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興隆臺區宣傳展示活動豐富多彩
今年6月11日是我國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連日來,興隆臺區文旅廣電局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活動,讓非遺項目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
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近日,興隆臺區文旅廣電局邀請滿族民間服飾、葦畫、手工香包、套色剪紙、皮具制作技藝等方面非遺項目傳承人,圍繞“激發非遺活力 創造美好生活”主題展開座談。傳承人各抒己見,聚焦項目保護、創新發展、加強合作等方面,探討了傳統技藝傳承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表示今后將更加有的放矢地開展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特別是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讓人民群眾在購買、使用非遺產品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共享非遺保護成果,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非遺門類眾多,涵蓋生產生活方方面面。據介紹,截至目前,興隆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共22項。其中,省級非遺2項,市級非遺6項,區級非遺14項。學非遺知識、看非遺作品、聽傳統故事……在今年舉辦的端午節系列活動中,邀請非遺項目的傳承人現場教學,讓一些家庭走進手工香包、剪紙等小課堂,沉浸式體驗手工藝樂趣。
加強非遺活化利用,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更好地實現非遺的保護與傳承。興隆臺區將持續開展非遺項目進景區、進校園等活動,為更多的人搭建品味傳統文化、領略傳統文化魅力的平臺,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堅定文化自信。同時,為非遺項目提供更多展示、銷售平臺,打開發展空間。此外,抖音“文旅興隆”關于非遺板塊也將持續推進,便于群眾參與線上互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走出去”。