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縣區動態

帶著“國字號”暢游大陜北

發布時間:2025-02-07 信息來源:盤錦日報 瀏覽次數:106

——盤錦上口子高蹺再助榆林古城過大年

上口子高蹺精彩亮相。李玲攝

冒著嚴寒觀看節目的陜西觀眾。李玲攝

  起程,帶上盤錦人民滿滿的祝福

  2月2日(正月初五)凌晨5點,一輛大巴車從大洼區西安鎮上口子村準時出發,被譽為“遼南一枝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上口子高蹺秧歌藝術團受中共榆林市委、市人民政府邀請,代表遼寧參加2025“非遺賀新春 古城過大年”全國秧歌展演暨“陜北榆林過大年”活動,28名隊員精神抖擻,熱情高漲——盤錦榆林一家親,大美榆林我來了!

  經過17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隊員們依然士氣不減,大家只有一個目標:通過表演上口子高蹺秧歌,讓更多人了解“天遼地寧”的大美遼寧、大美盤錦。

  上口子高蹺秧歌藝術團領隊張中賢介紹,全國秧歌展演暨“陜北榆林過大年”活動是在陜西“歡歡喜喜過大年”框架下,突出非遺主題,深度整合全市文旅資源,精心籌備的過大年活動。此次全國秧歌展演邀請了山東省海陽大秧歌、廣東省潮汕英歌舞、遼寧省上口子高蹺秧歌等14支具有地方特色與民族風情的省外秧歌藝術團,來自俄羅斯、保加利亞、泰國、韓國的4支舞蹈團隊,延川镲棒秧歌、韓城行鼓2支省內秧歌藝術團,以及榆林市各縣(市、區)19支秧歌藝術團,共計39支隊伍在榆林古城逐一登場亮相,超3000名演員參加,參演人數再創新高,遠超去年規模。參加完榆林的兩場演出,上口子高蹺秧歌藝術團還要馬不停蹄奔赴山西省的高平、長治等地演出,正月十七返程。

  情懷,把最好的一面留給觀眾

  節日里,具有600多年歷史的榆林古城,鑼鼓鏗鏘敲開新春的門扉,來自五湖四海的舞者以萬千氣象舞動著對“年”的禮贊。

  按照組委會的統一安排,本次展演巡演路線在榆林古城一街二街近5公里的路段上進行,上口子高蹺于正月初七、初八亮相,每天要巡演4個多小時,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初六是休整日,但演員們都沒有走出賓館,他們養精蓄銳,不斷打磨節目,做到精益求精,不留遺憾。

  驚艷,當“明星”的感覺真好

  正月初七、初八,來自陜西省外的14支代表隊展演活動正式拉開帷幕,3000余名非遺傳承人齊聚榆林古城,參加全國秧歌展演。盤錦上口子高蹺秧歌代表遼寧參展,是本次展演唯一一支高蹺秧歌隊伍。初七(2月4日)下午1點,28名隊員精彩亮相,隊員克服表演時間長、雪后不利、天氣寒冷等因素,成功表演了“三節樓”“大飛輪”“小飛人”“架相”“翻跟頭”“鯉魚打挺”等傳統招牌絕活,讓人耳目一新,為之一振。被央視及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多家央媒報道。

  “根本看不夠,演員們在兩根木棍上表演,還能翻跟頭,上口子高蹺秧歌絕了!實在太精彩、太震撼了!”“聽說他們剛參加央視‘非遺晚會’就來榆林了,真是太好了!不愧為國家級傳統文化瑰寶呀。”榆林古城道路兩側密密匝匝的10余萬名觀眾里不時傳出贊嘆聲、歡呼聲、喝彩聲、掌聲……精彩的表演收獲了很多粉絲。他們不舍地追隨著“浪蹺人”前行,直至演出結束,爭相與隊員合影留念。

  負責接待工作的榆林文旅局干部趙延梅感慨地說,其實,每一名上口子高蹺秧歌的演員都是榆林人民心中響當當的明星!

  傳承,做新時代的民間文藝輕騎兵

  據我市民俗專家唐恒介紹,上口子高蹺秧歌有300多年歷史,與地秧歌不同,它是集“歌、舞、戲、雜、武”五門藝術的精髓于一體的演出形式,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升華提煉、自成體系,并已塑造出一批特有的人物造型和臉譜內容。新一代傳承人對高蹺中的“扭、浪、逗、閑”進行了有機結合,蹺腿增高1.2米,表演幅度大,結合肢體和面部語言,將本地區人物性格展現無遺。上口子高蹺秧歌,2006年8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4年2月,榮獲中國藝術節最高獎項“山花獎”。2020年,上口子高蹺秧歌藝術團被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授予“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