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展改革委多舉措推動經濟社會向好發展
作為全市宏觀管理和經濟綜合協調部門,市發展改革委緊緊圍繞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牽頭抓總,協調各方,全力穩大盤、增動能、優結構、聚要素、防風險,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向好發展。
突出穩大盤,全力保障全市經濟運行蓄勢向好。年初以來,市發展改革委圍繞遼河油田、華錦集團、遼河石化三戶企業穩產增產積極做好服務,確保企業穩定運行和可持續發展,發揮國企穩經濟“壓艙石”作用,著力穩住工業經濟基本盤。與此同時,全力做好原油、煤炭、天然氣保供等工作,強化經濟運行調度,開展“紅橙黃”監測預警,確保全年全市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突出增動能,統籌推進項目建設穩步向好。為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市發展改革委成立重點項目建設專班,全面落實“一班、一法、五率、三清單”項目工作機制,以考促建推動項目加快實施,努力營造項目建設良好氛圍。目前,他們正緊緊抓住16個省重點項目、42個高質量項目以及“十四五”規劃實施項目開展協調服務,在謀劃推進高質量項目的同時,緊盯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項債券投向,持續謀劃包裝申報項目,做好政策、資金爭取。
突出優結構,促進產業鏈培育提升態勢向好。盤錦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石化等主導產業的強勁注入。市發展改革委提早動手,制定石化產業發展規劃,圍繞兵器華錦項目下游產業鏈謀引項目,持續推動“減油增化”“減油增特”。積極做好成品油市場整治“后半篇文章”,落實“三戶企業”原油保供,加快推動企業重組。同時,抓好北斗等新動能培育,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突出聚要素,全方位推動區域協調賦能向好。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邁上新臺階,市發展改革委積極爭取上級政策、項目、資金支持,促進錦營盤3市互動,并謀劃推進“遼河三角洲試驗區”,持續融入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深化與無錫對口合作,常態化開展與新疆和布克賽爾縣對口幫扶,持續推動與清華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與此同時,深化域內協同,以油地黨建聯盟為抓手,落實一批油地融合事項。積極爭取國家、省資金助推西部鎮街、獨立工礦區、“飛地經濟”等方面發展。
突出防風險,壓實責任保障重要領域安定向好。抓好糧食安全保障,落實國家糧食收購政策,修訂完善《盤錦市市級儲備糧管理辦法》,加強儲備糧油收購入庫、儲存、銷售出庫全過程監管。抓好能源安全保障,落實油氣長輸管道隱患整治三年行動工作任務,推進管道保護智能化建設。抓好社會民生保障,推進衛生、托幼等民生領域項目建設與資金爭取,持續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監測和涉企收費清理規范,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切實做好保供穩價。
突出強黨建,著力推動干部隊伍作風向上向好。越是工作任務重、挑戰大,越需要一支過硬的干部隊伍。市發展改革委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深入開展“講政治、強黨建,講學習、強業務,講奉獻、強落實”活動。講政治、強黨建,130余名黨員干部爭先鋒作表率,參與基層治理;講學習、強業務,組織黨員干部對標國內先進城市,形成1000余項政策“工具箱”;講奉獻、強落實,印發9期300余張“會散即行、見文即落”兩張清單,組織黨員干部爭當“店小二”“跑部前進”,積極投身全市經濟建設主戰場,在重大項目建設、重點改革推進、政策資金爭取、抗疫防汛等急難險重任務中,扛起扛牢實干擔當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