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盤錦簡介 > 盤錦年鑒 > 盤錦年鑒(2016年)

經濟區建設(2016年)

發布時間:2019-03-20 瀏覽次數:1441

  遼東灣新區


  【概況】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2.8億元,比上年增長14.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58.5億元,比上年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41億元,比上年下降4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17.6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外貿出口實現0.7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實現0.74億美元。


  【三次產業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新區產業優勢,著力補齊發展短板,產業結構全面優化,經濟保持平穩增長。


  工業方面。全年工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367億元,比上年增長7.9%。北燃公司獲批700萬噸進口原油使用資質,工業總產值實現260億元,比上年增長38.4%。和運新材料丁基和鹵化橡膠等主要產品產量和質量均實現歷史突破,全年工業總產值可實現26億元。臺灣長春石化環氧樹脂、聚四亞甲基醚二醇兩套裝置產能均達到一半以上,工業總產值可實現39億元,比上年增長8%。合力叉車生產整車3500臺,工業總產值突破2億元。


  服務業方面。旅游服務業得到快速發展。二界溝大街、漁人碼頭、忠旺生活住區等二界溝旅游景區整體開發項目均已建成;國家級中心漁港碼頭基礎工程完工,已具備漁船停靠能力。金帛海灘項目沙灘擴建工程已完成。各旅游景區接待游客突破30萬人次。全面落實提升服務業發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減免稅收、租金和裝修補貼等形式,推進江南風情園古玩藝術街、興隆商業街等特色商業街區發展,累計吸引商戶206戶,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3.4億元。榮興、二界溝、田莊臺等特色小鎮加快改造,鎮域經濟快速發展,逐步形成新的產業支撐。


  農業方面。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0592萬元。其中:農業增加值22634萬元;林業增加值466萬元,牧業增加值5094萬元;漁業增加值31195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203萬元。農作物播種面積6201.3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661.3公頃;在糧食作物中,水稻播種面積5661.3公頃,玉米播種面積75.3公頃、大豆播種面積221公頃.在非糧食作物中,蔬菜面積540公頃。全年肉類總產量6409噸,其中豬肉產量1000噸,肉類產量2702噸。生豬出欄13600投,年末存欄9088頭。


  【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基礎設施項目穩步推進。全年新區開復工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10項、完工91項,實現投資19億元,完成田莊臺古鎮和榮興朝鮮族風情街改造等21公里道路、34公里雨污排水配套工程,完成水系護砌10公里、場地平整1.5平方公里、景觀綠化30萬平方米以及供電、供水、供暖等公用配套管網60公里。含章湖東橋、中橋及建章河含弘路橋建成通車,6萬噸凈水廠二期投入使用。


  【項目建設】新區實施產業項目99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5億元。其中,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6項,竣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7項,續建項目46項。北燃公司350萬噸/年重交道路瀝青、60萬噸/年臨氫降凝等10套裝置完成搬遷改造,80萬噸/年DCC、60萬噸/年丙烷脫瀝青裝置、120萬噸/年芳烴合成裝置等項目陸續在新廠區投產運行。和運40萬噸/年異辛烷及6萬噸/年正丁烷異構化聯合裝置等項目實現試運行。聯成化學增塑劑項目已試車運行,5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已完成土建工程。中節能危險廢棄物處置中心項目初步具備收儲能力。忠旺鋁產業鏈生產基地80萬噸/年鋁擠壓型材及加工項目9個單體廠房已完成主體框架。嘉翔機械鋁加工產業裝備制造項目8棟廠房的樁基礎已全面開工。中儲糧東北綜合產業基地項目一期物流倉儲、油脂加工部分正在加快建設。北大荒(盤錦)糧食倉儲物流基地項目一期倉儲設施已完成主體框架。益海嘉里倉儲物流項目一期工程已經竣工,通用庫、貨物堆場投入運營。


  【招商引資】堅持拉長產業鏈、拓寬產業面、提高產業豐厚度,緊盯長三角、京津冀、臺灣地區和歐美等重點區域,組建50多人專業團隊,圍繞精細化工、裝備制造、臨港物流、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5大領域目標企業,實施精準精細招商。


  簽約引進中國國儲能源遼寧總部、臺灣長春集團甘油純化、黑龍江施壯農業盤錦港農資物流產業園、北京大唐融合云計算呼叫中心、山西微風電動植保無人機生產服務等項目65個,引進投資81億元。


  【要素保障】積極推進對上爭取資金,全年共申報專項建設基金6批次,申報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40個,累計有16個項目獲得支持,爭取到專項建設基金14.85億元。包裝25萬噸級航道、郵輪碼頭、中儲糧東北綜合產業基地等專項建設基金項目33個,計劃總投資389億元,項目資本金78億元,擬爭取專項建設基金53億元。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核企業專項債券2支,申報額度23億元。著力用好穩增長政策,年內融資到位資金實現66億元,為企業爭取各類扶持資金10億元。開辟國土審批“綠色通道”,為忠旺、危化品停車場等項目供地24宗共計420公頃。制定了《遼東灣新區人才集聚的若干特許政策》,加速新區人才集聚,年內累計引進各類人才905人。


  【港口建設、擴大開放】建成10個5萬—10萬噸級泊位,5萬噸級航道、東防波堤、管廊帶、罐區、堆場、港區道路等輔建設施同步建成,東西港區合作有序推進,港口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港口開放體系日趨健全。“盤滿歐”班列運行平穩,“盤蒙歐”班列開通工作已經啟動,進口糧食指定口岸正在建設申報,保稅物流中心正式通過國家驗收,出口監管倉、進口保稅倉全部建成,盤錦港成功晉升為國家一類口岸。盤錦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900萬噸,集裝箱40萬標箱。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曙光科技核心創業區、無人機產業園等“一區七園”眾創平臺進一步壯大,創客空間、科技孵化中心等新型孵化模式助推創新載體進一步多元,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大連理工大學盤錦產業技術研究院、獵鷹無人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0余家科技創新平臺快速發展。2016年新增注冊小微企業667戶;新增個體工商戶496戶。新區累計舉辦各類創業培訓46期,培訓人數3405人。共為小微企業減免各類稅費277.2萬元。培育小巨人企業12戶。圍繞遼東灣電子商務大廈、遼東灣科技創業孵化中心和創業大廈等主要承載樓宇,實施全員招商,全力推進樓宇經濟發展。全年新區完成樓宇面積82172平方米,入駐企業595戶,吸引就業人數2650人,實現營業收入107019萬元。


  【民生事業】宜居鄉村建設實現升級改造。全面推進田莊臺鎮5個示范村建設,已初步實現污水處理、道路鋪裝、暗排鋪設、綠植覆蓋、弱電入地、燃氣和壁掛爐安裝等“六個全域化”,實現打造宜居鄉村建設升級版目標。社會保障救助體系逐步健全。推進精準幫扶,實現貧困人口動態為零。投入220萬元資金推進田莊臺養老院、榮興敬老院基礎設施改造工程。成功舉辦文化節開幕式、民俗特色文化展演、第五屆全民讀書節、文化志愿服務進企業、社區等系列活動,高標準完成第二屆紅海灘國際馬拉松賽、CUBA北方賽區96場賽事、紅海灘全國帆板公開賽等重大賽事的承辦工作,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有序推進,投入167萬元專項資金實施基層衛生院規范化建設,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嚴格實施“三城同創”工作方案,層層落實責任,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全面保證食品藥品安全放心,新區群眾的文明意識、食品安全意識和衛生意識全面提高,“創建讓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目標逐步實現。


  【創新體制機制】在投資和服務便利化、市場監管等領域實現了清單管理。通過職能劃轉和市級賦權,新區共有行政審批事項294項,便民服務事項205項,50項與群眾息息相關的事項全部下放街鎮管理,基本實現“一份清單管邊界”目標。年內新區辦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1300余件(次)。


  依托“1+5+2”國企改革方案,按照發揮“三個主體”功能的要求,已完成鑫誠公司集團化改組。鑫誠集團已完成投資48億元,推進房地產、海工及基礎設施類項目11項,實現產值20億元,自主融資184億元。年內完成投資50億元,實現產值21.5億元。鑫誠集團已成為總資產574億元、凈資產275億元市級投融資平臺。完成基層組織架構搭建。新區所屬4個街鎮在職能、編制、機構、人員、待遇、平臺、保障等方面全部到位。基本完成網格化管理平臺建設。新區共劃分基礎單元網格196個,并將黨的建設、便民服務事項以及部分行政管理事項納入網格管理,已初步實現社會服務“零距離”、社會管理“全覆蓋”、居民訴求“全響應”。


  【黨建工作】堅持主業主抓。新區黨工委及各級黨組織對黨建的工作實施清單管理,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按照“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的要求,以田莊臺鎮南大社區、榮興街道中央屯村、盤錦北方瀝青燃料有限公司、遼東灣法庭等為示范點,147個基層黨支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有條不紊嚴格按要求推進。巡視整改成效顯著。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決落實巡視整改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從四個方面查擺自身存在的“不警醒、不認識、不知止”問題,通過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和專題中心組學習會議,廣大黨員干部主動對號、校標、整改。以嚴的標準、實的作風、鐵的紀律統籌推進工作落實的局面在新區全面形成。


  (王永晨)


  遼東灣新區領導成員名單


  黨工委書記  張志煥


  主任、黨工委副書記


  葛立軍


  黨工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王錦華


  副主任、黨工委委員


  馮海濱


  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


  李波


  組織部長、黨工委委員


  楊德明


  政法統戰部部長、黨工委委員


  郭鏵震


  宣傳部長、黨工委委員


  蘇洋


  副主任(兼)、公安分局局長


  曲巖


  正處級領導  高躍


  副主任  馮磊


  符寶嵩


  孟泓新


  張繼寬


  主任助理  張鳳印



  遼河口生態經濟區


  【概況】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4億元,比上年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0億元,比上年下降42.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4.1%;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1萬元,比上年增長8.5%。年內,圍繞遼河口攻堅任務實施,以項目化方式狠抓48項重點任務落實,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投資1000萬元完成4個油田廢棄井場、2.5公里進井道路、72.4公里電力通信線路治理。法署貸款濕地恢復與保護項目已完成施工設計。推進退耕還濕66.67公頃、退養還灘1333.33公頃。投資2224萬元完成三義、南井子2座大型泵站改造。啟動投資1.71億元的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工程,工程初步設計已批復。投資2200萬元完成歡喜嶺污水處理廠管網配套建設。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經過積極協調,爭取國家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1457萬元和國家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資金2050萬元,用于植被恢復36萬平方米、清理干支渠80公里及大凌河黑嘴鷗繁殖地保護等濕地保護工程。


  【推進產業升級增強發展后勁】把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堅定不移抓項目,推進產業升級,切實增強區域綜合實力。濕地旅游產業發展較快。圍繞以35公里遼河景觀帶為主軸,加快推進葦海濕地、鴛鴦溝、三道溝、萬金灘等“一帶四區”建設。投資9000萬元,實施遼河口紅海灘旅游區南北門廣場擴建、水泥管子體驗賓館、客服中心廣場硬化等項目12個。加大旅游產品宣傳推介,遼河口中國最北海岸線冰凌穿越榮獲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精品路線。大力推進休閑旅游觀光農業發展,完成石新鎮“一帶四園”建設。石新鎮太平村、東郭鎮朝鮮族村等民宿產業項目穩步推進,全域化旅游產業逐步形成。


  【紙制品產業穩步發展】破解企業入駐瓶頸,完成園區規劃環評和熱電規劃環評。與誠通集團合作的造紙、生物質新能源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東升紙業項目土地、環評等手續已全部完備,為全面開工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推進農業現代化】堅持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新增設施農業面積220公頃,新增無公害河蟹養殖面積1333.33公頃,發展認養農業面積666.67公頃。開墾耕地1233.33公頃。農業綜合開發333.33公頃。糧食產量保持較好水平,總產量達到8.36萬噸。


  【宜居鄉村建設提檔升級】年內,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全市率先實現全域化美麗鄉村。投資8700萬元,完成全區28個示范村建設,硬化路肩231公里、鋪設彩磚60萬平方米及牙石48.6萬延長米。栽植綠化樹木20.4萬株。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步伐加快,超市、衛生室、大眾浴池按標準運營,實現燃氣工程村村通,入戶率達到85%。文化體育設施齊備,群眾生活豐富多彩,居民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提高。


  【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堅持問題導向,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體制機制加速形成。實施國有葦場體制改革。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本著解決問題、盤活資源、效益優先原則,推進國有葦場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兩葦場、振興造紙與誠通集團合作的旅游和造紙兩大板塊順利推進,葦紙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推進社會治理體系改革】積極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加強基層建設工作。完成鎮(街道)“三定”工作,形成經濟區、鎮(街道)、村(社區)三個層級網格設置,細化明晰權力清單和公共事項服務清單,實現機構、編制、職能、人員、待遇、保障、平臺七個到位。


  【深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成立葦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建立集團【管理架構和有效運行機制】解決債務化解、資產盤活、建設融資等問題,促進資源、資產與資本、資金的合理流動和有序進退,著力形成區域性國資運營公司。


  【改善民生】堅持以人為本,著力保障民生,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民福祉。農墾危房改造完成991戶。東郭、歡喜嶺總建筑面積17.5萬平方米棚改項目主體工程實現竣工。域內11381戶村屯飲水改造全面完工。濱海路繞行線建設和鄉村公路大中修改造高標準完成,群眾出行條件得到改善。


  【加大教育衛生投入】年內,投資678萬元對石新鎮中心幼兒園進行維修改造。進一步完善盤錦市中心醫院遼河口分院、羊圈子衛生院及石新衛生院建設,推進一體化管理,提高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水平。


  【鼓勵扶持創新創業】年內投資200萬元建成實用面積2000平方米創業孵化基地,引進瑞美石油等10家企業入駐。積極落實扶持政策,推進小微企業發展,新增小微企業58家、個體工商戶172戶。開展技能培訓2302人,新增就業1560人。


  【鞏固提升社會保障】加大貧困群體救助力度,對586戶、1222人低保戶發放低保金及各種政策性補貼647萬元。建立貧困人口二次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大病救助等保障機制,共發放救助金792萬元。建立完善長期精準扶貧機制和措施,實現881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維護社會穩定】堅持安全穩定常態化管理,安全生產持續平穩,食藥品安全穩步提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治安態勢良好。信訪積案化解成效明顯,穩控率達到100%,在全市信訪穩控工作中排在前列。深化依法行政,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復,滿意率達到100%。


  (霍明澤)


  遼河口生態經濟區領導成員名單


  黨工委書記  楊昕


  主任、黨工委副書記


  馬曉春(11月任職)


  副主任、黨工委副書記


  齊東風(7月任職)


  紀工委書記  馬賀剛(9月任職)


  副主任  許彬


  李峰


  張赫偉



  盤錦紅海灘濕地旅游度假區


  【概況】年底,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8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370萬元,完成年初目標的100%;新增貸款完成1.355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服務業項目6個,完成年計劃的150%;竣工億元以上服務業項目3個。


  【招商引資】年初以來,度假區“請進來”企業共31家。其中市領導會見企業13家,到訪普通企業18家。累計“走出去”15次,拜訪企業共118家。共完成簽約注冊項目5家,分別是盤錦愛英斯溫泉度假城有限公司投資的紅海灘木屋溫泉酒店項目、青島獵鷹滑翔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的紅海灘飛行基地項目、盤錦八璽濕地旅游有限公司投資的濕地觀光農場項目、盤錦傳暢農業觀光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的稻米文化博覽園項目、沈陽博陽兄弟傳媒有限公司投資的國際馬戲嘉年華項目,其中紅海灘木屋溫泉酒店項目、濕地觀光農場項目現已開工建設。


  【項目建設】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項目建設情況。共完成了10項重點項目建設。分別為: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降灘工程;接官廳給排水管網工程;接官廳及背海面護坡工程;接官廳連廊維修工程;小島閑情背海面服務區工程;向海同心背海面服務區工程;稻夢空間升級工程;稻夢空間供電升級改造工程;情人島背海面服務區工程;愛情宣言廊回車區硬化鋪裝及圍擋工程。


  遼河醉美濕地項目情況。共完成了12項重點工程。分別為:葦海迷蹤、蓮花湖、生態停車場等土方工程;葦蕩迷宮及茶室建設及裝修工程;葦海迷蹤碼頭棧道工程;生態停車場及蓮花湖上下水系工程;水上娛樂區工程;沙湖橋涵工程;葦海迷蹤景點沿線停車場工程;蓮花湖景點場地硬化工程;生態停車場道路及場地硬化工程;遼河觀景臺、北大門、沙湖、海南三及醉美濕地沿線等綠化工程;向海面四處觀景平臺、雙臺夕照房屋、四干路口大門、沙湖護坡護欄、環保衛生間基礎及太陽能供電等工程;葦蕩迷宮及茶室太陽能供電工程。


  高標準實施宜居鄉村建設。完成了10KV配電工程架空線路鋪設、地埋管道鋪設以及直立墻工作;完成知青總部后院房屋改造及裝修工程;完成綠化養護工作;完成紅海灘4號井工程。


  【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2016年,度假區內轄的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醉美濕地景區共接待游客109.12萬人次,門票收入6407萬元。


  加大市場開發力度。詳細制定了全年營銷方案和科學合理的價格政策,并針對景區的淡、旺季設置不同價格體系。對市場進行分類,將遼寧省14個地級市為景區一級市場;北京、天津、唐山等為景區二級市場;濟南、濰坊、承德等城市為景區三級市場。在盤錦本地篩選10家旅行社作為直通車合作社,設計出盤錦地接線路“紅海灘廊道+”推送到外地市場。外地市場分別在重點城市設立直通車重點合作代理旅行社,直通車線路按照一日游、兩日游、多日游、親子團、學子團、社區團等區分產品類別,確保淡旺季客源市場價格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確定重點區域市場,實施重點營銷。加強沈陽、大連、北京、天津、長春、哈爾濱等重點城市的市場營銷,“走出去,引進來”拜訪市場。全年共拜訪北京、天津、秦皇島、唐山、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等5個省區共25個城市,共簽訂協議800余份。組織開展景區推介工作。參加了“東北旅游景區聯盟-2016年長三角地區推介會”、“盤錦市旅游局組織的全省四季旅游活動”、“第二十一屆中國北方旅游交易會”、“2016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等大型旅交會。進行線上推廣。分別在美國時代廣場LED屏、自助游雜志、遼寧年鑒刊登了廣告,在國內200家移動客戶端進行了文字推送,日本富士電視臺《世界最不可思議的地方》欄目對廊道景區進行了報道,央視對2016紅海灘馬拉松賽事進行了直播,遼寧電視臺經濟頻道《十一假期好去處》進行了報道,微廊道公眾號及濕地公眾號、嗨盤錦、樂活盤錦等微信平臺進行了頭條推送,加入“遼寧五市”(大連、盤錦、本溪、鞍山、丹東),聯線六日游旅游產品,活動與宣傳緊密結合,景區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同時,策劃舉辦系列節慶活動,深度開拓客源市場。分別舉辦了“約會春光紅海灘徒步大會”、母親節活動線上活動、中國旅游日、“愛你日”、環紅海灘山地自行車賽、魏書生中學學生徒步活動、歡慶六一兒童節、海洋日、粽香端午文化節、父愛如山·大愛父親節、盤錦—雅典馬拉松友好城市簽約暨“盤錦商業銀行”2016盤錦紅海灘國際馬拉松啟動儀式、“印象遼寧·夢想中國”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紅海灘·異國風”——2016中俄畫家采風行、炫動紅海灘·共舞青春季紅海灘2016國際青少年藝術節、“盤錦市商業銀行”2016紅海灘國際馬拉松賽、河北承德旗袍秀、太極推手陳小旺大師授牌儀式、2016全國豐收季首發儀式、遼河油田徒步活動。


  大力推進智慧型景區建設。完成智慧型景區建設工程,實現了景區宣傳、在線預訂、快速兌換、在線互動、語音導覽、語音講解等服務,極大的提升了游客體驗滿意度。按5A級景區標準制作的官方網站已實現了網上訂票、購票以及景區的介紹、講解、導覽等功能。建設了自有的電子分銷系統。實現了電子票驗證平臺的統一,極大地減少了游客驗票等待時間。增加三臺自助式取售票一體機。實現了銀行卡、支付寶、微信支付購票功能,極大地方便了游客購票。


  5A級景區創建工作有序推進。為盡快地推進廊道景區創5A工作,確定聘請5A級景區評定專家組作為廊道創5A工作的技術指導團隊,確定北京天一和恒景觀規劃設計院作為創建國家5A級景區的技術指導單位。成立了度假區5A創建組,已向遼寧省旅游局遞交了“AAAAA”級景區創建申請。


  【簡政放權】對下放到度假區的四批行政審批事項共228項權限進行了梳理。為確保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細化了內資企業注冊、外資企業注冊和建設項目審批業務辦理指南及流程圖并制作圖板公示上墻。為進一步方便企業,編制了企業服務信息登記表,制作了代辦服務信息卡。加強園區行政審批的規范管理,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建立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機制。實行“審批事項五公開”制度,制定“服務態度”、“工作紀律”、“服務質量”等具體要求并公示。


  【體制機制創新】建立了新型薪酬、績效機制。建立并推行重業績、講回報、強激勵、比貢獻、硬約束的全員績效考核管理機制。從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三方面對每名工作人員進行評價。實行了全員招商的制度,人員比例占全體人員的73.5%。采取多結構的收入分配模式,實行以崗定薪、優勞優酬、能高能低的收入分配新機制。


  建立了新型用人機制。建立了以“全員聘用、檔案封存、競爭上崗、績效考評、獎優罰劣”為核心的人事制度。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大力推行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確定了以工作績效評估為主要內容的科學考評機制。(李巖)


  盤錦紅海灘濕地旅游度假區領導成員名單


  副主任  李震



  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概況】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8億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62.7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51億元,稅收收入10.2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670萬美元;外貿出口總額5341萬美元。


  【項目建設】新簽約注冊項目33個,北京和田星通、北京卓越臻品、深圳中蒲實業等項目成功簽約入駐。新開工項目15個,陜汽金璽基于國產機器人的鋁鎂合金容器裝備自動化生產線建設項目、中藍光學鏡頭、海興科技智能工廠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竣工億元以上項目18個,盛世康空氣凈化材料生產線二期、福瑞電子物聯網軟件開發、科安隆石油焦綜合利用(一期)等項目陸續竣工投產。同時積極推進重點續建項目12個。


  【產業結構調整】石油天然氣裝備制造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鼓勵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天意地質旋轉導向鉆井系統技術順利通過成果鑒定,并成功進入油田市場;陸海研究院水下機器人項目正在積極研發中;瑞邦石油基于國產智能裝備采油智能閉環控制節能裝置自動化生產線項目填補國內空白,一系列高科技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石油加工及潤滑油產業向精細化發展。北瀝公司30萬噸/年餾分油加氫裝置項目進入收尾階段;潤滑油檢測工程研發中心項目有序推進;推動北瀝公司與廣東歐派斯公司合資合作進程,對接路博潤、潤英聯等國際知名添加劑公司到盤進行實地考察。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興起。電子信息產業形成集聚發展的態勢,電子產業園竣工投用,中藍光學、北京路成、東莞研杰等3家企業入駐并相繼投產達效。“互聯網+”經濟初見成效,福瑞電子、技星科技公司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產品升級。培育發展綠色產業,大力支持東躍公司鋼結構裝配式住宅項目,化解過剩產能。


  【體制機制創新】深化投資和服務便利化改革,提高行政服務效能。推進“四不”園區建設,實施“多規合一”改革、公司注冊電子化改革,進一步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效率;實施市場化運行,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社會資源,建立專業化代辦服務機構,完善審批事項全程代辦制度;借鑒盤錦市“1+5+2”國資改革經驗,啟動了平臺公司改革;跟蹤關注油田多種經營企業改革進程,相關改革方案已報至中石油集團公司;全面推廣PPP模式,重點推進“雙創”基地、綜合管廊、禹王集團搬遷項目建設。


  【豐富創新創業體系】強化創新創業服務,助推升級發展。科技孵化器運行良好,相繼獲批省小微企業創業示范基地和國家級眾創空間,在孵企業35家,入駐率達80%。產業聯盟作用凸顯,成員單位增至116個,借助聯盟平臺,已實現簽約引進企業9家;先后在北京、盤錦兩地召開了技術交流、項目對接會和國際市場開拓研討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發揮投資牽動效應,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的支持,共有6個項目通過審批,獲批資金7.01億元。重點推進“雙創”基地建設,形成對初創期及成長期小巨人企業的強大承載能力。


  【服務平臺建設】不斷完善服務體系,提升企業服務效能。推進科技創新。新申報高企5家,累計獲批27家;新獲批小巨人企業11家,累計獲批26家;新獲批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累計獲批24家;中藍電子和天意公司獲得省級產業專業技術創新平臺稱號;申請發明專利11項,累計獲批50項;通過省科技成果轉化認定6項,引入研究院4家、院士工作站1家。加快“走出去”步伐。利用企聯平臺,組織8家企業參加“第十六屆俄羅斯國際石油天然氣設備及技術工業展覽會”,支持陸海等重點企業自主參加國際頂級展會,委托遼寧華俄、陸海、跨克等公司在俄羅斯、伊朗、墨西哥及中亞地區設立了辦事處,積極推進出口基地建設。加強融資服務。通過發債融資8億元,解決園區建設資金不足問題;與柒零基金公司合作,政府投入引導資金,建立了創投基金和中小企業扶持基金;與建行、華夏銀行合作的產業投資基金和電子產業發展基金正在推進中;海興科技、道博爾、科宇機械等5家企業成功在新三板掛牌。實施人才強區。支持中藍電子、陸海研究院等重點企業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推進建設青年公寓、專家公寓,為企業引進人才提供服務;成立了人才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作用,積極落實各級配套政策,建立完善人才“引進、留住、用好”機制,解決青年創業人才及高端人才后顧之憂。


  【基礎設施配套】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功能,提高項目承載能力。重點推進PPP項目建設,盤錦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審批服務大廳“三污”正式投入運行,電子產業園達到企業入駐條件,雙創基地和綜合管廊項目開工建設;三廠地區改造工作已經啟動,形成了工作方案初稿,禹王集團搬遷工程有序推進。全力推進園區主干路工程建設,油英路、油英南路、興油街、聚財街等工程正在施工建設,經二路南段已經完成施工。開展環境整治,種植喬灌木80余萬株,綠化面積15萬平,啟動了高新園行道樹冬季移植補載工程,園區環境質量不斷優化。


  【黨的建設】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兩學一做”為契機,強化黨員干部隊伍的思想教育和作風建設,切實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按照區委要求,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習、研討有序展開,問題整改同步跟進,建立了“一帶一”教學機制,黨員的黨員意識、黨章意識、黨規黨紀意識及綜合素養不斷增強;緊跟區委步伐,召開專題會議,及時啟動中央和省委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有關工作,制定整改落實方案、任務分解和責任分工表及專項整改方案,各項工作迅速展開,開展了黨費收繳工作、轄區內黨員組織關系排查、基層黨組織換屆工作,成效顯著。


  創新非公黨建工作模式。結合園區實際,不斷創新非公黨建的管理運行模式,以“企業社區”黨委主抓非公黨建的工作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也得到了廣泛認可,先后被《中國組織人事報》《遼寧日報》等各級媒體刊發,7月23日全省非公黨建現場會在高新區召開,10月20日在全省非公黨建座談會上高新區作了經驗介紹。


  積極推進非公黨建工作。按照非公黨建“提質擴面”和黨建工作雙覆蓋“百日攻堅”要求,進一步完善“企業社區”黨委工作體系,加大非公黨建工作力度。完成“書吧”和職工活動中心改造升級,充分發揮“功能區”作用,通過開展讀書交流會、“堅定理想信念、做合格黨員”主題演講比賽、排球賽、羽毛球賽、觀看先進人物影片等系列活動,不斷激發出黨員干部工作熱情;完善了科技孵化器、陸海研究院、海興科技、盛世康、禹王集團等基層黨建活動中心建設,發揮典型效應,以點帶面推進載體建設規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化;啟動了黨建APP平臺建設。(王志東)


  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領導成員名單


  黨工委書記  陳寶庫(4月離任)


  孟鑫(4月任職)


  主任、黨工委副書記


  孟鑫(4月離任黨工委副書記)


  黨工委專職副書記


  劉偉


  副主任、黨工委委員


  張永群


  任智勇



  盤錦精細化工產業園


  【概況】2016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所屬工業總產值實現36.4億元,比上年下降11.5%;所屬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9.1億元,比上年下降22%;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4.75億元。其中,基本工業類項目實現10.5億元(不含華錦項目實現8.7億元),比上年下降14%;基礎設施類項目實現4.24億元,比上年增長324%;主營業務收入實現34.5億元,比上年下降20%;稅收收入實現1.2億元,比上年增長5%。


  【規劃征地】編制完成產業園區“十三五”發展規劃,協調規劃部門進行園區30平方公里規劃控規調整工作。已完成園區17.5平方公里規劃環評的第一次專家評審工作;同時進行12.5平方公里規劃環評編制工作;完成園區環城西路以西,北二街以北約850畝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工作,增加土地可利用空間,以滿足園區危化品停車場及精細化工產業化基地項目建設需求。


  完善陸家鎮趙家村約1000畝臨時性占地的征地補償手續及約3100畝用地的地上附著物清查和補償工作;完善宋家村征用1100畝土地內,地上附著物清查和補償工作。完成趙家村和上梢子村占地轉征地的相關征地補償工作,同時做好失地農民安置保障工作。對園區新上工業項目按項目建設程度進行組卷申報土地指標和辦理土地招拍掛等手續。


  【基礎設施配套】在新增宋家1100畝土地內續建4條道路、給排水及路燈等工程,道路全長約4公里,已完成雙工街道路地下排水管線及0.9公里長黑色路面工程,完成工業一街、工四路地下排水管線及共1.5公里長道路黑色路面工程,完成工五路地下排水管線及砂礫墊層工程。完成1條10千伏雙回供電線路前期建設方案及施工圖設計工作,線路從馮家變電所引出全長約2公里。續建完成園區綜合管廊一期工程,管廊全長約3.5公里,一期約1公里管廊工程已經完成,10月進行二期約2.5公里管廊工程施工,預計2017年5月完工,同時完善綜合管廊承載相關的供氣、供暖、蒸汽、污水、通信等管網配套功能。完成與華錦集團污水處理廠并網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承擔園區精細化工項目污水處理,園區污水預處理廠污水量與園區其他項目排出工業污水量合計總量為2500立方米/天,最后匯集到園區工業污水儲存罐內,通過壓力管道排入華錦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完成園區孵化基地污水處理能力為250立方米/天的污水預處理廠,儲存污水能力為2個5000立方米的污水儲存罐,進華錦污水處理廠長4公里的DN200主管線工程設計工作,污水預處理廠工程已經開工建設。


  完成從中華路東側花園小區附近接入園區西部規劃區的DN500供水管線工程規劃審批及施工圖設計工作,供水管線沿紅旗大街北側鋪設,全長約5公里。其他相關配套的供水、供電、供氣、污水、供暖、蒸汽、通信管線等工程陸續建設中,基本達到建成區“七通一平”標準。


  【招商引資】產業園區始終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招商人員全力以赴,全年“走出去”90余次,拜訪企業280余家,“請進來”企業百余家,儲備項目近百個。成功簽約項目21個。新開工項目14個,完成全年計劃8個的175%。已竣工項目9個,完成年計劃8個的112.5%。


  【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一、孵化基地項目總投資約6.2億元,總占地面積79公頃,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分五期建設,一、二、三、五期項目工程已全部完工,已具備企業進駐條件。四期工程預計2017年5月完工。


  完成精細化工企業孵化基地三期主體工程及相關的外網配套工程,三期占地90畝,建設中試車間10棟,附屬配套樓2棟,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基本滿足項目使用要求。


  完成孵化基地五期主體工程及相關的外網配套工程,五期占地90畝,建設中試車間12棟,總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廠房主體工程已完工。


  新建孵化基地四期工程,四期占地170畝,建設綜合樓1棟、危化品倉庫5棟、中試車間14棟,總建筑面積28000平方米,同時建設園區孵化基地250噸/天污水預處理站一座。14棟標準廠房已完成8棟,其余6棟為企業定制預留;5棟危化品倉庫正進行主體及鋼結構彩板安裝;污水預處理站反應池及分解池底板已施工完成,綜合用房及設備間主體已施工完畢并投入使用,室外地下管網工程及室外地坪因季節氣候原因預計2017年5月完工。


  二、沙發產業園總占地120畝(一期占地65畝),共建設兩大功能區:管理綜合樓和生產廠房區。管理綜合樓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生產廠房區建筑面積35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7500平方米。一期工程8棟生產廠房主體及鋼結構彩板工程已完成,綜合樓工程主體已封頂,室外地下管網工程已施工完畢,正進行廠房及綜合樓內部裝飾工程施工。室外地坪因季節氣候原因預計2017年5月完工。


  根據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調整進程,完成園區環城西路以西,盤曙路以北4條規劃主干道路、給排水、路燈工程等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其中兩條道路北一街、北二街施工圖設計工作,并北一街已經開工建設,完成道路地下排水管線及砂礫墊層工程;同時進行北一街以北區域內危化品停車場項目工程施工,以滿足項目使用需求。


  【綜合服務】不斷完善項目一條龍“保姆式”服務,全力推進項目各類建工手續,全年共為企業協調辦理相關手續70余件,為項目盡快開工建設、早日投產打下堅實基礎。為盤錦普瑞興、盤錦斯芬克司、盤錦格林凱默科、盤錦佳合晟世、遼寧錦聚、盤錦雅奧等13家企業辦理項目備案手續。積極協調遼寧健凱等公司新入駐項目辦理工商注冊,為盤錦藍海石化、遼寧海德鑫化工辦理項目技術改造備案;為遼寧佰達佰利、盤錦杰潤、遼寧吉人、中觸媒等6家企業辦理土地證過戶;為遼寧領航者、盤錦洪鼎等企業辦理施工圖和抗震審查;為盤錦中泓化工等企業辦理施工監理招標手續;并指導督促企業做好項目安評、環評及消防等手續辦理。同時,取得市環保局對園區17.5平方公里規劃環評的批復,并積極協調推進華錦老原料基地改造項目及園區孵化基地的規劃、環評和安評等前期手續辦理。現華錦老原料基地改造規劃環評報告已編制完成,由省環保廳組織第一次專家評審。協調政府各相關部門涉及產業園區企業事項80余件,各種數據統計,相關材料報送150余次;接待省、市、區各級領導及部門對產業園區企業調研的協調30余次。


  【干部作風建設】加強班子建設。認真落實理論學習制度,加強班子的思想建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學習省委、市委及區委會議及領導講話精神。積極貫徹民主集中制,加強班子的組織建設。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各項原則要求,重大問題經集體討論研究決定。強化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班子成員、正副職之間做到常溝通、多商討,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始終與上級黨組織保持一致,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作思路,把工業園作為開展工作的主戰場,在工作中發揮堅強的領導作用。


  干部隊伍教育管理不斷加強。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干部參照標準,查找自身問題,并及時整改。繼續實行“5+2”工作制度。園區管委會在法定5個工作日的基礎上,基本取消了雙休日休息,利用周末總結一周工作情況,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為下一周開展工作做好計劃,切實增強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于玲)


  盤錦精細化工(塑料)產業園領導成員名單


  主任、黨工委書記


  張野


  副主任  顧明思


  玄峰松


  張玉福



  遼寧北方新材料產業園


  【概況】2016年,園區實現規上企業總產值109億元;規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9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億元;實現增加值12億元;產業集群銷售收入150億元;實現稅收1億元;實現工業用電量1.2億千瓦時;引進內聯資金6.6億元。


  【招商引資】2016年,外出招商40余次,拜訪企業及科研院所240家,參加各類產業峰會、項目洽談會12次。“請進來”企業、考察團體近100批次,接待客商300多人。園區已成為中國國際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并獲得《中國企業家報》等著名媒體評選的“中國最佳營商環境百強園區”及“全國最佳營商環境十強新材料園區”的光榮稱號。成功引進山東躍馬高端移動凈化設備等26個項目。


  【項目建設】注重要素保障,提供項目建設發展平臺。順利完成產業園規劃環評和環保產業園控詳規劃,成功清理“五小企業”,清理盤活土地203畝、廠房3萬多平。承接權力下放,項目服務功能更加完善。已獨立辦結政府下放的立項、土地預審、環評、規劃、施工等相關審批手續60余項。強化責任機制,確保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實行“六個一”項目推進機制,確保企業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全年實現新開工項目9個,續建項目8個,竣工項目5個。


  【配套建設】堅持科學規劃。確立了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的“兩新一高”產業定位。建設國際高科技育成園、專用車制造基地,引進韓國ES植物型化妝品、北京天博勝消毒車等項目。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全年實現基礎設施建設投資7232萬元,鋪設道路2950米,同時鋪設配套排污管線2450米;栽種綠化樹木4100株,換填綠化土4500立方米;鋪設曙光蒸汽管網2350米;設計安裝路燈40盞。打造環境提升工程。清理繞陽河邊溝3500米,修繕道路17500平,更換人行道磚5萬平方米,建設綠化帶2.4萬平方米,對園區內樹木進行了修剪、塑型,并設置標志牌、宣傳牌2處;投資350萬元,為企業統一設計、更換、翻新門牌20余戶,并對企業廠房和圍墻進行了粉刷,園區面貌煥然一新。


  【優化發展環境】有效理順園區管理體制。進一步推進機制體制改革,“四不園區”管理模式基本成型,內設“五部兩局”,實現縣綜合執法等部門派駐園區執法。營造良好的投資軟環境。開展企業網格化管理,建立“重、難、疑點”事項快速審批機制,為升陽、金田、科隆等多家企業解決問題300余件。加大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信息網絡,配齊安全生產監管員,集中開展拉網式安全隱患大檢查,共排查整改安全生產隱患30多起。


  【黨建工作】健全組織體系,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以做合格黨員為著眼點和落腳點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堅持“實踐引領”,開展切合園區實際的多彩黨日活動。全年共樹立先進典型20人,采納合理化建議500余條,直接或間接創造經濟效益超過千萬元,為企業職工解決困難問題280件,真正實現了企業發展與黨建工作的“共贏”。(張亮)


  遼寧北方新材料產業園領導成員名單


  主任、黨工委副書記


  王學林


  副主任、黨工委委員


  盛昕


  副主任  孫麗紅


  王書建


  大洼臨港經濟區


  【概況】2016年,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8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2800萬元,實際利用外資1300萬美元,協助企業對上爭取資金獲批1.25億元。新簽約項目30個,新開工項目6個,新竣工項目8個,推進重點意向項目20個。成功申請納入國家發改委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和國家增量配電改革試點園區。


  【招商引資】按照全面打造遼東灣新區重大項目配套基地和盤錦港后方物流加工腹地的發展定位,持續深化與遼東灣新區的深度融合,結合臨港經濟區發展實際,科學確立了木材及木制品加工、大宗商品倉儲物流、新型材料制品、能源裝備制造、安全應急裝備五大產業集群的產業發展定位。“走出去”參加域外招商活動及各類展會11次,考察企業30余次,“請進來”考察洽談的重點企業53家,累計對接企業600余家,完成簽約項目30個。樂泰鋁制品戶外家具、尚品非織造布、鑫陽光米業等重大產業項目的引進和盤活,全面提升了經濟區的對外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


  【項目建設】圍繞“四個一批”項目建設梯次推進格局,堅持服務與監管“兩手抓”,有效提升了項目建設質量。經濟區累計落地項目37個,重點完成了中國物流東北基地、樂泰鋁制花園家具及園藝裝飾件生產等6個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完成了智人科技、騰躍鋼構二期等8個項目竣工驗收工作;故鄉農場糧食深加工項目的盤活,使“僵尸企業”煥發出新的活力。協助乾豐管業、祥宇管道、智人科技等企業納入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小巨人”企業;協助中國物流獲批國家發改委專項建設基金7500萬元、智人科技獲批省直投基金4800萬元;協助華楓實業、祥宇管道納入市級智能制造基金庫,為企業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建設省級開發區、打造以港強市隆起帶的標準,科學調整了經濟區12平方公里起步區總規和控祥規,編制完成了經濟區環評報告。實施了總面積17700平方米二期標準化廠房建設工程,第一棟廠房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兩座污水處理廠建成并投入使用;集中供熱和集中供燃氣輻射范圍逐步擴大,啟動了周邊住宅小區集中供熱并網改造工程。建設完成標準化廠房4號路、5號路計344米道路工程并鋪設排水管線270米;啟動實施了以道路、排水為重點的青鳳村小五號村屯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完成了御瓏國際商住小區工程收尾和配套廣場建設。組建了臨港物業公司,全面接管梧桐苑回遷居民小區物業管理工作,承接了園區道路管護、綠化養護、公共設施維護等工作,在經濟區重點區域增設了指示標牌,園區環境管護工作步入規范化軌道。


  【破解建設發展難題】按照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的原則,積極爭取用地指標,完成工業項目農轉用組卷518畝、土地使用證發放103畝,推進土地規劃調整1400畝,為項目建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空間保障。適時召開銀企對接會,幫助祥宇管道、九鼎宏泰等企業爭取貸款8550萬元;盤活了廣佳融資擔保公司,為企業擔保并委托貸款3500萬元,有效解決了企業融資難問題。積極對接大連理工分院、盤錦職業技術學院及遼東灣新區高科技企業,召開人才對接會,儲備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00余人;并結合當地群眾就業意向,為域內企業輸送各類技術工人380人,專業技術實訓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實施全程代辦,推行容缺受理和資料聯審共享機制,實現了與市、區相關行政審批部門“無縫對接”,“四不”園區建設走在全市前列。(張佳囡)


  大洼臨港經濟區領導成員名單


  主任、黨工委書記


  楊棟


  副主任  張福泉



  盤錦高升經濟區


  【經濟指標】2016年,盤錦高升經濟區全口徑實際到位內資完成10.2億元;全口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2億元;外貿出口完成700萬美元;向上爭取資完成2107萬元;形成稅收1832萬元。


  【項目建設】2016年,實現竣工項目8項,主要有:總投資3億元的遼寧寶迪恩彼項目、總投資2億元的盤錦宋大房食品加工項目等。推進新開工項目6項,主要有:總投資12億元的盤錦光明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盤錦豐澤園精制米生產項目等。


  【招商引資】截至2016年年底,完成簽約引進項目12項,市長會見項目36項,策劃包裝項目10項。其中簽約項目主要有:總投資1億元的盤錦綠之康設施農業大棚項目、總投資0.8億元的盤錦佰樂參人參飲料等飲品項目等。


  拓展融資渠道,成功爭取中央專項建設基金扶持。為解決企業貸款難、融資難問題,高升經濟區積極與縣相關部門協同合作,已成功申報盤遼寧九鼎宏泰防水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盤錦高升經濟區水飛薊及相關產業孵化園項目和盤錦光明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共申請中央專項建設基金1.6億元。


  【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了經濟區基礎配套工程建設。完成污水處理廠辦公樓及廠區主體工程建設;圍繞寶迪項目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正常運營投產的現實問題,通過拆分土地、資產劃撥等方式幫助企業盤活現有資產,推進了現代農業創業大廈建設;開啟了現代農業中小企業創業園建設;完成了健康產業園兩條支路及配套工程建設,開啟了園區支路供熱管線鋪設工作;完成了周邊水線恢復工程及全年綠化指標工作。共完成恢復水線5200米,完成土方12000立方米。栽植金枝柳、山楂樹15400株。


  推進了新市鎮及配套工程建設。林翠廣場小區一期、商網及小區內基礎配套已建設完工。二期已完成42棟樓的主體建設。


  【服務企業】提升了窗口服務質量。積極實行了“一次性告知”制度、“立即辦理”制度,2016年共為經濟區內20多家企業辦理了相關手續約150多項,實現了“四不園區”建設。開展了安全生產工作。成立了安全生產部,實行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定期深入企業巡查,保證安全生產“零”事故。


  【黨的建設】認真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切實加強了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定期組織開展了機關專題理論教育等活動。積極制定了《高升經濟區紀工委工作職責》、《高升經濟區紀工委日常工作制度》等監督制度,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提升黨員干部本領水平。


  (孫亞男)


  盤錦高升經濟區領導成員名單


  黨工委書記  師勇


  主任、黨工委副書記


  尹久輝


  副主任  張明


  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