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盤錦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征求
公眾意見的公告(已完畢,已回復)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的通知》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遼寧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有關要求,結合盤錦實際起草了《盤錦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F將《盤錦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征求公眾意見。
一、征求意見時間
2024年8月1日—2024年8月15日
二、意見反饋途徑
聯系電話:0427-2807775
電子郵箱:stjdqk@163.com
信函方式:盤錦市興隆臺區石油大街147號 ,郵編124010
截至8月15日,共收到社會各界反饋意見0條,擬采納0條。
盤錦市生態環境局
2024年8月1日
?。ǘ┩苿赢a業綠色低碳發展。嚴防“散亂污”企業反彈。積極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2025年底前制定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ㄈ┩七M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使用低VOCs含量的涂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推進鋼結構、工程機械等行業企業,在技術成熟工藝環節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中全面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和膠粘劑。每年至少開展一次覆蓋20%使用企業的抽檢。(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優化能源結構,加速能源清潔低碳高效發展
?。ㄋ模┓e極開展燃煤鍋爐關停整合。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有序推動煤炭減量替代。按照“以氣定改”原則推進工業燃煤天然氣替代。城市建成區原則上不再新建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到2025年,基本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ㄎ澹┏掷m推進清潔取暖。科學規劃制定散煤治理方案,做好天然氣、電力等能源保障。推進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燃煤鍋爐關停整合。到2025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項目按時完成改造任務,城區(含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縣城基本實現清潔取暖。(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盤錦供電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優化交通結構,大力發展綠色交通運輸體系
?。┏掷m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加快“公轉鐵”“公轉水”,推進鐵水、公鐵、公水等多式聯運、大宗貨物“散改集”。到2025年,沿海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高于70%。(責任部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盤錦港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進燃油車輛清潔化。全面實施輕型車和重型車國6b排放標準。實施汽車排放檢驗和維護制度,加強在用車環保達標監管,嚴格落實機動車排放定期檢驗標準及規范。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符合強制報廢情形的機動車報廢回收企業按規定回收拆解。加強重型柴油貨車路檢路查、集中使用地和停放地的入戶檢查,利用黑煙抓拍、遙感檢測技術手段進行監督抽測,年抽查率不低于20%。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在公交、環衛、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應用,持續推進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火電、煤炭、有色等行業和物流園區推廣新能源中重型貨車,發展零排放貨運車隊,到2025年,大宗貨物清潔方式運輸比例達到70%左右。(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盤錦供電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ò耍┘訌姺堑缆芬苿釉辞鍧嵃l展。全面實施非道路移動柴油機械第四階段排放標準。加快推進鐵路貨場、物流園區、港口及工礦企業新增和更新作業車輛和機械新能源化。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以施工工地、物流園區使用機械的尾氣排放情況為重點開展監督抽測,各縣區、經濟區年抽查率不低于10%。到2025年,完成城區工程機械環保編碼登記三級聯網。(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盤錦海關,盤錦港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全面加強成品油全鏈條全周期監管。加強成品油進口、生產、倉儲、銷售、運輸、使用全環節監管,堅決打擊將非標油品作為發動機燃料銷售等行為。提升貨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油箱中柴油抽測頻次,溯源追究相關主體責任。(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市稅務局、盤錦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苿痈劭诖熬G色發展。全面實施船舶發動機第二階段排放標準。依法淘汰高排放老舊船舶,具備條件的可采用發動機升級改造或加裝尾氣處理裝置進行深度治理。協同推進船舶受電設施改造和港口岸電設施建設,提高船舶靠港岸電使用率。(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盤錦海關、盤錦海事局,盤錦港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強化揚塵污染防治和精細化管理
(十一)加強工地和道路揚塵污染治理。推動產生揚塵單位落實揚塵管控責任,提高文明施工和綠色施工水平。建筑施工場地按標準設置圍欄,采取有效防塵降塵措施,及時清運建筑土方、建筑垃圾。強化場地內商砼車渣土車運輸管理,檢查車容車況和密閉措施,防止遺灑。加強道路揚塵管控工作,大力推行城市道路低塵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方式,增加道路清掃保潔車輛,提高機械化作業頻次,提高城市道路保潔水平。(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城管執法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訌娊斩捑C合利用和禁燒。提高秸稈離田效能,提升秸稈還田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培育壯大秸稈利用經營主體,健全秸稈收儲運服務體系以及秸稈綜合利用監測評價體系,提升產業化能力,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加強秸稈禁燒管控,精準劃分秸稈禁燒范圍,壓實秸稈禁燒市縣(區)街道村四級網格主體責任,綜合運用衛星遙感、高清視頻監控、無人機等技術手段,強化不利氣象條件下的監管。對秸稈焚燒問題突出誘發重污染天氣的,嚴肅追責問責。(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
?。ㄊ娀瘬]發性有機物全流程、全環節綜合治理。定期開展儲罐密封性檢測,污水處理場所高濃度有機廢氣要單獨收集處理,含揮發性有機物有機廢水儲罐、裝置區集水井(池)有機廢氣要密閉收集處理。企業開停工、檢維修期間,及時收集處理退料、清洗、吹掃等作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廢氣。企業不得將火炬燃燒裝置作為日常大氣污染處理設施。(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十四)推進氮氧化物染治理提升。全面排查鍋爐和爐窯環保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對無法穩定達標的進行分類整治。推進6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含電力)全面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生物質鍋爐應采用專用鍋爐,配套高效除塵設施,禁止摻燒煤炭、垃圾等其他物料。燃氣鍋爐實施低氮燃燒,推動取消煙氣再循環系統開關閥,確有必要保留的可通過設置電動閥、氣動閥或鉛封等方式加強監管。有序推進,6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含電力)達到超低排放,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澹╅_展餐飲油煙、惡臭異味和氨污染防控。嚴格居民樓附近餐飲服務單位布局管理。擬開設餐飲服務單位的建筑應設計建設專用煙道。強化惡臭異味擾民問題排查整治,對重點工業園區、重點企業安裝運行在線監測系統。穩步推進大氣氨污染防控。(責任單位:市城管執法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_展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強化源頭管控,合理部局煙花爆竹的銷售網點,嚴禁在政府依法劃定的禁燃區內燃放煙花爆竹。查處取締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的行為。(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局、市城管執法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完善大氣環境管理體系
?。ㄊ撸┘訌姴块T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市氣象局與市生態環境局建立全市重污染天氣預警、會商制度。聯合開展空氣污染分析研判和預警工作,聯合制作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開展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等級預報,加強霧霾天氣監測和分析,注重提高霧霾天氣的預警預報能力,每日提供未來7天天氣預報。建立盤錦市氣象部門重污染天氣應急氣象保障工作機制,制定《盤錦市氣象局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專項實施方案(試行)》,明確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流程。(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完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區域大氣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東北“三省一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框架協議作用,切實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污染共治。推進遼西地區各市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共同應對大氣污染物傳輸。(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氣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完善重污染天氣應對機制。2024年底前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優化重污染天氣預警啟動標準,提高區域污染過程預報準確率。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提升環??冃?,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結合排污許可制度,確保應急減排清單覆蓋所有涉氣企業,每年9月底前完成應急減排措施清單修訂。(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八、加強能力建設,嚴格執法監督
(二十)提升大氣環境監測監控能力。進一步完善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監測網絡,開展非甲烷總烴監測。定期更新大氣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全覆蓋。推動大氣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安裝自動監測設備,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并穩定運行,推動企業安裝工況監控、用電(用能)監控、視頻監控等。建設重型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遠程在線監控平臺。(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二十一)開展涉VOCs企業專項執法檢查。針對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涉VOCs企業,監督檢查液體儲罐、裝卸、敞開液面、泄露檢測與修復(LDAR)、廢氣收集、廢氣旁路、治理設施、非正常工況、產品VOCs含量等關鍵環節。加強執法監測聯動,重點查處無證排污或不按證排污、旁路偷排、未安裝或不正常運行治污設施、超標排放、弄虛作假等行為,督促問題整改到位。(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二十二)開展油品儲運銷專項執法檢查。對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碼頭、油船等,從發油、卸油、存儲、加油、檢查維護等方面開展檢查。重點檢查油氣處理裝置排放濃度與處理效率、密閉性、泄漏排放、企業邊界排放、油氣回收與處理設施運行情況等。(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盤錦海事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三)開展移動源專項執法檢查。對途經城市交通干道沿線、重點路口的柴油車,重點檢查柴油貨車尾氣排放達標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對污染控制裝置查驗、車載診斷儀系統(OBD)檢查、油箱油品抽樣檢測等內容。對車輛集中停放地及用車大戶進行入戶檢查檢測,柴油車重點檢查車輛維護、燃料和車用尿素添加使用臺賬及車輛尾氣排放達標情況,非道路移動機械重點檢查備案登記及排放達標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可查驗污染控制裝置、車用尿素、油箱油品抽樣檢測等。隨機選擇監測點對道路行駛車輛進行移動式遙感尾氣監測,篩查超標車輛。通過地方固定式遙感監測設備實時上傳的機動車尾氣監測數據,篩查超標車輛,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必要時可推送至公安交管部門。(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ǘ模╅_展商砼企業專項監管執法。對商砼企業及預拌混凝土生產銷售單位全面規范檢查,核查環評手續、建筑業資質和營業執照等手續是否齊全,嚴厲查處無資質企業違法違規生產、銷售混凝土行為。對非法經營的商砼企業進行清理取締。(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執法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督局,盤錦供電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五)加強決策科技支撐。開展臭氧來源解析、生成機理和傳輸規律研究,試點重點企業VOCs源譜分析,推進高活性VOCs組分物質減排。(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氣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落實各方責任,開展全民行動
(二十六)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部門抓統籌,屬地抓落實”的攻堅體系。各縣區、經濟區作為空氣質量改善任務的責任主體,對轄區內空氣質量負總責。相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對任務實施清單化管理,形成攻堅合力。(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ǘ撸┘訌姽ぷ鞅U稀?/span>建立完善大氣環境聯防聯控和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涉氣領域多部門聯合監管,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相關部門加強溝通配合,及時協調解決推進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氣象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局、市城管執法局、盤錦海關、盤錦海事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ǘ耍娀O督考核。將任務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調度工作任務和重大工程進展情況,對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推進不力、進度滯后、問題突出的縣區、經濟區,統籌運用通報、預警、掛牌督辦和約談問責。(責任單位:市政府督考辦、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ǘ牛┘訌娔芰ㄔO。加強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和污染源監控執法能力建設,不斷完善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監測網絡。加強監管執法技術裝備配備,指導基層提升監管水平。建立重大工程清單,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加大本級財政支持,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ㄈ╅_展全民行動。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大氣環境保護,推進信息公開,廣泛宣傳解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舉措、進展成效,多渠道受理大氣污染違法行為舉報,做好公益宣傳,倡導綠色文明環保生產生活方式。(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盤錦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政策解讀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為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鞏固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全面提升大氣污染防治水平。按照《國務院關于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的通知》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遼寧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結合盤錦實際,起草《盤錦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包括九部分,30項具體工作舉措。
第一部分為主要目標。到2025年,實現PM2.5年均濃度下降32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8.3%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0.7%以內;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10%以上。
第二部分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產品綠色升級。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積極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推進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使用低VOCs含量的涂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
第三部分優化能源結構,加速能源清潔低碳高效發展。積極開展燃煤鍋爐關停整合。到2025年,基本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持續推進清潔取暖。到2025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項目按時完成改造任務,城區(含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縣城基本實現清潔取暖。
第四部分優化交通結構,大力發展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持續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到2025年,沿海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高于70%。推進燃油車輛清潔化,全面實施輕型車和重型車國6b排放標準。加強非道路移動源清潔發展,全面實施非道路移動柴油機械第四階段排放標準。全面加強成品油全鏈條全周期監管。推動港口船舶綠色發展,全面實施船舶發動機第二階段排放標準。
第五部分強化揚塵污染防治和秸稈精細化管理。加強工地和道路揚塵污染治理,推動產生揚塵單位落實揚塵管控責任,提高文明施工和綠色施工水平。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壓實秸稈禁燒市縣(區)街道村四級網格主體責任。
第六部分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強化揮發性有機物全流程、全環節綜合治理。推進氮氧化物染治理提升,有序推進,6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含電力)達到超低排放,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開展餐飲油煙、惡臭異味和氨污染防控。開展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嚴禁在政府依法劃定的禁燃區內燃放煙花爆竹。
第七部分完善大氣環境管理體系。加強部門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市氣象局與市生態環境局建立全市重污染天氣預警、會商制度。完善重污染天氣應對機制,2024年底前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每年9月底前完成應急減排措施清單修訂。
第八部分加強能力建設,嚴格執法監督。提升大氣環境監測監控能力,進一步完善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監測網絡,開展非甲烷總烴監測。定期更新大氣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全覆蓋。開展對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涉VOCs企業專項執法檢查。對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碼頭、油船等,從發油、卸油、存儲、加油、檢查維護等方面開展檢查。開展移動源專項執法檢查。對途經城市交通干道沿線、重點路口的柴油車,重點檢查柴油貨車尾氣排放達標情況檢查。開展商砼企業專項監管執法,對商砼企業及預拌混凝土生產銷售單位全面規范檢查,核查環評手續、建筑業資質和營業執照等手續是否齊全。加強決策科技支撐。開展臭氧來源解析、生成機理和傳輸規律研究,試點重點企業VOCs源譜分析,推進高活性VOCs組分物質減排
第九部分落實各方責任,開展全民行動。建立“部門抓統籌,屬地抓落實”的攻堅體系。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將任務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強監管執法技術裝備配備,指導基層提升監管水平。做好公益宣傳,倡導綠色文明環保生產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