存款分流因素增多,對公存款受重點客戶實行賬戶日間透支管理等因素影響基礎不穩的嚴峻形勢,制定并實施一系列穩存增存工作措施,最大限度地穩定各項存款。以調整存款結構為主線,做好代發工資、獎金、代理保險給付等特殊儲源攬儲工作,實現活期儲蓄存款及活期占比的“雙提高”。年末,活期儲蓄存款較年初增加22939萬元,比年初提高4.43個百分點。做好網點優化、升級改造工作,撤并4個低效網點,完成市府大街儲蓄所、油田支行營業部兩個貴賓理財中心的裝修改造和渤海路儲蓄所的動遷改造。重點圍繞遼河油田、社保、財政、公積金、機關團體等對公核心客戶有針對性地走訪營銷,為81戶核心客戶制定金融服務方案,提供個性化綜合服務并配備客戶經理,較好地穩定了核心客戶存款份額,延長存款留存時間。通過采取措施有效抑制儲蓄存款、公司存款的下滑態勢,機構及同業存款增勢喜人。
【貸款】
不良貸款清理、壓縮與信貸營銷同步運作,資產質量不斷改善。對不良貸款戶分類排隊、逐戶梳理,確定訴訟清收、以物抵債、呆賬核銷等多項處置預案,建立領導包戶、集體會診、周例會、月通報等工作制度,成立清收項目組,落實每一個不良貸款戶的清收時限和工作責任。在工作中,采取區別對待的清收策略,一方面加強與政府、法院的溝通協調,加快勝訴案件執行進度,發揮以物抵債通道作用,及時申報核銷不良貸款,不良貸款大戶清收取得重大突破。加大抵貸資產的推介力度,提高受償率,節約撥備。加強存量貸款管理,嚴防不良貸款反彈。另一方面,對企業生產經營有困難但有還款意愿的企業,采取按月償還本金利息的退出策略,較好地解決企業還貸資金不足與銀行風險管理要求的雙重矛盾。多措并舉,全年清收轉化處置不良貸款28415萬元,實現不良率壓降到10%以下的工作目標。
穩定存量貸款市場份額,貸款和票據營銷成效突出。穩定存量公司貸款份額。把穩定存量客戶貸款份額作為工作重點,解決華錦集團辦理再融資和乙烯公司新增貸款投放問題,全年累計投放公司貸款179630萬元。拓展個人信貸市場,大力發展個人信貸業務,理順房屋和汽車抵押登記流程,簡化貸款手續,方便客戶辦理業務所需。實現個人純按揭貸款、二手房貸款、自用車消費貸款、綜合消費貸款零的突破。年末,各項貸款214015萬元,比年初增加85145萬元,扭轉了三年間貸款持續下降的態勢。為企業發展提供多方面資金支持。積極營銷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為符合簽發條件的骨干企業簽發銀行承兌匯票,簽發額創近年來新高。采取票據營銷與風險防范兩手抓策略,突出營銷域內票據業務,發揮票據貼現對信貸業務的補充作用,全年實現貼現利差收入是上年收入的2.12倍。積極為盤錦市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等機構代理委托業務,增加委托貸款額度和客戶數量,協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中間業務及新業務】
加快中間業務和新業務拓展步伐,推進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把抓中間業務和新業務增收工作作為調整收益結構的重要支柱,發揮聯合營銷優勢,實現了中間業務收入的歷史性突破。全年實現中間業務收入4517萬元,同比多收入2602萬元,增長136%。大力發展理財業務,理財產品代銷增勢迅猛。抓住資本市場活躍、財富效應顯現的有利時機,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理財產品營銷活動,聘請基金管理公司的權威人士舉辦理財講座,向客戶宣傳多元化的投資理念,促進了理財產品的銷售。全年銷售個人理財產品153811萬元,實現業務收入2159萬元,是上年收入的5.46倍。電子銀行業務保持同業領先優勢。開通電信繳費、通用繳費和網銀定向付款業務,實現省行、市行級重點客戶全部應用網上銀行產品。全年新增電子銀行客戶63710戶,客戶數量達81131戶;網上銀行交易額614億元。電子銀行客戶數量、交易額居同業首位。銀行卡業務發展勢頭強勁。鞏固和擴大“以卡加油”、“煙草訪銷”項目成果,提高鐵路貨運項目刷卡交易額,擴大銀行卡規模效益。全年發卡量凈增25701張,發卡規模達到57901張;直接消費額58671萬元,同比增加27611萬元。發卡規模和直接消費額居同業首位。代理業務領域不斷拓寬。繼成功營銷天源證券盤錦營業部第三方存管業務后,又與聯合證券、中信證券等七家券商成功合作,推動了第三方存管業務發展。積極營銷企業年金業務,實現了年金業務零的突破。完成國稅、地稅指定對公客戶的稅庫銀聯網上線運行工作,取得地稅個體戶以卡繳稅獨家代理行資格。
【經營效益】
深挖收息潛能。對欠息企業進行監測,督促早收盡收,提高收息工作水平。全年收息同比多收1008萬元。科學合理調度資金,提高資金營運效益。日均備付率0.99%,低于控制目標0.31個百分點。規范集中采購行為,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全年節約采購成本66.5萬元。實行公務用車改革,降低經營成本。制定公務用車改革方案和實施細則,出臺相關辦法,公務用車改革實施4個月來,節約費用25萬元。通過采取一系列增收節支措施,撥備前、撥備后兩項利潤均突破億元大關、同比大幅增盈。實現撥備前利潤10018萬元,同比增盈2149萬元,增長27%;實現撥備后利潤10178萬元,同比扭虧增盈23906萬元,增長374%。
【內部管理】
建立和完善內控管理制度,部署落實《業務操作指南》推廣應用工作,組織開展“經營風險”和“重要經營管理事項”大檢查工作,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反腐倡廉的各項工作要求。貫徹落實《案件防范長效機制實施辦法》,圍繞18個風險點組織風險排查工作,開展“模范遵章爭當表率,黨員身邊無案件”活動。深入細致地做好員工思想行為動態考核,開展“三個一”活動,建立員工思想行為動態考核檔案,案防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完善以“五色預警”為核心的標準化檢查新模式,推行總會計、營業經理標準化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操作風險。加強安全保衛工作,實現全年安全無案件。順利完成市行本部機構人員定崗定員和支行內設機構扁平化改革任務,轉崗21人全部充實到業務崗位。平穩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提升項目,初步建立起以崗位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實施激勵機制改革,出臺《全員營銷考核獎勵辦法》,提高產品營銷獎勵標準,制訂“個人業務產品價格表”,配套開發“個人業務產品銷售電子臺賬系統”。推進業務流程改革,各版本升級測試、培訓、投產工作順利進行。開展“優質服務年”活動。將服務質量考核納入“行長經營績效綜合考評辦法”,制定“員工服務質量考核標準”,推廣以員工星級服務為核心的規范化服務考核。加大服務監督和檢查力度,在部分網點安裝服務評價器,接受客戶監督,以約束機制規范員工的服務行為。制定“包點坐堂”長效工作機制,深入推進“包點坐堂”工作的落實。
中國農業銀行盤錦市分行
【存款】
全行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618851萬元,比年初下降74491萬元,完成省行年度計劃的-122.12%,其中,儲蓄存款余額為511099萬元,比年初下降55638萬元,完成省行年度計劃的-154.55%;對公存款余額為107752萬元,比年初下降18853萬元,完成省行年度計劃的-74.41%。外幣存款余額為192萬美元,比年初下降292萬美元。
【貸款】
全行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31729萬元,比年初增加14817萬元。外幣貸款余額114.5萬美元,與年初持平。全行不良貸款余額(五級)為191819萬元,不良占比為57.82%。剔除清查出不良貸款進帳因素外,不良貸款較年初下降2552萬元。
【清收不良貸款】
全行不良貸款共清收10336萬元,完成省行年度計劃152%。其中,清收本金8440萬元,利息1896萬元。
【中間業務】
全行中間業務收入3200萬元,同比多收1799萬元,完成省行年度計劃的199.10%。其中,保險代理手續費收入227萬元,完成省行年度計劃的101%;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實現895萬元,完成省行年度計劃的105.29%。全行共辦理國際結算業務3492萬美元,完成省行年度計劃的87.3%。
【財務成果】
全行總收入實現41743萬元,其中貸款利息收入9693萬元,總支出51140萬元,收支軋差,賬面利潤為-9397萬元,消化歷史包袱8211萬元,應付利息補提6515萬元,經營利潤為-1186萬元,較省行計劃增虧4186萬元。
【股份制改造相關準備】
年內,圍繞資產重組和法人治理結構這兩個主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建立反應迅速、協調有力的工作機制。成立“一把手”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成立4個督導小組,實行工作指導與業務督導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為做好股份制改革提供了組織保障。層層召開股改工作動員會,使全行上下充分認識到股改的重要性、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做到思想上共識,行動上統一,增強全行員工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3月21日,盤錦市農行召開不良資產處置相關準備工作培訓班,對不良資產處置的相關業務進行系統的培訓,同時拉開全行股改準備工作的序幕。明確職責,簽訂責任狀,抓好不良資產處置工作。市農行與其各支行和內部相關部門簽訂責任狀,做到責任明確、流程嚴謹、時限確定、人員保證,建立職能清晰、簡潔高效、協調有力的工作機制,初步完成不良資產處置相關準備工作。市農行的4個督導組隨著清查工作的開展進入被督導銀行開展工作,面對面督導檢查。全行共從正常、關注類貸款中清查出不良貸款1865戶,金額34960萬元。歷時一個月,在省行規定的時限內,完成不良貸款盡職調查和檔案資料整理工作。積極開展法律盡職調查工作。及時與上級行及中介機構溝通咨詢,按時上報9個單位、13個大項內容的調查問卷清單、33張表格電子文檔資料和36本紙制文檔資料。高標準、嚴要求,完成不良貸款責任認定及責任追究工作。各單位依據盡職調查結果,逐筆進行責任認定,并形成責任認定報告,填制責任認定及追究情況表,做到責任事實與責任人見面,增強了工作的透明度。為了順利做好不良貸款責任認定和追究工作,市農行進行案例實際演練,分專業寫出免責、已追責及需追責的案例,下發到各支行借鑒和指導。各督導小組積極深入所包單位,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加強指導和督導。市行黨委嚴格把關,先后召開3次黨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不良貸款責任追究工作。并研究制定具體的責任追究標準,以指導全行的責任追究工作。全行需進行責任追究8965戶,已追責的8790戶,追責率98%;免責175戶,免責率2%。本次共追究責任人312人。內攻外援,全力做好土地、房產確權工作。由于國家政策調整以及盤錦市農行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因素的影響,土地、房產等固定資產管理相對混亂,增加了確權工作的難度。為了確保省行提出的時間與進度同步的要求,從內部攻關入手,堅持個個擊破的策略,逐個理順宗地、房產的來龍去脈,為確權工作奠定基礎。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增加外部援助力量。行長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主動與市政府溝通協調,及時向市政府匯報確權工作的實際問題,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市政府專門召開業務會議,要求相關部門積極配合農行的股改工作。8月末,完成了土地房屋確權工作,成為全省第一個全面完成此項工作的二級分行。共完善土地產權證55宗,面積38830.37平方米;完善房屋產權證71座,建筑面積32728.23平方米。土地房產按宗數(項數)、面積計算確權率實現4個100%。全力消化歷史包袱。全行按照有利股改、有利于規范管理、有利于持續發展的原則,進一步做好優化財務重組前各項歷史包袱的處置工作,以達到全面凈化資產負債表。按照省行要求,對歷史包袱進行全面清理,做到能消化的盡全力消化。全年共消化歷史包袱8211萬元。其中:表內應收利息179萬元,;房改損失334萬元;案件損失731萬元;以資抵債資產處置損失24萬元;補提應付利息6515萬元;減員支出145萬元;消化費用包袱62萬元;消化外匯營運資金損失193萬元;其他損失28萬元。
【綜合經營水平提升】
強化資金組織工作。積極開展“伴你成長,金鑰匙春天行動”個人業務綜合營銷活動。制定營銷方案,并聘請專業人士和省行領導舉辦個人理財業務講座,全行81名貴賓客戶與理財專家面對面交流,增進感情,拉近距離。全行抓住“兩節”期間資金回籠旺季的有利時機,積極開展吸儲增存活動。2月末,全行儲蓄存款凈增25411萬元,完成省行一季度計劃的141.17%。從3月份開始,受基金、股市的影響,資金嚴重分流,再加之興隆臺區政府集資、油田管道一公司整體搬遷、農業信用社融資擴股,使儲蓄存款額大幅度下滑。對此,采取大力吸收對公款。重點吸收盤錦港有限公司和遼寧宏冠船業有限公司、華錦集團等大客戶。重點維護的盤山和大洼縣政府財政等部分老客戶(僅代發工資存款滯留額達6000余萬元)。雖經過努力,但全行的對公存款仍呈下降趨勢。按照“結構優化、存量搞活、突出重點”的原則,全行上下積極營銷資產業務。重點支持天龍藥業、河運公司、金碧汽車、天興科技、雙益百貨等民營企業,投放增量貸款6800萬元。向國有大型企業投放貸款57800萬元,其中華錦集團投放增量貸款32400萬元。積極支持“五點一線”建設,全年共向遼寧宏冠投放項目貸款2000萬元。優化小企業信貸流程,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簡化審查審批手續,推出簡捷快速式小企業貸款,提高小企業的融資效率,降低了融資成本,新增小企業貸款900萬元。并與市中小企業擔保中心合作,累計發放小額下崗失業人員擔保貸款478萬元。不斷增強服務“三農”工作力度,發放涉農貸款3200萬元,其中向東郭、羊圈葦場發放封閉貸款3000萬元,意豐肉聯公司200萬元。全年累計投放貸款122150萬元,累計簽發銀行承兌匯票13958萬元,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使信貸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實施資產清收工程,提高資產質量。指導全行將不良貸款清收管理作為“生存工程”,明確清收的重點就是2000年以后新發放形成的不良貸款。全年清收個人貸款5418萬元。加大依法清收力度,繼續采取委托律師清收措施,加大對以往勝訴未執結案件的清收力度。全年共依法清收不良貸款本息520萬元。建立激勵機制,促進清收工作的開展。調動全員參與清收的積極性,出臺獎勵措施,即清收本金每萬元獎勵效益工資50元,表外息100元,并按清收額的1%獎勵費用,激勵機制的拉動,激發了員工清收的積極性,超額完成了省行下達的清收計劃。
拓寬收入渠道,努力增收節支,力爭完成利潤計劃。實施“創收工程”,拓寬增收渠道,積極組織有效收入。層層落實收息任務,加強表外息的清收力度,重點抓好個人住房貸款、國營農場、中小企業的表外息清收。全年共清收表外息2062萬元。積極發展中間業務。主要以銀行卡、代理保險、代售基金國債為主。在銀行卡工作上,重點圍繞卡收入做文章,新發卡52000張,持卡消費額32680萬元,網上銀行業務新增企業注冊客戶11戶,個人注冊客戶549戶,實現網上銀行交易額6.8億元,銀行卡及電子銀行手續費收入實現895萬元,同比多收128萬元。在代理保險工作上按照“全面介入、重點合作、末位淘汰”的原則,適時調整產品結構,整合代理險種。全行共實現綜合保費收入11447萬元,實現手續費收入226萬元,手續費收入在全省系統內排名均列第六位。積極做好基金、國債代銷工作。累計銷售國債3080萬元,國債手續費收入38萬元;基金累計交易額170719萬元,其中認購基金金額13515萬元,申購基金金額95983萬元,贖回基金金額61221萬元,基金手續費收入1636萬元,基金交易額及手續費收入均位居全省首位。抓住宏冠船業公司、遠東錦星、盤錦潤豐農資有限公司等外匯結算大戶,國際結算實現3492萬美元,同比增加729萬美元,完成省行計劃的87%。大力營銷西聯匯款、結匯業務,辦理西聯匯款33萬美元,全行結售匯總量3304萬美元,完成省行計劃的144%,代客理財銷售實現386萬美元,實現收入8.8萬美元,完成省行計劃的3143%。全行實現外匯中間業務收入(折合人民幣)127萬元。完善內控建設,強化風險防范,確保全行安全穩健運營。完善內控建設,強化風險防范,有效遏制各類刑事、經濟案件發生,保持業務穩健運營的基礎。全行圍繞“合規經營、防范風險、穩健發展”這個中心,積極開展業務操作風險、案件專項治理、自律監管等多層次、多角度的檢查督導,進一步健全內控制度,有效地防止違規違紀現象發生,為全行業務經營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實施規范化管理,夯實內控基礎。強化了信貸基礎管理工作,嚴格按照信貸流程操作業務,堅持在線監測與現場檢查相結合,提高了風險預警頻次和質量,有效防范信貸風險;加強授權管理,杜絕了超越權限辦理業務現象發生;統一合同文本使用標準,進一步規范全行的合同管理;加強生產系統安全管理,確保計算機生產系統安全運行,為全行的業務經營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調整充實會計監管力量,實行會計結算與計劃財務部門分設,成立查庫飛行隊,組建對帳中心,建立健全財務會計監管核算制度,加強了業務檢查指導,提升了會計核算水平。通過實施規范化管理,使全行的內控基礎得到了進一步夯實。
中國建設銀行盤錦分行
【概況】
2007年,全行以加快零售網點轉型,提高綜合競爭能力為目標,深入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努力推進機制和產品創新,調整優化結構,強化基礎管理,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明顯提升,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全面地完成省行下達的KPI指標和綜合經營計劃,邁入了從“同業最大”向“同業最強”的發展軌道。年內,有8項指標在本地區各銀行同業排名第一:效益第一,實現考核利潤1.3億元;存款總量第一,達到了134億元;基金、保險、利得盈等理財產品銷售量第一,達到33.6億元;中間業務收入第一,突破6300萬元;銀行卡發卡總量第一,突破41萬張;刷卡消費交易額第一,達到4億元;獲盤錦市行風民主評議評比排名第一;獲得國際標準認證資格的金融理財師人數第一,達到11人。榮獲總行“八一”工程營銷活動“先進集體獎”;全省建行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業務營銷活動7項獎項;全省積分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等20余項榮譽稱號。
【負債業務持續協調發展】
年末,建行全口徑存款時點余額為134.7億元,比年初增加18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48%。其中,企業存款65.4億元;個人存款69.3億元。存款總量穩居全市同業第一位。全口徑存款日均余額109億元,比年初增加14.9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49%。其中:企業存款日均余額43億元,比年初增加13億元。個人存款日均余額66億元,比年初增加1.8億元。
【貸款投放穩步增長】
各項貸款余額19億元,新增1.7億元,增長率為10%。累計發放貸款6.1億元,累計授信98.5億元。其中,公司類貸款余額14.3億元,新增1000萬元,授信增加83.76億元;個人類貸款余額4.3億元,新增1.6億元。在信貸投放中,全行堅持注重質量、突出重點,進退并重的原則,加大對華錦集團等重點客戶的扶持力度。對華錦集團45萬噸乙烯改擴建項目和乙烯原料工程項目追加67億元的一般額度授信,使華錦集團的授信額度由原來的11億元增加到79億元,成為超過鞍鋼僅次于省交通廳的全省第二大一般額度授信客戶。充分利用全省棚戶區改造項目加快實施的有利時機,加強同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有選擇地積極介入盤錦市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對條件都比較成熟、有一定實力的開發企業進行棚戶區改造的項目給予1.68億元的貸款支持,并初步在預決算審查、個人住房貸款方面與企業開展業務合作,充分發揮公司業務的龍頭作用。繼續加大對遼河油田三產企業的支持力度,全年共投放貸款2.8億元支持油田三產企業的壯大和發展,實現了銀企的雙贏。
【不良貸款回收和處置成效明顯】
到2007年底全行不良貸款余額為5106萬元,比計劃5983萬元減少877萬元,完成省行壓縮計劃的117.18%,不良貸款率2.72%。共處置不良貸款1812萬元,其中現金回收997萬元,收取抵債資產643萬元。
【中間業務增速加快】
2007年,累計實現中間業務收入6368萬元,比上年增加4614萬元,增長2.63倍,完成全年計劃的185%,中間業務收入占比達到14%,比上年提高8.19個百分點,創歷史最好水平。在代理基金銷售實現手續費收入大幅度提升的同時,成功為盤錦市市政公司辦理委托貸款業務6000萬元的展期業務,實現收入6萬元;新開辦財務顧問業務,增加中間業務收入25萬元;實現中央財政授權支付業務手續費收入3萬元;爭取與房地產開發公司合作,擴大營銷范圍,增加審價咨詢收入,全年完成審價咨詢業務1.3億元,實現收入67.21萬元。在經辦傳統業務的基礎上,拓寬經營范圍,積極與盤錦市榮泰房地產事務所配合,大力開展房地產評估業務。實行企業信用等級評定4筆,實現咨詢收入1.6萬元。
【加快零售網點轉型與建設】
2007年,盤錦分行網點轉型改造與實施成為業務發展的最大亮點。截至年末,全行成功實現23個網點的轉型工作,并有20家網點順利通過了總省行驗收。各經營網點由“核算交易型”向“營銷服務型”轉變的系統工程穩步推進。
【經營效益明顯提高】
按權責發生制口徑計算,實現考核利潤12948萬元,完成省行全年計劃的137.03%;實現純利潤8675萬元,完成省行全年計劃的137.20%;創造經濟增加值6261萬元,完成省行全年計劃的157.39%。
【客戶滿意度提高】
2007年行客戶滿意度指數達到了7.42,員工收入由全省的第10位提高到第6位,員工滿意度達到6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個百分點。
【實施全面推進各項業務發展措施】
一、不斷完善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優化財務資源配置,大力促進業務發展。堅持和完善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的績效評價體系,結合行業務不同階段的發展情況,先后兩次修訂了《盤錦分行2007年度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和《盤錦分行2007年度非人力費用掛鉤配置辦法》,對公司、個金、網銀業務中的產品價格和比例做出調整。在產品價格調整方面,依據產品銷售情況、市場變化情況動態調整產品價格。通過實施產品計件購買制,調動全員發展中間業務的積極性。同時,推行人民幣內部資金全額計價,積極引導各經營單位積極調整經營行為,優化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提高盈利水平。
二、點面結合開展持續營銷,促進個人業務持續發展,提高個人單元的效益貢獻度。在2007年一季度“建行賀新春,龍卡通天下”旺季營銷活動的基礎上,二季度啟動“相約建行,禮享春天”,以個人客戶忠誠度為主題的個人業務單元聯動營銷活動,把2007年確定為銀行卡業務發卡年,開展以樂當家理財卡、賬戶金、基金持續性銷售、自助設備等重點產品專項營銷活動。根據暑期等時段特征,結合第三方存款業務發展趨勢,開展VISA理財消費奧運營銷、銀行卡消費促銷活動,并深入推進全年借記卡消費積分兌獎及“建行 國美”聯合營銷工作,積極參與向全轄推出非金融信息咨詢服務。抓住“十一”黃金周熱點,積極開展個人金融業務營銷,開展“刷卡消費有獎”營銷。針對基金定期定額業務、自助設備功能、本外幣理財產品等組織多次個人金融理財講座進社區、進企業、進政府機關活動,取得顯著成效。2007年,代理基金銷售累計達28.74億元,同比增長10.3倍,系統內排名第一;代理基金業務實現手續費收入4324萬元,同比提高3910萬元,增幅9倍,全省排名位于第三位,遙遙領先當地同業。通過加快網點轉型建設和持續營銷活動,個人單元的效益貢獻度大幅提高。個人金融業務實現全口徑中間業務收入5812.95萬元,同比多增4400萬元,增速達到357%,高出全行中間業務收入增速65個百分點,占全行中間業務收入的88%,同比提高24.07個百分點,完成全年計劃的215%,居系統內第四位。
三、國際業務發展再創新高。進一步密切與“盤錦遼河化工集團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遼河油田凱特石油設備有限公司”“遼河油田進出口公司”三大進出口企業的關系,提高國際業務承辦率。全年國際結算量達9521萬美元,完成省行計劃190.42%,在遼寧地區增量排名達到第5位。結售匯達到8723萬美元,完成省行計劃的74.46%。在遼寧地區增量排名達到第2位。地區占比由上年末的15%升至2007年末的25%。
四、電子銀行渠道占比顯著提高。通過開展系列營銷活動、增強部門聯動以及加大培訓力度等措施,電子銀行渠道占比達到20.68%,比上年提高8.17個百分點,完成省行計劃的108%。ATM與網點配比達到1.25,自助終端與網點配比達到0.71。自助設備柜面替代率由年初的9.55%提高到19.13%,提高近10個百分點,大部分轉賬、繳費、查詢及2萬元以下存取現交易遷移到自助渠道上完成,大大減輕了柜面壓力。
五、實現信用卡數量和質量的同步發展。本年在規范和加強銀行卡業務管理工作的基礎上,以提高商戶及收單業務市場份額為目標,開展一系列銀行卡促銷活動,實現信用卡數量和質量的同步發展。本年貸記卡發卡和消費額分別完成省行計劃的131%和103%;借記卡消費額完成省行計劃的200%。貸記卡賬戶活動率為47.83%,超過省行計劃2.83個百分點。
六、加快推進各項改革,夯實持續發展的基礎。根據省行戰略規劃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盤錦分行2007~2009年發展規劃,作為未來三年發展總體綱領。按照省行統一部署,穩步推進一系列戰略規劃措施:完成IT集中管理,平穩有序地做好設備上繳和人員安置工作;企業資源管理財務(ERPF)系統成功切換上線,將財務集中至省行統一管理;開展崗位評估與評價項目,為省行建立以崗位為基礎的薪酬體制提供依據。撤銷錦采支行、雙臺子支行兩座分金庫,實現現金由分行統一調撥模式,消除風險隱患,提高中心金庫的集約化作業水平。頒布實施《機關為基層服務實施細則》,創新服務模式,開通物品集中配送“直通車”,最大限度減少網點事務性工作,使前臺員工將更多時間,用于客戶服務和產品銷售。實行分行集中整點挑殘制度,為網點轉型提供強有力的中后臺支持,有效地減輕了前臺柜員的工作壓力,大幅降低了基層網點的現金無效占用。
七、不斷細化基礎管理,切實提升管理水平。繼續強化風險管理,堅持平行作業,將風險防控關口前移;成立關鍵風險點抽檢小組,對基層機構進行定期抽檢,切實加強了風險監控和管理;繼續推進貸款質量十二級分類工作,科學認定資產質量變動情況。同時,把降低不良資產工作放在首位,狠抓信貸資產質量。充分發揮資產保全業務集中管理優勢,加快不良資產回收和處置速度。2007年,全行處置不良貸款1812萬元,其中現金回收997萬元,收取抵債資產643萬元,非重組上調168萬元,損失類貸款核銷4萬元,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省行計劃。
中國銀行盤錦分行
【概況】
2007年,全行實現本外幣匯總折人民幣凈利潤75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918萬元,增幅61.62%,完成省行計劃6890萬元的111.07%;凈收入1962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950萬元,增幅83.83%,完成省行計劃17204萬元的114.08%;中間業務凈收入382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473萬元,增幅195.49%,完成省行計劃1700萬元的219.88%,中間業務凈收入占比19%;三項費用支出總額6351萬元,成本收入比32.36%;人均凈利潤16.04萬元。
【存款】
年末存款余額為910217萬元,較年初增加114574元,完成省行計劃89500萬元的128.02%。其中,全轄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為467040萬元(含人民幣信用卡19882萬元),較年初下降1223萬元,單一儲蓄存款較上年同期少增加61027萬元,捆綁較年初新增56933萬元,完成省行捆綁考核計劃54000萬元的105.43%;公司存款余額為439621萬元(含公司卡91萬元),較年初增加115179萬元,增幅35.50%,較上年同期多增72490萬元。完成省行計劃35000萬元的329.08%;金融機構存款3556萬元,較年初增加618萬元,完成省行計劃500萬元的123.60%。外幣存款余額4870萬美元,較年初下降425萬美元。本外幣合計一般性存款的市場份額為17.52%,較年初上升0.75%,列全市第二位;人民幣一般性存款的市場份額為16.99%,比年初上升0.87個百分點,新增市場份額及新增額列全市第三;外匯存款的市場份額為78.03%,比年初上升9.19個百分點,列全市第一。
【貸款】
人民幣貸款余額211573萬元,較年初增加60048萬元,完成省行計劃60000萬元的100.08%;外幣貸款45萬美元,較年初減少86萬美元。零售貸款余額26540萬元,較年初增加4153元,完成省行計劃3500萬元的119%。共辦理銀行承兌匯票291筆,承兌匯票票面金額合計64871萬元,余額16570萬元,全年累計取的手續費收入32.44萬元;累計辦理票據貼現業務84筆,同比增加20筆;合計票面金額為17281萬元。實現利息收入241萬元,完成省行計劃的109.55%。外幣貸款余額45萬美元,較年初減少86萬美元。本外幣合計貸款市場份額為12.05%,列全市第四;人民幣貸款的市場份額為12.04%,比年初上升1.01個百分點,列全市第四;人民幣貸款新增額占全市新增額的16.29%,列全市第四;外匯貸款的市場份額為28.30%,比年初下降24.95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
授信資產本、外幣匯總折合人民幣不良余額為75萬元,較年初減少56萬元,不良率為0.03%。資產優良率列全市第一。
【網上銀行業務】
對公網上銀行新增客戶15戶,完成省行計劃的100%;網銀交易6308筆,共實現網銀交易量1744800萬元,完成省行計劃1650000萬元的105.75%,同比增加821704萬元。
【國際結算】
國際結算量為15504萬美元,完成省行下達國際結算量指標11200萬美元的138.43%。市場份額為60%,較年初略有下降。
【推出經營與管理新措施】
年初確定目標客戶,并通過大量的高效率工作,營銷成功。如為中鐵十三局三公司核定5億元授信總量,實現投放3500萬元;為遼寧興隆百貨集團有限公司核定5400萬元的授信總量,為遼寧天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核定8000萬元授信總量,全部投放。開展公司客戶財務顧問服務,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先后向盤錦三環燃料油有限公司、遼寧興隆百貨集團有限公司、盤錦北方瀝青燃料有限公司等授信企業收取財務顧問費62.8萬元,提高了的議價水平,為公司條線中間業務收入走出新路。發揮國際結算業務條線和公司業務條線合力作用。2007年,國際結算業務條線和公司業務條線加強溝通,對客戶資源進一步梳理,對本地區內對公及結算客戶分層次,量身定做適銷對路的產品。以公司授信帶動國際結算,以國際結算促進公司授信。如在公司業務支持下,國際結算共為授信客戶盤錦北方瀝青燃料有限公司等企業敘做14筆商業發票貼現和融易達業務,總金額20320萬元,帶來121萬元中間業務收入和81萬元貿易融資利息收入,填補此項業務的空白,為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提高授信客戶的忠誠度。
【個人金融業務有新突破】
實現個金業務首季滿堂紅。儲蓄、銀行卡、消費貸款等業務全部完成開門紅任務指標,銀行卡工作創下全省第一名的佳績。個人中間業務收入創歷史新高。2007年,共實現個人中間業務收入2716萬元,完成省行計劃973萬元的279%,較上年增加1840萬元,增幅為210.05%。零售貸款扭轉了落后局面。2007年,增加4153元,比上年多增5453萬元,新增額度列全市第二位,并超額完成省行計劃。加大宣傳營銷力度。在春節期間,與興隆大廈聯合開展“喜迎新春、刷卡有禮”活動,在情人節期間開展“浪漫情人節、浪漫情侶卡”促銷活動;借助盤錦日報、遼河石油報、盤錦電臺等媒體,宣傳推介中國銀行個人金融新產品和新信息達40余次;高考期間,組織有關人員到考點附近宣傳中國銀行產品;利用車展的時機,在步行街進行為期兩天的宣傳活動,挖掘部分潛在客戶和有實力的經銷商,截至12月末,共辦理汽車貸款49筆,金額達932萬元,市場占有率100%。創新業務,尋找業務新的增長點。積極營銷大型企業的銀行卡項目,經過多次溝通與運作,與遼寧興隆百貨集團簽訂整體合作協議。
【強化風險控制】
建立內部控制三道防線,將原監察保衛部更名為監察內控保衛部,增加內部控制和法律合規職能,負責全行二道防線內部控制工作。在各條線部門、各機構設立內控合規員崗位。使分行的內控工作在組織上得到了保障。對員工進行“八小時以外”進行有效監督管理。每月組織員工認真填寫《盤錦分行員工八小時以外異常情況報告表》,明確對涉及黃、賭、毒、違規買賣股票、經商辦企業等行為的報告制度。組織各基層行、處和市行各部門深入開展走進社區、走訪家庭、召開座談會等活動,加強對員工“八小時以外”活動的監督。全面落實強制休假、輪崗代職制度和推行業務經理派駐制。分別對12家機構“一把手”完成強制休假工作,完成率100%;對全轄關鍵崗位人員輪崗81人次,強制休假91人次;并按照總、省行要求,在全轄范圍內推行業務經理派駐制。組織開展重大差錯專項治理工作,對普遍存在的、風險性較大的、反復發生的重大差錯進行集中專項治理,差錯率由治理初期的0.43%,下降到年末的0.09%,連續半年未出現重大差錯,共享監督結果,提高監督效能,將監督出現的問題通報全轄,以警示和促進有關人員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嚴格執行各項業務操作規程,努力規避各類操作風險;開展和規范再監督及監督員質量考核工作,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包括事后監督檔案傳遞、差錯管理等各環節的監督流程。
【改革與創新】
2007年,積極組織各條線對本地區同業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了解市場,了解對手,分析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并據以調整和實施經營戰略,為全面長期健康發展,提供根本保證。樹立科學發展觀,用以指導全局工作。科學的布局各項業務的發展規劃,使之保持長期、可持續發展;科學地安排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等工作,嚴格控制風險;建立科學的績效管理機制,突出競爭力導向作用,進一步體現價值分配的合理化,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科學的分析計劃,落實任務;通過實施有效的授權管理,加強部門溝通和協作,上下信息暢通;通過加強監督檢查,保證各項決策必須堅決執行,迅速落實,及時反饋。以客戶為中心,加強客戶關系建設,培育更多的、忠誠的、穩定的客戶群。以客戶價值系統為導向,進行動態的可持續發展的客戶關系維護;著力培養員工特別是客戶經理對客戶需求的預測和反映能力;迅速將新觀念、新產品及時有效的向客戶推薦的能力,以最優的服務、將客戶所需要的產品送到客戶手中;在觀念上從過去單純強調以為客戶服務為中心轉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從被動地滿足客戶需求轉向長足性地滿足客戶需求轉變。全年,新增企業戶193個;新增卡戶39240個;新增大客戶530個;新增消貸客戶826個。
【文明優質服務】
年初,行黨委認真貫徹總省行關于行文明優質服務的工作部署,召開專門會議研究落,決定將文明優質服務作為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責成主管部門定期檢查,并在行務會上及時通報檢查結果,隨時糾正出現的問題。2007年,分行整體參加省銀行業協會組織的文明優質服務競賽,這就要求全行所有機構,所有部門,所有員工都必須按省同業協會的要求去做,并達到標準。以整體形式參加競賽,就是借此機會,培養以客戶為中心,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的理念,進而吸引最廣大的客戶群,提高核心競爭力。
先后3次組織全體中層干部集中觀看由工會和內控監察保衛部聯合刻錄的各機構網點工作情況的錄像,集體評議每一個機構的服務情況,當場表揚先進,批評落后,提出改進意見。通過剪輯監控錄像,不僅清楚的掌握員工的服務情況,還掌握各機構的內部管理、員工精神狀態、環境衛生等情況。有效的約束員工的行為,促進員工良好工作習慣的養成。由于齊抓共管,并進行全方位的服務工作后評價,每一個機構都發生明顯的變化,文明優質服務整體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盤錦市商業銀行
【概況】
2007年末,各項存款較年初增加176481萬元,增幅39%。其中,儲蓄存款較年初增加56999萬元,增幅23%;對公存款較年初增加119482萬元,增幅57%;存款規模繼續擴大,資金實力進一步增強。實現年末各項存款達到60億的目標。各項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71642萬元,增幅27%;全年累計發放貸款669筆、201056萬元。全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增加9408萬元,增幅73%。利息收入創歷史新高。實現撥備前利潤4481萬元,比上年增加1674萬元,增長60%。
【存款持續上升】
全年儲蓄存款賬戶增加11136戶,在全市儲蓄存款普遍下滑的情況下,實現56999萬元的增長。增量列全市各銀行金融機構首位,儲蓄存款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全行對公存款增加近12億元,是歷年來對公存款增長最高的。兩項存款的上升,增強資金實力,有效應對了央行十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的考驗,為穩定經營奠定了基礎。
【信貸投放集中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2007年全行凈增貸款7.1億元,累計發放貸款20億元,主要用于盤錦大型項目建設和中小企業發展。新增貸款的投向包括:(一)為響應市政府大力扶植民營企業發展的號召,支持全民創業活動的開展,發揮地方性商業銀行的優勢,對信用好、實力強、有發展前途的民營中小企業進行重點資金支持,對盤錦星河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等100多戶中小民營企業發放3億多元的貸款。(二)為政府重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保駕護航,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為盤錦市遼濱經濟區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盤錦為民食品工業發展有限公司、盤山縣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盤錦市市政工程建設總公司等企業發放了近2億元的貸款,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三)為拓展遼河油田市場,提升盤錦市商業銀行在全市各層面的良好社會形象,培植我行的優質客戶群體,增加息源和存款,進一步調整信貸資產結構,為盤錦遼河油田金宇集團有限公司等20余戶油田企業發放9000余萬元的貸款。(四)為進一步辦好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業務,協助市里安頓好下崗失業人員,到年末發放下崗失業小額擔保貸款610筆,余額共計1513萬元。
【資產質量提高】
將清收盤活不良貸款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對待,一手把握住新增貸款質量關,一手抓歷史不良貸款的清收、轉化盤活,促進信貸質量優化。加強信貸制度建設,規范貸款行為。按照商業銀行的要求,重新完善《信貸管理辦法》、《新增貸款授權授信管理暫行辦法》等一些規章制度,制定信貸業務操作規程,規范統一貸款資料、合同文本等,建立適合商業銀行當前信貸業務的管理體系。強化貸款集中和風險管理。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規范貸款程序,提高貸款項目的審議水平,保證信貸投放質量,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加強信貸監管工作。總部對到期貸款和大戶貸款實行預警提示制,提前開展工作,落實還款意見。加大利息催收力度,逐筆逐戶清收利息。努力推進不良貸款的壓縮。壓縮不良貸款,提高資產質量。年初,制定不良貸款清收計劃,按季考核,并與績效工資掛鉤。對各基層單位實行定期雙降考核,對比例和余額不降反升的單位必須調查原因,明確責任,同時與績效工資獎懲掛鉤。總部成立抓降領導小組,定期召開不良貸款抓降工作會議,定期檢查,一戶一策,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制定具體的盤活處置方案,通過使用法律、行政等手段、運用清收、訴訟、以物抵貸等多種形式進行清收。全年壓縮不良貸款999萬元,不良率較年初下降2.3個百分點。努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大連長江廣場貸款是盤錦市商業銀行第一貸款大戶,長期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還款還息困難,為有效解決這個歷史問題,行領導班子經過反復考察論證,在采取多種有效的保全措施的基礎上,給大連長江廣場注入2億元資金,采取封閉式管理,支持其開發新的項目。加強抵貸資產和置換資產的管理。對抵貸資產和置換資產進行了全面清理和檢查,進一步解和掌握情況,重新建立抵貸資產和置換資產臺賬,逐戶逐筆錄制卡片賬,補充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制定《以物抵債資產保管辦法》、《資產管理員崗位責任制》。進一步明確責任,使抵債和置換資產做到有章可循妥善管理。
【盈利水平提升】
2007年底,全行各項收入22376萬元,比上年增加9408萬元,在提取撥備3000萬元的前提下,實現利潤1481萬元。努力增加貸款利息收入。全行上下主動營銷并積極發放優質貸款,貸款規模大幅度增長,貸款收息率進一步提高,全年實現貸款利息收入19021萬元,比上年增加6103萬元,收息率達75.8%,比上年增加11個百分點。合理運用資金。根據資金市場形勢和全行資金運行情況,在保證資金頭寸的前提下,合理調度和運用資金,努力拓寬資金運用渠道。強化財務成本控制。在繼續實行費用資金分類核算、目標管理、總行審批、集中采購等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支行的費用預算觀念,確保固定費用不超支,變動費用隨業務的增長同比例增加,有效地實現了費用控制目標。
【內控管理不斷規范】
以案件專項治理為契機,強化內控,提高管理水平。以標準管理促規范。進一步完善和修訂內控管理制度,完善《盤錦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制定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等相關13項議事規則和管理辦法,健全董事會和監事會辦事機構,進一步強化“三會一層”相互制約機制。完善《盤錦市商業銀行非信貸資產風險分類標準》,成立盤錦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問責委員會,制定《盤錦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責任認定處罰辦法》。編撰《盤錦市商業銀行業務操作風險點指引》,為風險監督控制提供了操作上的依據和保障。開展案件治理,消除風險隱患。根據銀監會防范風險“十三條”的要求,對可能引發案件的重要環節實施重點排查,從信貸資金管理、抵債資產管理、資金管理、賬戶管理、會計管理、財務收支管理、計算機網絡管理、儲蓄存款管理、安全保衛管理等九個方面進行認真細致地排查,對貸款授權授信、貸款審批、大戶企業、關聯企業、抵債資產合法性、內部資金拆出拆入、營業收支等重點逐一進行自查、排查,對自查、排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組織開展全員的風險培訓,嚴肅制度和紀律,對違規違紀人員做出教育幫助、組織調動、紀律處分、經濟處罰、解除勞動合同等處理,糾正錯誤行為,推進依法合規經營。發揮職能部門和內審稽核的作用,對經營管理的過程實施全方位的監控、檢查。業務部門按照分工,從不同的角度加強總部與基層單位的溝通,隨時掌握業務辦理情況,控制經營運行。同時,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組織多次專項業務檢查,及時消化處置存在的問題,保證經營有效開展。內審部門對全行經營進行合規性檢查,提出內審意見,消除隱患。加強安全保衛工作。采取以人為本,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方法,強化安全觀念,按照公安部門有關網點改造的要求,增置防護設施和設備,形成多層面的保衛防范體系。
遼寧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盤錦辦事處
【存款】
2007年末,存款余額為267807萬元,較年初增加41900萬元,增幅達18.6%,完成省聯社計劃的104.8%,存款增加額實現歷史性的突破。其中儲蓄存款185500萬元,較年初增加8078萬元,完成計劃的34.8%;對公存款82307萬元,較年初增加33822萬元,完成計劃的201.3%。低成本存款余額為126745萬元,占比為47.3%,超額完成省社下達39%的計劃。
【貸款】
2007年末,貸款余額為190872萬元,較年初增加38564萬元,貸款增長幅度達25.32%。其中農戶貸款余額為67448萬元,較年初增加18282萬元,增長幅度達37.2%,農戶貸款余額占比35.3%,增加額占比47.4%。其中:小額信用貸款余額為209萬元,較年初增加271萬元;農戶聯保貸款余額為19214萬元,較年初增加6945萬元;農村工商業貸款余額為33019萬元,較年初增加2775萬元;其他貸款余額為87282萬元,較年初增加18269萬元。全轄累計發放各項貸款226518萬元,較上年累計多發放貸款43820萬元。
【盈利狀況】
全年實現總收入18586萬元,比上年增加1448萬元,增幅達8.45%。其中:利息收入實現17532萬元,比上年增加3150萬元,增幅達21.90%,完成省社計劃109.6%;人均收息由上年的22.4萬元,上升到26.2萬元。中間業務收入實現67萬元,比上年增加43萬元,完成計劃額的239.3%。各項支出15658萬元,比上年增加383萬元。增長幅度為0.22%。收支軋差,全轄實現賬面利潤3213萬元,比計劃1670萬元增加1543萬元,完成計劃額的192.40%。
【開展存款百日競賽活動】
2007年,全市存款呈下滑態勢,給經營工作帶來壓力。4月20日開始,開展存款百日競賽,下大力氣抓存款。通過開展存款百日競賽活動,大力吸引城鄉資金,特別是加大域外存款的吸引力度。競賽百天,全市增加存款25231萬元,完成競賽計劃2億元的126%。
【營業網點保本點測算】
辦事處把興隆聯社作為規劃重點,在減少租賃網點的基礎上,加快服務盲區的市場調研,包括西水灣、潤城苑等人口密集的住宅小區,同時做好存量網點的形象升級,逐步建設能夠代表農村信用社企業形象的精品網點,提升企業形象。進一步加快占領農村陣地的步伐,掃除農村的支農死角,對沒有農村信用社的鄉鎮經過可行性研究,批準大洼縣聯社東風分社和盤山縣聯社羊圈子分社籌建,東風分社于10月份開始營業。購建或裝修盤山胡家信用社、興隆臺趙家儲蓄所、大洼縣聯社營業部儲蓄專柜等,擴大了營業面積,改善了工作環境。
【糧食綜合直接補貼】
2007年,全市歷時一個月,發放糧補15萬戶,金額8009萬元。全市糧食直接補貼,總體上完成了省聯社的工作部署,確保了資金安全發放。
完善儲蓄管理制度。辦事處從儲蓄核算入手,加強儲蓄核算管理,對儲蓄核算進行規范,明確員工的崗位責任,強化內控管理,確立全體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并在全市范圍內重要崗位進行輪崗,對儲蓄所進行了整體輪崗。深入開展儲蓄核算自檢自查,檢查和責任追究力度空前,全年共處罰89人次,罰款10980萬元,評選十佳網點10個,不合格網點2個。
【開展服務創優工程】
辦事處確立以東興信用社為點,以點帶面,拉動全市優質文明服務工作的開展為推進市農村信用社優質文明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發揮優質文明服務金牌示范單位的輻射作用,推動全市“服務創優工程”的全面開展。在窗口服務推動月中加大和老百姓的交流渠道,推出群眾滿意問卷調查;發揮示范人員典型引路作用;規范柜面人員服務行為和服務語言,促使“服務創優工程”取得成效。
【業務創新工程】
為穩步推進全市代理保險業務的開展,實現業務收益的多元化,辦事處制定《盤錦市農村信用社開辦代理保險業務績效考核方案》。6月份與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聯合召開代理保險骨干人員業務培訓班,對90余名代理保險骨干進行培訓,參加7月份的代理保險考試。在代理保險產品上突破了以小額貸款掛鉤的“安貸保”單一產品,逐步開展財產保險。2007年,全市代理保險保費已經突破110萬元,手續費收入達到33萬元。
【適時投放貸款】
全市涉農營業機構在貸款的發放上,突出“早”字,在投放方式上突出“活”字。結合信用社資金投放能力,及早籌措資金,向人民銀行申請支農再貸款3.5億元。在堅持發放聯保貸款的基礎上,大力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為方便農戶,轉變觀念,由“等待放貸”變為“主動上門營銷”。全年累計投放農戶貸款10.8億元,用于種植糧食和水產生產。
【菜籃子工程建設】
針對生豬存欄數下降,豬肉價格上漲較快的實際情況,辦事處按省聯社、銀監局要求及時向生豬養殖加工戶進行貸款投放。截至年末,累計貸款投放5261萬元,其中養殖業投放4560萬元;屠宰加工業投放貸款340萬元;飼料業207萬元;儲備業352萬余元。同時辦事處還組織全轄信用社向設施農業貸款5758萬元,建大棚1.7萬棟,面積4333.33公頃,生產蔬菜14.5萬噸,實現產值800萬元。
【信用鄉(鎮)村建設動態管理】
兩縣聯社在推進創建信用村、鎮的同時,針對現有村鎮建設實際條件和歷史記錄,先后多次下鄉檢查,嚴格把關對不符合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戶的重新核準工作。2007年全市增加信用村1個,使信用村總戶數達67戶,信用鄉(鎮)兩個。農戶信用評級應評級戶數101722,評級戶數96876戶,評級率達95%。全市應入庫個人征信94655戶,入庫戶數87131戶,全市入庫率達92%,達到人民銀行要求的入庫標準。
【幫助受災農戶恢復生產】
3月4日暴風雪災情發生后,辦事處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幫助農戶生產自救。在暴風雪過后僅兩天,全市信用社各機構共籌集資金1.2億元。同時要求簡化貸款手續,對無法到期按時還貸的農戶,主動辦理貸款展期手續,延長貸款周期,針對部分受災較重的農戶,信用社主動下調貸款利率。截至年末,全市農村信用社共對6242戶受災農戶投放各類生產自救貸款5223萬元。共辦理展期貸款155戶、120萬元;辦理借新還舊貸款153戶、139.8萬元;辦理利率下浮貸款2483戶、1849萬元;發放恢復生產貸款5939戶、4963萬元;發放省財政貼息恢復生產小額信用貸款2483戶、1849萬元。
【推進中小企業信貸服務】
為拓展信貸業務領域,全市信用社在重點支持“三農”的基礎上,對中小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在貸款利率全國銀行業上調的情況下,從扶植小企業發展出發,將原來執行的貸款利率下調3.235個百分點。同時全市信用社針對中小企業貸款“需要急,金額小,頻率高”的特點,充分利用多種貸款方式為小企業融資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貸服務,截至12月末,全市信用社累計投放支持小企業貸款37333萬元,支持小企業274家,小企業貸款余額已達36424萬元。
【票據兌付取得初步成功】
2007年,全市信用社樹立“以票據兌付為第一要務”的思想,通過努力,盤山縣、雙臺子區、興隆臺區三家聯社在7月15日申請兌付,并于9月16日順利通過人民銀行總行及銀監總會的考核,共計兌付票據金額18016萬元,在央行專項扶持資金科目反映。市信用社票據兌付機構通過率達到75%,額度通過率達90.6%,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大洼縣聯社本著尊重歷史、真實反映的原則,對全年的貸款形態進行了規范。
【各項政府扶持政策得到落實】
保值貼補全部到位。對1994~1997年期間虧損農村信用社因執行國家宏觀政策開辦保值儲蓄而多支付的保值貼補息,由國家財政予以撥補,補貼盤錦市的數額共2091萬元,從2005年起分3年撥付,每年撥付總額的三分之一,全部用于沖減歷年虧損掛賬。股金分紅補貼全部到位。2005年末,全市10家虧損信用社股金總額為9999萬元,省、市、縣三級政府財政股金分紅補貼每年補貼275萬元,2005、2006兩個年度全額到位。費減免政策得到落實。從2004年1月1日起至2009年底,對農村信用社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從2004年1月1日起,對農村信用社按3%的稅率征收營業稅。截至2007年12月末,盤錦市農村信用社減免當年營業稅萬元。
【經營成果稽核檢查】
為確保2006年度會計決算真實、準確,按照省聯社的要求,辦事處對全轄4家聯社的經營成果的真實性進行全面檢查,檢查面達到100%。重點檢查年終決算是否核對準確,是否有虛假收入或以貸收息,貸款形態是否真實,是否按責權發生制原則分攤當期成本等,全轄信用社經營成果真實、合規,較好的完成了各項經營指標。此次檢查歷時11天,計176人/次,形成報告4份,查實問題9個,對存在問題的聯社進行了通報,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并要求限期整改。
【序時定期檢查各社經營活動】
為及時掌握各基層信用社的各項業務經營情況,有效控制各類經營風險,堵塞經營中存在的漏洞,將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和處理,年內,辦事處對全轄所有營業網點的會計、出納基本制度、現金管理、貸款發放的合規性和內控制度等方面進行4次序時稽核和2次跟蹤檢查。共對轄內30家基層社進行各類檢查208次,350人次,檢查現金40000余萬元,檢查重要憑證24萬余份,檢查抵(質)押物品20000余萬元,檢查各種登記簿900余本,傳票2000余冊。提出處理意見96條,規范各營業機構的業務操作,提高依法經營意識,增強管理制約機制。
【專項稽核】
積極開展對各個網點業務經營活動進行常規稽核的同時,先后開展4次、16人次,為期兩周的庫存現金和重要空白憑證的大檢查工作,檢查現金32520萬元,重要空白憑證15283本,及時糾正少數機構庫存現金超限額的問題,密切關注資金流向,預防內部人員利用職務之便作案。加強對個別人員進行重點監控。加大內控制度檢查,做到不留死角,對各基層社的內控制度執行情況加大檢查力度,督促員工堅守制度,合規操作,檢查中發現和糾正內勤人員臨時性請假,要求3人臨柜,而實際2人臨柜的問題,糾正未經授權代班上機辦理業務的微機管理不嚴密的問題,糾正對公存款按月對賬不全的問題。實行重要崗位人員輪換制度,規避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全年共計交流156人次,其中,會計人員25人,為期40天,儲蓄人員131人,為期15天,降低了重要崗位人員由于長期在一個崗位上發案的風險。
【加強安全保衛工作】
加強“三防”建設,確保經營安全。從健全組織領導機構入手,嚴格落實“一把手”負責制,把目標管理擺在重要位置,層層簽訂安全保衛目標責任狀。辦事處對全轄70個營業機構每季度至少檢查1次,對檢查中違反保衛制度,不執行操作規程的相關責任人及時進行通報批評,并予以相應的經濟處罰,全年共處罰違規人員9人。做好重點時期的安全保衛工作。在重大節日及十七大會議期間,對安全保衛工作進行專門安排,保證此期間的安全、和諧、穩定。全面加強安防設施建設,通過公安、消防部門驗收,合格率100%。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根據省聯社的統一部署,2007年,盤錦辦事處把員工優化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完成了省聯社下達的優化員工73人的目標。其中,正常退休4人,勞動關系置換37人(男21人,女16人),內部退養28人(男11人,女17人),自愿解除勞動關系4人(男2人,女2人)。本著“公開、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基本原則,招聘28名全日制應(往)屆普通高等本(專)科畢業生。根據省社的統一部署組織全市81名業務崗位臨時工參加省聯社組織的統一考試,有73名通過考試,簽訂3年合同。
中國人保財險盤錦市分公司
【業務發展】
2007年,根據省公司最終下達目標和整體業務發展情況,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8452.5萬元。其中,車險保費13025.8萬元,比上年增長30.2%;非車險保費5426.7萬元,比上年下降3.2%。全年賠付支出16552萬元。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8.05%,完成全年的計劃目標和任務。年內,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引導各基層公司加快發展。結合自身實際,擴大業務費用概念,實行總費用率考核與財務資源分類管理。突出激勵發展的導向,實行業務費用100%與實收保費掛鉤,對超計劃增長實施一定的費用傾斜。建立保費費用率、綜合成本率和預算賠付率綜合考核體系,確保費用資源配置與業務發展、賠付成本控制相匹配。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先后出臺季度業務發展及效益險種發展獎勵方案等,促進業務快速發展。公司的車輛險業務保費的增速繼續居全省系統第一位。財險市場份額占全市保額的53%,繼續保持著行業的領軍地位和市場的主導作用。2007年,針對市場的多極化發展格局,制定積極有效的措施辦法,主動出擊,緊盯市場,全力促進業務的發展。加強公關協調,市公司系統兩級班子積極對地方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及遼河油田的大行業、大客戶開展走訪,逐步建立緊密型的友好關系,為基層展業創造寬松環境。經過工作,華錦集團的乙烯二期擴建工程的承保業務取得新的進展。公司確立以交強險為契機,推動交強險和商業車險同步發展的新思路,車輛險業務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進一步強化與兼業代理單位的合作關系,與7家4S店合作簽訂代辦合同,鞏固和擴大了城市銷售網絡建設。積極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的聯系,不斷推進農村銷售網絡建設,農村綜治保險、農信社代辦業務開始啟動。在兩縣新增設8家業務銷售服務機構,相繼組織開展“超越自我”車險、非車險雙過半展業競賽、“夏日激情”財產險新增業務、家財險業務,以及責任意外險業務競賽等活動。車輛險在省公司激勵政策的基礎上,出臺多項獎勵政策,對五小車輛以及新增和競回車險業務給予額外獎勵。積極有效的競賽活動,形成全系統搶市場、趕同行、抓回流、增份額的勞動熱潮,極大地促進全年的業務發展。對遼河石油勘探局保險采購招標圓滿成功。
【內部管控】
承保質量管理嚴把入口關。加強承保數據質量管理,嚴格按《三個中心操作指南》要求把好入口,降低承保數據質量差錯率,把好數據質量關。每月準確完成應收保費統計上報工作,給總經理室及產品線提供數據依據。根據理賠中心及產品線提供的材料及時錄入黑灰名單,并在承保、核保中加以限制或拒保,較好地把住入口關。法定分保、協議分保、AIG分保及商業分保方面工作取得新進展。理賠管理與服務水平得到提升。修訂《理賠服務實施方案》、《加大反保險欺詐和追償力度競賽方案》、《控制未決賠款發展管理辦法》等3個文件,拿制度約束人,用制度管理人。成立理賠監督委員會,對理賠人員執行和落實理賠政策措施情況進行監督。對賠案實行兩級會商制度。對額度大、難度大的賠案提交市公司理賠管理委員會集體會商,超權限大要案、疑難案件必須經理賠管理委員會集體研究審批。對出險的大要案,由“95518”專線通知給相關基層單位和事業部,共同參與查勘定損,以提高理賠工作的透明度。嚴格細化醫療跟蹤環節,對傷者的醫療費用進行嚴格審核,降低賠付。全年共跟蹤傷人案件1168件,跟蹤率達100%,扣除不合理金額385.6萬元。大力推進數據質量建設,提高信息技術利用水平,根據總、省公司對運維工作的要求,制定管理規定。著力提高車險精細化管理水平。堅持并完善近年來形成的有效管控手段,不斷提高車險承保質量;先后開展“打擊虛假賠案專項行動”和“07降賠突擊行動”,不斷提高車險理賠質量;繼續實施車險專項考核辦法,強化分管領導責任。針對部分非車險種特別是企財險業務質量和盈利能力下降的情況,將加強非車險業務質量管控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制定企財險業務質量專項考核辦法,強化公司分管領導和相關人員責任。繼續按產品線逐月下達應收保費控制目標,運用應收保費預警管控系統,嚴格管控和催收應收保費。強化財務基礎管理,壓縮行政開支。
【服務工作】
開展首屆客戶節活動。通過首屆客戶節,客戶增進相互的了解,加深彼此的友誼,達成繼續友好合作發展的共識。抓住奧運保險合作機遇,開展“金牌服務工程”和“理賠無憂”活動,全力打造文明優質服務形象;加強客戶信息源頭管理,強化“95518”專線回訪功能,完成全市系統大客戶的信息收集和歸類工作,初步制定“VIP客戶服務實施方案”和“大客戶定期走訪制度”,積極探索大客戶差異化服務途徑;建立《星級客戶理賠服務登記表》,全程跟蹤星級客戶在出險報案后的各個環節,由“95518”專線回訪員定期對客戶進行滿意度回訪;嘗試電話營銷服務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組織開展保險知識“進社區、進農村”活動,將服務工作面向社會、面向大眾。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盤錦分公司
【概況】
2007年,實現總保費34037萬元,完成年計劃的78.25%;期交保費實現5095萬元,比上年增長2.35%,完成年計劃的85.92%;中介代理躉交實現7901萬元,完成年計劃的63.21%;中介期交實現82萬元,團體長險保費收入實現3446萬元,比上年增長56%,完成年計劃的95.72%;短期險保費收入實現2273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05.72%。
【經營】
2007年盤錦分公司遵循保險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確立“做實業務,加快發展,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的經營指導思想,果斷停辦不規范的Y字頭業務。經營中進一步加大業務結構的調整力度,經營品質得到新的提升。扣除Y字頭業務,凈增期交保費1500萬元,增長3%。
【銷售管理】
在個險渠道上,以低成本運作使個險業務呈現正增長。2007年,個險渠道采取低成本運作,從業務員拜訪量抓起,以各種形式的產品說明會為突破口,創造了美滿一生的銷售高潮。“財富人生”增員活動的開展使新人增長成為新的保費增長點。在省公司大干80天業務競賽中,個險業務完成率取得全省排名第4位的好成績。年初銷售人員913人,到12月末達到1293人,人力凈增長380人,持證率達100%;AMIS中總人力達到地區人口的1.16‰,在全省唯一率先達到并超過地區人口1‰目標,增員達標率為全省第一位。在團險渠道上,抓大不放小,團險業務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團體長險保費收入實現3446萬元,比上年增長56%。短期險保費收入實現2273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05.72%。
【中介業務在調整中發展】
由于投資市場的影響,2007年中介業務形勢比較嚴峻。中介保費規模比上年下降較大。2007年,先后出臺各種管理辦法和增員方案,加強例會管理、追蹤管理和活動量管理,為發展優良資源,全面開展躉交、期交、自營、個險、短險業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縣域保險業務進一步發展】
2007年,盤山縣、大洼縣公司共召開各種形式的說明會、講座158場,創建農村營銷服務部31個。大洼縣支公司農村網點覆蓋率已達100%,盤山縣支公司接近100%覆蓋率,共有網點營銷人員427人。
【業務運行管理】
順利完成新契約、核保及分保、收付費、保全、理賠、單證及檔案、回訪、二線支持、投訴受理等各項日常業務,新業務在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全面落實“送培訓進職場”工作,規范短期險業務管理、理賠業務管理和單證管理流程,完成各種業務系統的上線測試工作。通過設備維護、網絡安全防毒等保證公司30余套應用系統和日常辦公的正常運行,為各部門提供200余次數據服務,同時加強了信息技術管理。
【風險管理】
為整合公司監督力量,加大監督管控力度,防范化解經營風險,公司于2007年成立了監察部并配備了合適人選。年內,對4個銷售單位進行專項費用審計,完成了股份公司制度梳理工作,完善404管理層及業務流程的更新和測試工作,認真落實反洗錢工作。通過接待保監部門、上級審計和內控部門、地方稅務部門等的檢查,進一步提高了依法合規經營和防范風險的意識和管理水平。
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盤錦中心支公司
【概況】
2007年,實現保費收入3152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10%,較上年增長680萬元,上升28個百分點,占有市場份額9%。其中,機動車輛險保費收入為2192萬元,占總保費的70%;企財險保費收入為380萬元,占比為12%;貨運險保費收入為50萬元,占比為2%;責任險保費收入為72萬元,占比1%;家財險保費收入為47萬元,占比2%;其他險種收入為411萬元,占比為13%。全年共立案4528件,結案4014件,結案率為88%。累計賠款支出2272萬元,綜合賠付率72%。綜合費用支出總計706.7萬元,綜合費用率為22.42%,完成了省公司下達的各項指標。
【開拓市場】
圍繞市場需求,制定年度車險和非車險業務具體措施。利用交納車輛強制性保險拉動商業保險,使車險業務發展實現良性互動。采取靈活的業務和財務措施,將有限的資源向業務一線傾斜,向優質業務傾斜,加大業務推動力度,全面提升車險市場化運作能力,確保車險業務穩中有升。提高車輛手續費計提比例,激發員工直銷熱情,擴大車險業務的市場份額。始終堅持優先發展政策,利用費用杠桿,投入資金保證非車險業務快速增長。結合省公司競賽方案落實指標,積極開拓非車險業務。在遼河石油勘探局保險招標中,再次成功中標,推動了非車險業務,非車險業務比上年增長68個百分點,超額完成非車險的全年任務指標。
加強與銀行代辦、車行代辦及其他中介單位的合作。不斷加強與中介代理的合作,構建戰略合作機制。制定合作溝通機制,與各銀行代辦機構建立密切關系。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業務活動,促進銀保業務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與建行、農行、農發行建立牢固的伙伴關系,充分發揮代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截止到12月末,三家銀行代理保費552.8萬元,比上年增長20%。出臺業務政策,占領車輛經銷市場。將4S店確定為渠道業務的重中之重,積極利用維修站的專業管理模式,促進公司與4S店的合作關系,使代辦業務有所突破,僅上海大眾一家代理保費達85.5萬元。
【防控風險】
以防范和化解風險為目標,從承保、財務、應收保費項基礎工作入手加強管理。
一、把好“入口關”,提高承保質量。精耕細作,力爭使每張保單出效益,對老舊車型的單車承保,本著謹慎的原則控制承保,杜絕混淆車輛使用性質現象的發生,確保保單錄入信息的真實性以及費率適用的準確性;對于規模業務則給予充分的支持,在不違反保監局規定的情況下,優先承保。
二、根據省公司的費用政策,在充分考慮經營需求、管理現狀和可用費用資源基礎上,本著維護基本運營、優化引導、適度差別的原則,在上級公司的政策框架下,制定出2007年度的財務預算。為用好有限的費用資源,對費用管理進行改革,強化費用管理措施,開源節流大力壓縮行政費用,合理安排和使用費用,做到優先滿足經營需要,保證業務經營的正常運行和費用管控目標的實現。
三、建立健全應收保費的規范管理機制,計財部負責全面監控、落實責任,按月催收,嚴防死守應收總量,鎖定壞賬額度,最大限度控制死應收的增長,做到筆筆跟蹤,心中有數,從而使應收保費得到較好的控制,切實防范風險,盡最大可能避免對利潤目標的實現造成負面影響。
【理賠服務】
逐步健全和完善以客戶為中心的理賠服務體系,把它貫徹到業務活動的全過程,既包括員工行為及公司的軟、硬件環境,也包括超前思考客戶的需求和個性化的特殊需求。
提高第一現場查勘率,做到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要求理賠員掌握出險的全面情況,不斷提高現場的查勘率,及時、全面、準確地收集證據,掌握第一手材料。對于每個人傷事故,派人傷核損人員到醫院調查取證,盡量減少賠款中的水分。據統計,全年僅人傷案件就剔出不合理費用47.1萬元。制定責任追究制,將責任落實到人,增強理賠服務觀念,加強理賠過程回訪工作,杜絕一切違規違紀行為的發生。實行差別化服務,對大客戶、優質客戶建立綠色通道。如對于遼河局統保業務,實行專人負責制,專人專線、節假日、全天無休理賠服務。簡化理賠流程,實施“三快”服務,即報案受理快,查勘定損快,支付賠款快,力求為客戶提供快捷簡便的理賠服務。積極應對重大事故,提供快速理賠服務。2007年3月,特大暴風雪災害,在太保公司投保的28家糧庫和2家企業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估計損失200余萬元;車險報案64件,估計損失約32萬元。災害發生后,為確保雪災后查勘理賠和客戶服務到位,總經理室立即成立領導小組,確定查勘定損原則,細化流程,先難后易,抓緊結案。班子成員帶隊,組織6支小分隊全力投入到抗災減損的工作中,對重點標的實行突擊施救措施,在最快的時間內把賠款送到保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