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盤錦簡介 > 盤錦年鑒 > 盤錦年鑒(2015年)

概況(2015年)

發布時間:2018-01-09 瀏覽次數:2451

歷史沿革

  【概述】1982年,由遼寧省、營口市聯合組成的文物普查隊在本域內的盤山縣沙嶺鎮、高升鎮及雙臺子區城郊鄉的梁屯等地發現7處新石器時期遺址。先后出土石斧、細石器及紅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彩陶片等文物。經1983年復查及碳十四測定,5000年前境內就有人類在此刀耕火種。據史料記載和專家考證,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在域內設置房縣,西晉撤銷。南北朝時期,屬北魏的營州,后為高句驪侵占。唐平定高句驪后,歸渤海國顯德府。遼代,本境屬顯州奉先軍。金、元、明、清各朝代,本境分別屬廣寧府、路、衛、縣。其中,清順治元年(1644年),設海城縣,境內的南部區域歸海城縣管轄;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設置新民廳,現境內的東北部分地域歸新民廳管轄。清開國后,在域內北部設放牧官馬場,后在盤蛇驛設總管衙門。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對牧場進行勘丈,劃恭、寬、信、敏、惠五段。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境內設置盤山廳。1913年設盤山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盤山縣民主政府成立,先后隸屬遼寧省第五專區、第二專區管轄。同年8月,盤山縣劃歸遼寧省直接領導。1949年4月盤山縣隸屬遼西省。同年在大洼縣境內成立盤山農場,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農林部,1950年盤山農場改為遼西省盤山第一稻田農場。1953年2月,盤山第一稻田農場改為盤山機械農場,1955年改為遼寧省盤錦國營農場管理局。1956年2月,盤山縣劃歸遼陽專署領導。1956年11月,盤錦地區國營農場管理局改為盤錦農墾局,直屬農墾部。1961年4月,在盤錦農墾局管轄地區設置盤錦區人民委員會,歸營口市領導。1962年4月,遼濱葦場所屬的大遼河東岸葦田劃給營口縣和海城縣。1966年1月,盤山縣與盤錦農墾局合并為盤錦墾區,試行政場合一制,直屬遼寧省。1968年8月,遼寧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將營口市曙光人民公社(營口市河北街)劃歸盤錦墾區;將遼寧省石山種畜場劃歸盤錦墾區。10月,東郭、羊圈子葦場劃歸盤錦墾區。12月,將臺安縣劃歸盤錦墾區。同月,盤錦墾區遼濱葦場所屬西炮臺葦田作業區(包括海水養殖)劃給營口市;營口市西市區所屬曙光人民公社、河北小學、河北葦席廠、西市葦席社河北生產點、河北苗圃劃歸盤錦墾區;營口市的公司(總廠)所屬的田莊臺造紙廠、田莊臺煤炭經理部、河北商店、河北糧店、河北旅社、河北大車店、河北飯店、中醫院河北門診部、河北渡口劃歸盤錦墾區。1970年1月,在盤錦墾區內分設盤山區和大洼區(縣級)。同年7月15日,將盤錦墾區改為盤錦地區,轄盤山區和大洼區,直屬遼寧省。1975年11月,盤錦地區與營口市合并。原地區所轄盤山區、大洼區改為盤山縣、大洼縣,均屬營口市轄。同時將臺安縣劃歸鞍山市。1978年,將原營口市河北街從遼濱葦場劃出,歸營口市西市區管轄。1984年6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盤山縣,設立盤錦市(地級),直屬遼寧省。1984年7月27日,遼寧省人民政府以遼政發[1984]116號文件,向營口市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于遼寧省設立盤錦市的批復》的通知,委托營口市人民政府協助籌建盤錦市。同年9月,成立盤錦市籌備領導小組。1985年3月,石山種畜場劃歸盤錦市。1986年11月,以遼政發[1986]120號文件批示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恢復盤山縣建制和盤山區更名的請示:(一)撤銷盤錦市郊區,恢復盤山縣,以原盤錦市郊區的行政區域為盤山縣的行政區域。(二)將盤錦市盤山區更名為雙臺子區。至此,盤錦市轄兩個區、兩個縣,即:雙臺子區、興隆臺區、盤山縣、大洼縣。(冮紹仁)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盤錦市位于遼寧省西南部,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東、東北鄰鞍山市轄區。東南隔大遼河與營口市相望,西、西北鄰錦州市轄區,南臨渤海遼東灣。市區距省城沈陽市155公里;西距錦州市102公里;南距營口市65公里,鲅魚圈港146公里,大連港302公里;東距鞍山市98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40°39′~41°27′、東經121°25′~122°31′之間。總面積4071平方公里,占遼寧省總面積的2.75%。

  【地勢地貌】盤錦屬華北陸臺東北部從“燕山運動”開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積盆地,經過漫長歷史年代的河流沖積、洪積、海積和風積作用,不斷覆蓋著深厚的四系松散沉積物。地勢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漸傾斜,比降為萬分之一,坡度在2°以內;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米左右,最高18.2米,最低0.3米,地面平坦,多水無山。

  【河流水系】盤錦市境內有大、中、小河流21條,總流域面積3570平方公里。其中,大型河流4條:遼河、大遼河、繞陽河、大凌河;中小河流17條:錦盤河、沙子河、月牙河、南屁崗河、鴨子河、豐屯河、舊繞陽河、大羊河、外遼河、新開河、張家溝、東鴨子河、西鴨子河、潮溝、小柳河、太平河、一統河。其中,外遼河與新開河是遼河與大遼河的連通河道。

  【自然資源】

  一、土地資源:盤錦市土地面積4065.4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5411公頃。在糧食作物中,水稻播種面積104719公頃,玉米播種面積15672公頃。全年糧食產量113.6萬噸。盤錦大米聞名于國內外,是盤錦市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盤錦市沿海灘涂逐年伸延,土地面積仍在增加。

  二、礦產資源:盤錦市地下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井鹽、煤、硫等礦藏。2010年底,遼河油田累計探明石油儲量21億噸,天然氣1784億立方米。已開發建設32個油氣田,已建成興隆臺、曙光、歡喜嶺、錦州、高升、沈陽、茨榆坨等12個油氣生產單位。2015年,生產原油1037.1萬噸、生產天然氣5.8億立方米,連續實現千萬噸穩產。原油品類有稀油、稠油和高凝油。在盤山縣的胡家西部、甜水南部、羊圈子、東郭,地下埋藏著鹽鹵資源。深度60米—100米,鹽鹵水厚度47米—77米,按年開采360萬立方米計算,可開采數百年。在曬制的原鹽中,氯化鈉含量在95.5%以上,質量達到海鹽特級品標準。

  三、蘆葦資源:主要分布于大遼河口至大凌河口海岸線以北地段的遼濱、趙圈河、羊圈子、東郭4個葦場和新生農場葦田大隊。主要用于造紙原料,占遼寧省蘆葦總產量的50%以上。自1960年始,加強對蘆葦生產的管理,變蘆葦的自然生長為人工科學培育。仍有近萬公頃的沼澤荒灘可開墾成葦田。

  四、水產資源:盤錦市南部沿海,15米等深線以內淺海水域約20萬公頃,魚、蝦、蟹資源蘊藏量約4萬噸—5萬噸,占遼東灣蘊藏總量的70%。其中3米等深線以內沿岸淺海水域約1.9萬公頃,海貝類蘊藏量約2.7萬噸。灘涂面積3.92萬公頃,天然餌料豐富,適宜發展對蝦、貝類。其中,可用于養殖對蝦的面積1.34萬公頃,可用于貝類養殖的面積1萬余公頃。素有“盤錦文蛤庫”、“渤海金灘”之譽的大洼縣二界溝蛤蜊崗資源面積0.77萬公頃,號稱“天下第一鮮”——文蛤的產量在1.5萬噸以上,是遼寧省著名的文蛤出口基地。淡水水域15.3萬公頃,水中浮生物、水生植物豐富,有利于發展淡水養殖。近年稻田養殖獨具特色。

  五、草原資源:盤錦市有優質草場0.4萬公頃,分布于石山種畜場和盤山縣大荒農場。主要飼用植物40余種,載畜能力可達2.7萬頭混合牛。在0.8萬公頃河灘地中,大部分可改造成季節性草場,另有0.47萬公頃水面可放養水生植物,大量的稻草和農副產物可供牲畜飼用。

  【氣候】2015年,平均氣溫10.1℃,較常年偏高0.7℃,較2014年偏低0.5℃。年總降水量451.1毫米,較常年偏少184.4毫米(偏少三成),較2014年偏多63.1毫米。為降水量明顯偏少年份。年日照時數為2266.3小時,較歷年平均值偏少399.0小時,較2014年偏少155.6小時,為日照明顯偏少年份。

  全年總的氣候特點是:本年度主要氣候特點為平均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時數偏少。年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有暴雨、暴雪、干旱、寒潮、冰雹、大霧、大風等。

  2015年度極端最高氣溫35.0℃,7月14日出現在大洼站,為該站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一高值;極端最低氣溫-18.8℃,2月8日出現在盤山站。年內盤山站凍土深度最大值為60厘米,出現在2-3月共11天,大洼站凍土深度最大值為59厘米,出現在2-3月共9天;凍土化通時間為大洼站3月25日,盤山站4月4日。

  年內降雨、大風、霜日數較常年偏少,降雪、大霧日數較常年偏多。(冮紹仁)




行政區劃

  【概況】盤錦市是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地級市,隸屬遼寧省。轄2個區、2個縣,即雙臺子區、興隆臺區、盤山縣、大洼縣。全市共有55個街道辦事處,204個社區居委會,295個村民委員會。雙臺子區轄9個街道辦事處,即東風、勝利、遼河、紅旗、建設、石油、化工、雙盛、鐵東,1個鄉,即陸家鄉;1個場,即良種場;共有4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8個村民委員會,2個分場。興隆臺區轄19個街道辦事處,即:振興、興隆、創新、渤海、新工、于樓、高升、曙光、友誼、紅村、平安、新生、歡喜、沈采、茨采、錦采、興海、興盛、東郭;共有10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1個村民委員會。盤山縣轄12個鎮,即:沙嶺、壩墻子、高升、胡家、東郭、羊圈子、石新、太平、古城子、吳家、陳家、得勝;共有1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33個村民委員會。大洼縣轄15個鎮,即大洼、田莊臺、二界溝、田家、新開、東風、西安、清水、新立、新興、唐家、平安、榮興、王家、趙圈河;共有4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23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人口】年末全市總戶數46.7萬戶,戶籍人口129.5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516人,出生率7.4‰;死亡人口7018人,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長率1.9‰。全市0-17歲人口18.4萬人,占14.2%,18-34歲人口29.0萬人,占22.4%,35-59歲人口57.0萬人,占44.0%,60歲及以上人口25.2萬人,占19.5%。

  【民族】域內人口以漢族為主。共有35個民族,漢族占95.17%,少數民族占4.83%。其中,滿族占3.01%,朝鮮族占0.90%,其他少數民族占0.92%。幾個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依次是:滿族、朝鮮族、蒙古族、回族、錫伯族。(冮紹仁)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經濟總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267.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6%。其中,按新口徑核算,第一產業增加值121.1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684.0億元,增長4.0%,第三產業增加值462.8億元,增長5.5%。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9.5%、54.0%和36.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8141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6%,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4151美元。

  【農、林、牧、漁業】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5411公頃,比上年減少1223公頃。其中,水稻播種面積104719公頃,玉米播種面積15672公頃。全年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7066公頃,比上年增加23公頃。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07公頃,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5856公頃。全年果園面積813公頃,比上年減少3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113.6萬噸,比上年增長1.0%。其中,水稻產量97.5萬噸,玉米產量13.2萬噸。全年油料產量0.02萬噸,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27.9萬噸。全年水果產量1.5萬噸。

  全年共完成植樹310.4萬株。全年育苗面積336公頃,四旁(零星)植樹192.7萬株,當年苗木產量700.5萬株。

  全年肉類總產量25.2萬噸,比上年增長13.2%。其中,豬肉產量8.9萬噸,下降0.1%;牛肉產量0.5萬噸,下降1.2%;羊肉產量0.04萬噸,下降2.7%;禽肉產量15.7萬噸,增長23.2%。全年禽蛋產量13.2萬噸,比上年增長28.7%。全年牛奶產量1.9萬噸,比上年增長26.1%。全年豬出欄107.7萬頭,比上年增加0.3萬頭;年末存欄79.2萬頭,比上年減少0.6萬頭。

  全年水產品產量34.85萬噸,比上年增長4.3%。其中,淡水產品養殖17.4萬噸,其中河蟹產量6.8萬噸,淡水產品捕撈0.9萬噸;海洋捕撈5.8萬噸,海水養殖10.7萬噸。

  全年機耕面積121273公頃。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4.2萬噸,與上年持平。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不包括漁船)81.05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

  【工業和建筑業】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5%。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下降1.7%,制造業增長4.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6%。主要行業大類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加值增長0.5%,石油加工業增長3.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3.9%,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中,天然原油1037.1萬噸,比上年增長1.5%;天然氣5.8億立方米,下降17.6%;原油加工量1290萬噸,下降4.8%;汽油54.3萬噸,下降20.9%;柴油399.2萬噸,下降7.3%;潤滑油49.5萬噸,增長9.8%;燃料油47.9萬噸,增長2.1%;石油瀝青444.1萬噸,增長5.1%;尿素(實物量)15.6萬噸,下降23.3%;乙烯47.8萬噸,下降20.8%;防水卷材4958萬平方米,增長7.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9.7%。其中,國有企業產銷率99.9%,集體企業產銷率98.2%,股份合作企業產銷率100%,股份制企業產銷率100.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產銷率86.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78.0億元,比上年下降12.4%;利稅總額83.6億元,比上年減少133.2億元;利潤總額-62.8億元,比上年減少76.2億元。

  全年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216.5億元,比上年下降22.7%。全年房屋施工面積31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5.2%。

  【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83.1億元,比上年下降15.1%。全年新增固定資產827.4億元,比上年下降9.6%。

  全年第一產業投資18.0億元,比上年增長291%;第二產業投資366.6億元,比上年下降29.8%;第三產業投資598.5億元,比上年下降5.1%。全年工業投資374.4億元,比上年下降28.8%。全年基礎設施投資287.1億元,比上年下降4.2%。全年園區投資204.5億元,比上年下降30.9%。

  全年民間投資563.0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57.3%;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資360.6億元;港澳臺及外商企業投資59.5億元。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39.5億元,比上年下降15.6%。其中,住宅投資176.0億元,比上年下降8.1%;商業營業用房投資46.3億元,比上年下降25.8%。房屋施工面積1558.0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8%;房屋竣工面積289.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1.9%。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327.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6%;商品房銷售額144.3億元,比上年下降10.5%。

  【國內貿易】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6.6億元,比上年增長8.0%。分城鄉看,城鎮零售額305.2億元,增長7.7%;鄉村零售額41.4億元,增長10.2%。分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額314.1億元,增長7.6%;餐飲收入額32.5億元,增長12.5%。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零售類值中,全年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22.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增長10.8%,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增長7.4%,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6.2%,煙酒類零售額增長6.1%,金銀珠寶類零售額下降1.2%,通訊器材類零售額下降3.7%,汽車類零售額下降8.4%,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下降12.4%,家用電器類零售額下降13.0%,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下降33.8%。

  【對外經濟貿易】全年進出口總額8.9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出口總額3.7億美元,下降43.2%;進口總額5.2億美元,增長98.9%。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3.6億美元,下降42.4%;加工貿易出口0.2億美元,下降32.9%。一般貿易進口4.6億美元,增長183.8%;加工貿易進口0.6億美元,下降37.2%。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出口0.5億美元,下降74.0%;外商投資企業出口0.3億美元,下降11.3%;其他企業出口3.0億美元,下降26.1%。國有企業進口0.2億美元,下降48.8%;外商投資企業進口1.7億美元,下降1.0%;其他企業進口3.3億美元,增長581.0%。在出口總額中,機電產品出口0.7億美元,下降74.0%;高新技術產品出口0.06億美元,下降40.0%。在進口總額中,機電產品進口0.1億美元,下降9.5%;高新技術產品進口0.05億美元,下降31.4%。

  全年對亞洲出口2.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47.2%。其中,對日本出口0.2億美元,下降25.7%;對韓國出口0.4億美元,增長1.8%;對新加坡出口0.07億美元,下降63.2%。全年對歐盟出口0.6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7.2%;對美國出口0.5億美元,下降50.7%;對非洲出口0.3億美元,增長12.9%;對拉丁美洲出口0.08億美元,下降70.0%。年末全市對外貿易國家(地區)140個。

  全年外商直接投資2.5億美元。分產業看,第二產業外商直接投資1.4億美元;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1.1億美元。

  全年新簽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13項,比上年增加6項;合同外資金額1.4億美元,比上年下降62.4%。

  【交通運輸、郵電和旅游】全年各種運輸方式(不包括鐵路)完成貨運量14663萬噸,比上年增長6.1%;貨物周轉量191.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6.3%。全年完成客運量3461萬人,比上年增長2.7%;旅客周轉量22.2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2.8%。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3444萬噸,比上年增長10.1%。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2.7億元,比上年增長16.0%。全年電信業務總量24.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1.0萬戶,下降3.4%;移動電話用戶175.5萬戶,下降0.8%。年末國際互聯網絡用戶35.3萬戶,增長7.8%。

  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者2004.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7%。其中,接待國內旅游者1993.1萬人次,增長12.8%;接待入境旅游者11萬人次,增長1.2%。接待入境旅游者中,外國人3.4萬人次;港澳臺同胞7.6萬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國內旅游收入162.2億元,增長13.5%;旅游外匯收入3774.6萬美元,增長0.8%。

  年末星級以上賓館12家,旅行社62家。年末全市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13個。

  【市場價格】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0%,非食品價格下降0.2%;消費品價格上漲0.5%,服務項目價格下降0.5%。分類別看,食品類價格上漲1.0%,煙酒及用品類價格上漲1.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下降1.5%,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0.5%;衣著類價格上漲0.4%,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0.8%,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下降1.5%,居住類價格上漲0.2%。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0.1%。

  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16.9%。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26.0%,石油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9.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5.0%,專用設備制造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0.3%。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14.5%。

  【財政】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5.0億元,比上年下降37.1%。其中,稅收收入77.6億元,比上年下降30.7%。在稅收收入中,增值稅14.9億元,下降27.2%;營業稅17.7億元,下降19.4%;企業所得稅3.8億元,下降8.7%;個人所得稅2.8億元,下降2.1%。

  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72.2億元,比上年下降15.6%。其中,教育支出19.1億元,增長17.4%;科學技術支出1.1億元,下降44.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2.5億元,增長15.5%;節能環保支出3.6億元,下降33.2%;農林水事務支出18.8億元,下降3.6%。

  【金融和保險】年末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466.6億元,比年初增加159.8億元,增長12.2%。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459.5億元,比年初增加160.4億元,增長12.3%。年末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836.6億元,比年初增加36.8億元,增長4.6%。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10.6億元,比年初增加76.9億元,增長10.5%。在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貸款中,年末住戶貸款余額164.3億元,比年初增加19.3億元,增長13.3%。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40.6億元,比上年增長34.0%。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30.0億元,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10.7億元。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和給付總額16.5億元。其中,壽險業務給付10.9億元,財產險業務賠款5.6億元。

  【科學技術和教育】全年專利申請1093件,比上年增加20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96件,增加51件;授權專利748件,增加36件。科技成果58項,比上年增加1項,其中省級科技成果9項。高新技術企業35家,比上年增加3家。企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62個,比上年增加22個,其中,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9個。簽訂技術合同391項,成交額7.8億元。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8%。

  全年幼兒園在園幼兒29627人。普通小學招生10413人,在校生67968人,畢業生8997人。初中學校招生9756人,在校生39492人,畢業生12165人。普通高中招生9735人,在校生29820人,畢業生9899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273人,在校生7093人,畢業生2180人。

  【文化、衛生和體育】年末有文化館、藝術館6個,公共圖書館5個,國家綜合檔案館5個,專業檔案館1個,城市建設檔案館1個。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8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25萬戶。全年出版報紙3種,出版量748.8萬份。

  年末有各類衛生機構978個。其中,醫院42個,衛生院3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個,婦幼衛生保健院(所、站)3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72所,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3所,社區衛生服務站49所。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8448張,衛生技術人員9465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795人。

  全年在國內外各項比賽中,盤錦市運動員獲得全省冠軍6次。

  【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65元,比上年增長5.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63元,比上年增長8.2%。

  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7.8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9%;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2.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9%;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0.8萬人,增長8.0%;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5.5萬人,與上年持平;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0.2萬人,與上年持平;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4.9萬人,增長8.1%。城區低保月人均標準514元,縣域低保月人均標準421元。

  年末全市公辦養老機構21個,擁有床位3677張,收養1392人;全市民辦養老機構6個,擁有床位1042張,收養456人。全年發售社會福利彩票6.56億元,比上年增加0.52億元,增長8.6%。

  【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全市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8萬公頃,占轄區面積的19.65%。

  全年城市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用水普及率和燃氣普及率均達到100%,城市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3.03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4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72%。

  全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為259天,優良天數比例為71%。其中,環境空氣優級天數為56天。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99起,共死亡78人。其中,工礦商貿企業生產事故死亡9人;道路交通事故110起,死亡69人,傷100人;火災事故81起,無人員傷亡;鐵路交通事故無人員傷亡。(市統計局)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