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 | 盤山縣:打好移風易俗“組合拳” 繪就文明鄉風
“新畫卷”
一座座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村道寬敞整潔,一面面文化墻與周邊的田園風光相互映襯,形成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新畫卷……近年來,盤山縣將深入推進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陣地建設、文明積分、文化活動、典型培育等多種途徑,讓移風易俗沁入民心,文明風尚浸潤鄉村。
在高升街道東三臺子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前來兌換積分的村民講解“道德積分銀行”的積分明細、兌換規則、管理制度等,把移風易俗“軟要求”量化成鄉風文明“硬指標”。據工作人員介紹,“道德積分銀行”每積累10積分就可以置換水盆、肥皂、毛巾等物品,這樣的道德積分制度很受百姓歡迎。
以下視頻來源于;印象盤山
移風易俗人人贊,紅白喜事宜簡單,勤儉持家有尊嚴……在東郭街道朝鮮族村,東郭街道紅楓宣講團通過朗朗上口的三句半,“讓鄉音傳鄉風”,將“書面語”轉變為“家常話”,贏得了村民們的陣陣掌聲。除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新風宣傳外,朝鮮族村還通過“黨建+文明實踐+村規民約”的鄉村治理新模式,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共同修訂完善“合身”的村規民約,把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等內容納入管理范疇。
培育鄉風文明,移風易俗是關鍵。近年來,盤山縣將深入推進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引導百姓摒棄陳規陋習,樹立科學文明的生活理念,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廣泛收集民意,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健全完善“紅白理事會”等規章制度和流程標準,為群眾行為樹立“標尺”。定期開展移風易俗普法宣傳教育,用生動的典型案例向群眾講解移風易俗的重要性,同時聚焦“行動點”,以上率下做標桿榜樣。堅持抓點帶面,以“學有榜樣、行有楷模、趕有目標”為導向,將村干部、老黨員等作為紅白理事會的“主力軍”,對婚喪嫁娶等事宜進行指導和監督,切實把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抓緊抓實、落細落小。
鄉風文明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續深入,久久為功。下一步,盤山縣將持續從‘小切口’入手,完善機制、強化管理,讓移風易俗和鄉風文明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力量。(張寧)
以下視頻來源于:印象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