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墩“換崗”: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生動實踐
早春的盤錦,陽光灑在城市的街道上,行人和車輛有序地穿行。興隆臺區的友誼街兩側,以往雜亂無章的隔離石墩不見了蹤影。街道顯得更加寬敞整潔。這一變化,正是近期全市隔離石墩專項整治行動的成果。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隔離石墩作為維護交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設施,被廣泛設置于黨政機關、學校、商超和廣場等重點場地。然而,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部分石墩設置不合理、分布雜亂,甚至侵占了盲道、阻礙了交通,不僅影響市容市貌,還給市民的日常出行帶來了不便。為此,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全局出發,啟動了隔離石墩專項整治行動。
2月10日,市城管執法局與市公安局聯合成立了1個市級督導組和5個排查整治組,對雙臺子區、興隆臺區、大洼區、盤山縣和遼濱經開區的隔離石墩進行全面排查整治。此次整治行動覆蓋了全市黨政機關、居民小區、大型商超、學校幼兒園、公園廣場等重點場所,旨在解決石墩設置不合理、妨礙交通、影響市容等問題,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保障市民出行更加安全和便利。
在整治行動中,執法人員深入現場,逐一核實石墩的設置點位,科學甄別石墩設置需求及是否具備合理性,進而明確石墩去留。對于需要保留的石墩,執法人員指導產權人重新進行了規范設置,確保其位置合理、間距適當,不影響行人和車輛通行。同時,對破損、污損的石墩,督促相關產權人進行修復和清洗,確保石墩完好無損。對于侵占盲道、妨礙交通的石墩,執法人員現場確定移除位置和數量,并由城管部門科學合理地挪移。
截至2月20日,整治行動已取得顯著成效。執法人員對興隆臺區、雙臺子區、大洼區等地的467處石墩點位、7246個隔離石墩進行了逐一核實清理,共移除215處、2851個石墩,規范設置252處、4395個石墩。此外,市城管執法局還根據各縣區的需求,合理調配839個石墩運至學校、幼兒園、市場周邊等有需要的地方。被“換崗”的石墩,在“新崗位”繼續發揮其積極的作用。此舉既解決了市容管理難題,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石墩挪移的成本。
石墩“換崗”,不僅讓城市的面貌煥然一新,也體現了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進步性。多年來,我市在文明創建進程中堅持通過“繡花功夫”和“小城細管”,讓城市管理質效不斷提升,城市的“顏值”也隨之持續向好向優。這一次城區石墩“換崗”,讓市民的出行更加安全便利。正如一位市民所說:“以前走在街上,總感覺石墩礙事兒,現在好了,街道寬敞了,走路也順暢了,城市變得更美了。”
石墩“換崗”,不僅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又一科學舉措,更是市委、市政府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生動實踐。未來,隨著醫療、住房、養老、人才引入等各項事業的全面推進,在文明創建道路上持續奮進的盤錦,城市內核活力將不斷得以激活、不斷得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也將不斷得以增強。
一座城市里的石墩“換崗”,貌似微不足道,實則體現的是“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的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善于運用系統科學、系統思維、系統方法研究解決問題,既要加強頂層設計又要堅持重點突破,既要抓好當前又要謀好長遠,強化需求對接,強化改革創新,強化資源整合,向重點領域聚焦用力,以點帶面推動整體水平提升。”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從全局謀劃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持久關注百姓歡迎什么、需要什么,想方設法辦好關乎民生實事。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細微之處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而這些變化,正是城市管理者率領廣大人民群眾攜手共進,用智慧和汗水繪就的美好生活畫卷。
短評
小細節綻放大光芒
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細節往往決定成敗。我市近期開展的隔離石墩專項整治行動,正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次生動實踐。通過科學規劃、合理調配,原本雜亂無章的石墩被重新“換崗”,既解決了市容管理難題,又提升了市民的出行體驗。這一舉措不僅展現了市委、市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體現了城市管理者在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下的智慧與擔當。
石墩“換崗”看似微小,卻折射出城市管理的進步與創新。我市通過“繡花功夫”和“小城細管”,持續提升城市管理質效,讓城市的“顏值”與“內核”同步優化。這一行動不僅改善了市容環境,更增強了市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為文明創建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們有理由堅信,隨著我市文明創建的腳步和各項民生事業積極有效推進,城市內核活力將持續激發,更加美好的生活畫卷將更加奪目。石墩“換崗”只是城市文明創建進程中一個新起點,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腳步將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