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區紀委監委加快構建數字紀檢監察體系
加快構建數字紀檢監察體系是大洼區紀委監委的“新目標”,借助省、市紀委監委大數據資源和一體化工作平臺,推動數字技術深度融入紀檢監察各項業務。
大洼區紀委監委選準“耕地非糧化”“耕地非農化”課題,圍繞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針對村干部及近親屬基本情況、惠民惠農政策類型、收款賬戶等信息,搭建數據分析模型,發現24個崗位補貼發放異常問題,舉一反三組織開展集中治理,追回資金16萬余元,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人,組織處理149人。
與此同時,不斷深化運用“智慧”監督手段,聯合區農業農村局、區水利局打造“陽光三務”大數據監督平臺,加強與審計、民政等職能部門溝通協作,推動各類數據資源進入監督平臺,圍繞村級小微工程、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發放管理、鄉村公益性崗位管理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精準提出大數據監督需求,通過多維碰撞比對,發現疑似問題,及時核查處置,為基層監督插上“科技翅膀”,有效提升基層監督質效。
“安裝路燈方便村民,增加了安全感。實行‘陽光三務’后,現在村里的大事小情咱老百姓通過手機都能看到,啥事能不能辦一查就知道。”得知村里要安裝路燈,大洼區清水鎮五岔村村民趙金磊高興地說。
不久前,大洼區尚義小區居民在“一碼監督”平臺反映小區內綠化植被被人為破壞,私自改建成了自家的“小菜園”。大洼區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會同住建局和所在街道社區,找到相關人員進行了及時整改,小區內的綠化在一周內就恢復了原貌。
“村級‘三務’信息上網以及方便快捷的‘一碼監督’,不僅實現了按時規范公開,還拓寬了群眾監督渠道。”大洼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要負責人介紹,通過在“陽光三務”模塊中設置便民服務流程、“三務”公開等欄目,群眾足不出戶就能掃碼實時查詢“三資”“三務”等公開情況,還可以在線辦理民生補助等便民事項。此外,“陽光村務”與基層小微權力“一碼監督”實現貫通,發現問題可以一鍵舉報,充分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目前,平臺公開各類信息142.11萬條,瀏覽量高達293萬人次。
前不久,王家街道常家村村民史伊潮收到來自村委會工作人員打給他的糧食補貼款。史伊潮收到信息提醒時,根據自己的耕地畝數以及每畝補貼標準進行了計算,分文不差。他豎起拇指為“數字監督”平臺和村里工作人員點贊。這是大數據監督平臺“一卡通”模塊的使用場景。
信息公開不透明,對權力運行監督存在盲點,是基層腐敗滋生的重要原因。大洼區紀委監委把加強農村“三資”管理作為凈化基層政治生態的有力抓手,將信息化手段與資金審批、支付應用場景深度融合,以數字賦能推動“陽光三資”,以智慧監督規范小微權力運行,推動看住管好村集體的“錢袋子”,避免了資金的“跑冒滴漏”,有效遏制了基層干部“微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