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抓好水稻病害防治工作
當前正是水稻生長中期,結合水稻長勢情況及氣象預測信息,我市農業農村部門正在全力做好水稻病害預防工作。
市農業農村部門根據專業化的病蟲監測調查結果,結合耕作栽培特點、當前及下階段氣象預測信息綜合研判, 預測水稻生長中后期,稻瘟病、紋枯病等主要病害總體呈中等至偏重發生趨勢,如遇持續陰雨寡照天氣,稻瘟病存在局部大流行可能。今年6月下旬以來,我市降雨頻繁,連雨、寡照天數多,水稻田持水量大,持水時間長,空氣濕度大,田間溫濕度條件十分有利于水稻病害發生,做好水稻病害預防工作十分重要。
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提出防治建議,要抓適期及時防治。防治紋枯病應以預防為主,于田間發病初期(通常為水稻拔節孕穗期)開始施藥防治,具體施藥次數和間隔期根據田間病情發生情況、藥劑持效期而定。使用生物農藥防治應適當提前施藥時間,可在6月底至7月上旬開始防治。應用高效、長效化學農藥可在7月中旬完成第一次防治用藥。
防治稻葉瘟,做好發病前預防。根據水稻長勢、氣象形勢做好發病趨勢預判,提前用藥預防。葉瘟病應在田間始見病斑或發現發病中心時,開始集中預防用藥,依據病情發展,決定施藥次數,施藥間隔期通常為7-10天。
防治稻穗頸瘟,做好全田藥劑預防工作。基本防治次數為2次,分別在水稻破口前5-7天和齊穗期,后期依據發病形勢著情決定是否增加防治次數。
在藥劑品種選擇上,防治紋枯病可應用岡霉素A、井岡·蠟蚜菌等生物農藥,噻呋酰胺、苯甲丙環唑、丙環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己唑醇、戊唑醇等化學農藥。防治稻瘟病,可選擇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桿菌等生物農藥,三環唑、三環己唑醇、吡唑醚菌酯等化學農藥。
同時要合理兼防,科學用藥。可選擇兼防、復配、混配藥劑,兼防紋枯、稻瘟、稻曲等多種病害。注意輪換用藥,避免單一藥劑連續多次使用。在病害發生趨勢存在偏重流行風險時,為了快速有效遏制病害發展,應以化學藥劑為主、生物農藥為輔。施藥前,仔細閱讀農藥標簽信息,對癥選藥、安全用藥。施藥時間避開高溫時段,做好施藥人員安全防護。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和保管,杜絕隨意丟棄,減少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