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展改革委“雙問、雙送”“小快平”模式助力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市發展改革委以創新為引領,用實干破局,緊緊圍繞“三產發力做貢獻”,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全力以赴搶時間、拼進度、提效率,主動上門精準服務企業,進一步深化、實化、細化政策措施,為服務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2024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完成599.3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位居全省第5,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市發展改革委以“雙問、雙送”“小快平”模式賦能服務業發展的生動實踐,也是全市上下拼搏奮斗的最美注腳。
精心謀劃,全方位推進服務業經濟發展工作
服務業是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支撐。我市各地各部門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進一步樹立“爭先進位”的意識、鼓足“拼搶爭實”的勁頭,抓好當前服務業穩增長各項工作,以服務業的攻堅突破釋放更多經濟增長點。
市發展改革委將服務業發展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聚焦批零住餐、交通運輸等7大行業,實施“日調度、日報告、日研判”工作機制,逐項分析研判,發現薄弱環節,點對點、人對人對接問題解決情況,實現了服務業重點行業全覆蓋、企業經營主體全覆蓋、調度工作全覆蓋。
在了解到服務業經濟運行趨緩后,服務業與交通運輸科科長宋歌辦公室的燈光亮到深夜。她一邊揉著布滿血絲的眼睛,一邊還在仔細核對文件內容,連夜形成《服務業業務指導手冊》,明確各部門分工。從2024年到現在,她和相關部門深入基層,向遼河數碼、泰利達、奉和、大唐融合講解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工作方案;向新開糧庫解讀《政府糧油儲備質量安全管理辦法》等文件;鼓勵紅海濕地酒店拓展市場化的業務合作;引導遼河油田無損檢測、恒泰利石油化工工程設計公司做大規模、做強品牌;支持東方銀座、美居、瀚新成為五色盤錦人才服務卡加盟單位,不斷加強政策指導,落細落實惠企政策,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想盡辦法為企業增加營收。正是這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讓盤錦市服務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上下聯動,深入企業開展“雙問、雙送”活動
“我們可以與電影協會聯合促銷、開展黨日主題活動、增加觀影福利方面多搞搞活動……”2024年5月12日,在盤錦大商影城,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劉志成帶領調研組為提升影院收入與企業負責人不斷交流。
在盤錦路路通實業有限公司,調研組詳細聽取了企業運營狀況,并對企業提出的充電樁擴容成本高、員工社保醫保繳費過高和合伙企業銀行貸款支持力度不夠等問題給予了相關解答和指導。興隆臺區廣濟勞務開發中心負責人介紹了企業業務下滑等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調研組從增活量、挖潛量、調結構等方面出招獻策。同時,劉志成還帶隊前往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了解目前發展情況和需要幫忙解決的問題。
2024年以來,市發展改革委組織市縣聯動專班,深入260余家企業開展了以問需、問計、送政策、送服務為主要內容的“雙問、雙送”活動,“一企一策”解決瓶頸問題 40余項,先后解決遼河油田勞務派遣用工、五洲設計院與華錦精細化工原料項目合作等問題,推動企業擴產增效、市場活力加速恢復,有效對沖工業下行壓力。這是一場場“面對面”的交流,更是一次次“心貼心”的服務,市發展改革委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讓企業在發展道路上感受到溫暖與力量。
部門協同,創新推出“小快平”模式形成合力
創新舉措促發展,精準服務惠民生。
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商務、交通、住建、科技、財政等部門和縣區,采取小會安排、快速調整、平行聯動的“小快平”模式,組織天天好德、泰利達、天益堂、鑫海建設、紅海濕地酒店等代表企業召開座談會,對企業重點提出稅收政策、扶持本土企業、貸款降息、惠企政策落地等方面的需求,逐一回應,提出“一企一策”建議,并為企業講解落實“兩新”等一攬子增量政策,及時發現、解決重點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難點、堵點問題,推動優勢往前趕、弱項補欠賬,實現常規領域穩定、確保重點領域增長,為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長效支撐,為盤錦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眾人拾柴火焰高。市發展改革委以“小快平”模式凝聚各方力量,奏響了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大合唱”,讓盤錦服務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穩。
對標先進,謀劃未來。市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率隊,先后赴青島、大連、鞍山等地開展服務業發展經驗學習,取長補短;又邀請省對口處、相關專業機構來盤調研,提前謀劃我市“十五五”服務業發展思路、重點任務,進一步對標先進、壓實工作,提升我市服務業整體工作水平。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市發展改革委將秉持堅定信念,采取有力舉措,持續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為盤錦經濟社會發展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